让阅卷者秒懂你的写作主旨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用一个好素材写议论性文章时,我们总会觉得文章显得太单薄,但如果运用“异质对比”,即对手中掌握的这个素材进行相对或相反的思维发散,找到与之相对或相反的素材,并将这两个不同特质的或存在差异的素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便能将作文写得厚重许多。
  对比不同特质的素材,不仅能增添素材的厚度和强度,也能抓住对比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突出一方面的性质。这种写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有利于突出主旨。下面我以人物素材为例,谈谈作文素材“异质对比”的五种运用技巧:
  1.反向发散,拓展素材,将人物自身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进行“纵向”对比,是非得失,一目了然。
  【例文】1972年,尼克松参加总统竞选,谋求连任。他在第一任任期内政绩斐然,如有效地扼制通货膨胀,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因此许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获胜。竞选按人们预期的发展,他的得票率一直压着对手,只是对手韧劲十足,一直紧随其后。怎样才能尽快击败对手呢?尼克松做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举动——让人在水门饭店安装窃听器,以窃听对手的竞选机密。“水门事件”被曝光后,尼克松被迫在选举胜利不久后提交了辞呈。尼克松作为一个政治家,要政绩有政绩,要口碑有口碑,却违反竞选规则,玩弄手段,最终酿就了黯然辞职的苦果。(《规则必须遵守》)
  【运用说明】本例从“尼克松第一任任期内政绩斐然”这一正面事例进行相反发散,拓展到尼克松在谋求连任阶段暗箱操作的不光彩做法,将其在前后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质通过“纵向”对比加以鲜明地揭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让人一目了然。
  【适用话题】规则必须遵守/竞争需要公平公正/一失足成千古恨
  2.逆向思维,叠加素材,将两个不同特质的或存在差异的素材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好坏优劣,不言自明。
  【例文】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竹子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轻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怎能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
  【运用说明】作者从林黛玉的事例出发,进行逆向思维发散,引出薛蟠这个事例,并将两个事例进行对比,一个是“如水般澄澈”,一个是“浑身散发着酒肉臭”,进而进行简洁的分析,这样一对比、一分析,得出两个人内质不同,生活品位自然迥异的观点。论据很好地论证了观点,令人信服。
  【适用话题】诗意地生活/内心和谐/真善美的追求
  3.反向联想,印证素材,将人物从正面或从反面表现出的不同特质进行“假设”对比,据以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中心论点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例文】一味地模仿必然会导致失败。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姿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言行举止。可东施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东施不但不美丽,反而是做作的典型。偷鸡不成蚀把米,东施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子里。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运用说明】“东施盲目模仿”是反面论据,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向联想,用“假若…或许就……”这一复句从正面作假设,对比印证原论据,从而揭示不同的特质,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适用话题】盲目模仿会弄巧成拙/要善于学习借鉴/欣赏自我,彰显个性
  4.相对发散,并举素材,将两个不同特质的或存在差异的素材放在一起进行“映衬”对比,使作者的观点突出,更有效地说服读者。
  【例文】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眼睁睁地看着有挣钱的机会而不为之心动,但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做到了。当他的很多同学一毕业就投身于市场,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时,他却远离闹市,沉寂10年,为设计高质量的建筑积聚能量。他说:“当大家拼命挣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很多时间来反省。”是的,在当下功利性弥漫的建筑界内,王澍摆脱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守住了内心的寂寞,也因此收获了美好——一系列经典建筑作品相继问世,并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守住寂寞,收获美好》)
  【运用说明】王澍一毕业便远离闹市,沉寂10年,为的是积聚能量,而他的同学一毕业就投身于市场,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作者将这两个素材相对并举,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王澍“守住了寂寞,收获了美好”的观点令人信服。
  【适用话题】积聚能量以充实自己/守住寂寞忌急功近利/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
  5.正反发散,剖析素材,将两个不同特质的或存在差异的素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例文】孙膑与庞涓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便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并委以重任,于是齐军有了“马陵道之胜”。
