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在电影中的价值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中诗意的营造,是要依靠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各个表现手段去完成的。从前期的文本创作,到后期的剪辑技术,都是电影诗意的制造途径。电影诗意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通过电影意境的营造;电影物象的表现;以及电影隐喻的表达去完成的。可以说华语电影的诗意呈现,是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来完成的。
  【关键词】古代诗词;电影;物象;意境
  The value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in the movie
  LI Zheyu
  (College of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
  【Abstract】The poetic creation of the film is to rel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lm shooting process to complete the. From the early stage of the text creation, to the latter part of the editing techniques, are the poetic way of making the film.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by creating a poetic film, film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images of the film performan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metaphor to complete the film.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oetic rendering of Chinese film, is to rely on the poetic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complete the.
  【Key words】Ancient poetry; Film; Image; Artistic conception
  电影诗意在华语电影的表现上,往往呈现出反映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内涵的形态。在视听语言上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多是近似于中国国画的审美意蕴上。导演们多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诗歌表现手段去展现电影诗意,因此在电影美学特征的表达上也多数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特征。
  一、诗词意境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诗词中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美学思想理论,影响着包括先秦在内的几乎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的发展。特别是文学理论发展到了唐代,“意境”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规范的文学理论形式。简单的说,意境是在作品本身呈现的事物之外的一种意蕴,它因为无形,所以可以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可以替作者表达很多无法言说,或言说不明的一种事物或情感。但意境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换言之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这也契合了老庄哲学所指的“道”或者“气”。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第六则中这样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说,意境不单单指诗人笔下的景物,还要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内心真切的感受,将“情语”寄托在“景语”之中。虽然电影较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而言,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但华语电影的表达形式与途径,无疑会受到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营造“意境”的表现形式,也会顺理成章的在华语电影的视野中呈现出来。
  (二)中国电影的意境营造
  1、早期中国电影的意境表现
  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影意境的营造,也会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了电影艺术独特的“电影意境”。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也就是戏曲电影问世时,中国电影就注定与意境相结缘。京剧是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虽然都是舞台表演,但它却不同于话剧,舞台布景、道具等都较为抽象。这样无实景的表演方式的核心就是写意,通过演员表演,以营造意境为其最高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境界。戏曲电影的问世,意味着中国电影在诞生之初,就是在拍摄与表达中国式的意境。
  虽然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诞生之初最常见的形式,其也在表达着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传统意境,可是就当时的中国电影技术与理论的发展而言,真正的电影意境并没有太多的发展。直到左翼电影运动开始时,中国电影对于电影中的意境探索才真正开始。费穆的《小城之春》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中意境表达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作品在电影构图上,借鉴了中国画的风格与意境。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开始有意识的营造电影意境,以表达中国电影民族的美学特征。
  2、诗意蒙太奇与电影意境
  蒙太奇(法语:Montage)原本是建筑学词汇,译为构成、装配等,后来被用于电影领域去进行电影创作。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蒙太奇几乎可以成为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通过对影片中镜头的间接,来完成导演们的表现意图,极大的丰富了单个镜头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正因有了蒙太奇的发展,导演们才能将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组接在一起,从而达到1+1>2的效果。这样的蒙太奇思维和上文提到的诗性思维异曲同工,而蒙太奇的应用,也就成了电影诗性视听语言表现的主要途径。通过蒙太奇的表达方式,电影可以进行电影画面含义之外的表述,而这种视听语言的表述,就是电影中的意境。
  蒙太奇在电影领域的分类有很多,其中一个对于解析电影诗性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分类就是蒙太奇修辞(又称诗意蒙太奇)。蒙太奇修辞,是“用视听手段来刺激观众的想象力。它用画面、音响和音乐调动观众的想象和情绪,使之进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它一般包括明喻、暗喻、比拟、夸张、双关、对比、省略、反復、排比、铺陈等等”。   3、色彩与电影意境
  色彩是彩色电影叙事过程中,重要的表现元素。“色彩是沉默的语言”,很多导演常常利用色彩来辅助其表达电影内涵,从视觉色彩角度暗示观众某些重要信息。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导演用偏暖的黄色调作为“舞台”的表演,用偏冷的青灰色调表现现实社会的生活,让受众直观的感受到程蝶衣表面风光无限,与台下冷酷的现实和悲凉的内心感受。小豆子在张公公府中的时候,影片全部采用偏黄的暖色调,而当他走出张公公府中的时候,色调突然转变为青灰色,高高的城墙、京剧的鼓点,烘托出出压抑悲凉的气氛。这是舞台上的虞姬与现实生活中的小豆子的反差,也能不着一字让观众感受到小豆子内心被现实世界击打的粉碎的落寞、悲伤的感觉。
  运用色彩独特的表现形式,给受众更加直观、清晰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表达出电影画面之外的意境,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更加深刻的理解电影内涵与导演的创作意图。
  二、诗词物象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诗词中的物象
  物象是中国文人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它几乎包涵了大千世界的全部内容。按照大多数古代思想家们的观点,“象”是客观实体的物的外在象貌,这可以从《易传·系辞传》的“观物取象”一语中看出,也就是说通过观察外在物象,人们可以获得关于外在事物的象貌,说明人们头脑中的象是从观“物”中得来的,说明象不是实体的物,仅是物的外在象貌。也就是说“物象”是物体本身的客观形象与物体外在的视觉形象的结合体。诗词等文学创作中的物象,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为抒发作者的情感而写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物象是作者寄托内心情感写照的重要的外化方式。
  (二)电影中的物象表达
  电影物象并不仅仅等同于道具、布景、人物等客观拍摄的事物,其代表着那些具有超脱于事物本身含义的物品,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影中所有事物总体表述的某种含义。很多导演习惯通过电影物象的呈现,进而表达电影意象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电影的主题意蕴。这种运用物象和意象的形式表现,在电影中往往以隐喻的电影手段来表现,这样就增加了电影本身的内涵与表现的张力。
  当电影进入到彩色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使得电影本身的语言张力更大。导演可以很轻松的用“色彩”这一重要的视觉表达,去呈现他的物象,至此,物象的表现范围就更加的广阔了。导演除了可以运用道具、服装等事物的色彩去表达物象,还可以通过电影的色调,去表现影片的整体基调,这种表达,也是电影物象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很多“物象”已经有较为固定象征意义,如:“梅”、“兰”、“菊”、“竹”的形象早已被认定为“君子”形象;月亮代表思乡思人;红豆代表爱情相思……所以,中国电影在物象的表达上,能够较好的传递中国诗词中的物象观念。这也是中国电影中,电影物象特殊的美学观念。