  孙膑为何会落得两种境遇呢?这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才能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运用说明】作者将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揭示了两个集团的不同特质,从而突出了“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适用话题】集体与人才/“慧眼”伯乐/团结与协作
其他文献
【素材点拨】相较于世纪之交的诗歌上网, 微信时代的新媒体打破了诗歌爱好者的小圈子,让大众的视线聚集到诗歌本身,让诗歌融入大众生活中。“为你读诗”制胜的关键便是利用了这种优势。  【适用文题】诗歌情怀/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大众化  2013年6月上线的“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由尚客圈文化公司联合李彦宏、杨元庆、张国立、姜昆、郎朗等20位各行业人士发起。这个平台每天以配乐加朗读的形式推送诗歌,希望
期刊
【人物誊写·好奇心】在一个对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的人眼里,世界永远是一个充满科学奥秘的巨大乐园,吸引着他不断地探险并从中做出成就。对胡立德而言,科学并不遥远,它只是他好奇心的结果而已。  【人物誊写·抓住机会】多少人在事物上灵光一闪,却往往因没能多加思考而让灵感胎死腹中。善于抓住昙花一现的念头,并付出一番艰辛探索的人,我们才能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你见过贪玩的人吗?贪玩到在非常隆重的场合也不会
期刊
【素材鉴读】历史上所记载的曹振镛是一个巧官。他一生唯唯诺诺,除了“少说话,多磕头”就没别的本事。可以说,他的“不知道”是一种处世之道。在给道光皇帝一个体面的台阶下的时候,曹振镛还将阿谀奉承的功力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谓高明至极。  【适用文题】处世方式/巧言令色/阿谀奉承  曹振镛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历任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他是道光皇帝最得宠、最走红的心腹之臣,从政时间长达
期刊
【启示录】日本人看不上进口货,是因为支持和相信自己的产品。反观国内,国民的国货意识普遍淡漠,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企业只有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良心关,生产出安全的产品,国货才会受到国人的认同和推崇。  【反思角度】提高品质/国货意识/产品自信  最近去香港,我在当地朋友家吃了一顿饭。伯母为请客,特地买来了比平时好的材料。朋友告诉我说:芹菜是澳大利亚的,苹果是新西兰的,还有橙子是美国的…… 
期刊
【素材点拨】让爱成为一种能力,我们就能从最黑暗的地下冒出生命的地平线,让挫折、沉沦变成喷薄而出的朝阳,生命也就能在这种“破晓”中获得绚丽夺目的升华……  【适用文题】幸福的根源/生命的“破晓”/爱  1938年,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的系主任阿列·博克教授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他打算追踪一批人,从青少年时期到人生终结,从而得出,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计划中,人生赢家必须具备“十项
期刊
名家传: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我除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若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我摇摇摆摆
期刊
【素材鉴读】失误无疑是一件让人懊悔的事,但是失误却有可能引发奇迹,在悄然间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误时,不妨少点埋怨,多点观察和反思,快速找到失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适用文题】失误变发明/反思收获成功 /理性看待失误  在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的齐纳布·格拉姆送展了自己制作的发电机。在布展中,格拉姆偶然接错了线,这时,他惊奇地发现,当第一台发电机发出的电流进入第二
期刊
【素材点拨】企业只有洞察人的心理活动,以尊重消费者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方能一矢中的地抢占竞争市场。  【适用文题】客户心理/洞察市场/挖掘需求  近日,巴西圣保罗多个地铁站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巨型广告牌。  广告牌上除了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子,旁边一片空白。男子除了眨眼睛,面部表情全无。但过了一分钟,男子慢慢张嘴,张大、张大、再张大,然后痛快地呼出一口气——他在打哈欠。可哈欠打完,男子
期刊
“私奔”这个词,在我印象中总与落魄书生、富家小姐联系在一起。但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在一张柔软陌生的床上辗转难眠时,这个词突然从脑海里跳了出来。  “喂,你说我们这样算不算是私奔?”我推了推身边的他,问道。他流畅的鼾声被打断,嘴里嘟囔着什么,继续睡去。  我抓住他的手臂摇了摇,他却不耐烦地转过身去。  黑暗中,我陷入无助的孤独,头越发疼痛,似乎有一颗种子正在萌芽,枝节不断生长蔓延,要将我的脑袋四分五
期刊
春光明媚的三月,校园里的树正绿得鲜嫩欲滴,各种争奇斗艳的花正开得恣意,浓烈。  一阵微风拂过,不经意间一低头,我的心不禁猛地一颤:地上竟躺着几片绿色的叶子。我弯腰拾起一片绿叶,仔细端详起来:它生得健康,脉络分明,与枝头那些苍翠的叶子并没有什么差异。  我开始为它过早凋零而惋惜:那么多绿叶都在为浓郁的夏日积蓄热情,而它却在梦想刚刚绽开时,便匆匆告别了赖以生存的枝头,它该有着怎样的遗憾和不甘呢?  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