  三、诗词隐喻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诗词中的隐喻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中,中国的文学艺术讲求的是意境之美,而意境的营造离不开物象,物象的表现离不开其隐喻特征。诗歌意境的营造,是无法脱离诗歌的隐喻表达的。虽然“隐喻”并不是中国文学特有的修辞手段,但是它在中国文学中,尤其是诗词中的作用,是无法用其他修辞手段替代表达的。上文中说过,中国语言文学中的物象,有着其自身约定俗成的含义。这种约定俗成的含义的表现,就是通过隐喻的形式表达的。可以说,物象与隐喻是无法完全分离开谈的。物象是隐喻的内在观念,隐喻是物象的外在表达,它们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意境的审美体验。
  (二)电影中的隐喻表达
  华语电影中无法避免的具备了电影物象的表现形式,也就无法避免存在着电影隐喻的表现方式。但是电影中的隐喻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物象的隐喻表达上面,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表达方式。导演可以通过电影的表现手段,去隐含的表达一种思维观念或者一种社会状态。这种方式,在电影艺术中是普遍存在的。隐喻的表现方式,可以让受众更为深刻的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如此才能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或反思。希区柯克在电影《鸟》中,就用“鸟”暗喻“人”,使电影的思想表达更加清晰。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帕索里尼明确指出,“电影靠隐喻生存”。华语电影在隐喻表现力上,因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故形成了其独特的电影隐喻表达。
  在电影《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中,导演无疑在强烈的呼吁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观念的重视,与文化上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发展中国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影片中,象征中华文化的“大槐树”和远处高耸的现代化楼房可以同时出现在画面当中,导演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冲突不矛盾的,是可以共荣的。而只有发展、重视、利用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的发展好中国。影片结尾,冯先生找到了“家”里的铃铛和里面的铛子,又可以听到铃铛的声音,是导演对于未来传统文化终将回归到主流文化中必然性的表达。
  华语电影导演,在电影主题和表现形式上,很难避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无论他们所拍摄的是反映中国历史题材的作品,还是拍摄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这种表达都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它早已经融入到每个华人的血液之中,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标志与特色。华语电影正是因为这些传统文化观念的元素,才富有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叶朗,《说意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84.
  [2][意]皮·保·帕索里尼,《诗的电影》,桑重,姜洪涛,译//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15—416.
  [3][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M].张锦,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作者简介:李哲宇(1992-),女,福建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难民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的一大难题。随着难民问题的愈发严峻,与之而来的地区矛盾也愈发严重。中东难民问题的严峻现状对全球治理机制构成重要挑战,本文开辟蹊径,从国际机制的视角为中东难民问题作出合理的制度设计,更深层更全面的剖析问题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中国应对难民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东难民、治理、国际组织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und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各个国家都积极的制定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汽车制造领域也坚持“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本文将具体针对一种车载环保循环型的空调冷却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汽车;车载环保循环型;空调冷却系统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system for vehicle environmenta
期刊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术研究结构及教育教学的基础环节都有了新要求和新发展,同时在这些相关的新要求新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这给当前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是对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挑战,本文立足高职院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在党风廉洁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纪检监察工作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纪检监察;问题;职责;工作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维文小说《燃烧的河》一书中的语气系动词idi?-,ik?n?-,imi??-的出现频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其语法形式及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该小说中语气系动词使用频率的不均衡性及其原因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的维吾尔语研究和维吾尔语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维吾尔语;语气系动词;统计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grammatical form
期刊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执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占尤为重要的地位。家长会是学校,任课老师与家长直接沟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协助学校搞好学校教育的必然条件。笔者就农村中小学家长会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学校;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现下具有代表性的农资电商、农贷P2P和互联网养殖三种“互联网+农业”应用模式为例,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法解释当前互联网+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居民的提议,对“互联网+农业”提出了四条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电商  Research on Operation Mode of "Internet + Agricultur
期刊
【摘要】针对石狮服装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现有物流模式。为对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提供可参照的指标体系,本文综合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开发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指标的调研问卷,应用SPSS 19.0對调研问卷进行分析,结合EFA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指标进行研究,构建出石狮服装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期刊
【摘要】我国一直提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其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通过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傣族孔雀拳为例,阐述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总结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承传播方式,希望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延续起到促进作用,帮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自实施以来,在保护新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优质水源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该机制的实施也给上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难以得到协调。本文试图以正在实施的单纯的资金补偿机制为基础,进而提出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上下游地区采取环境友好型项目支持方式,通过改变上下游产业结
期刊
作者简介:卢静怡(1974-),女,浙江台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高职旅游教育研究。  摘要:新常态已成为时下学术界探讨的热词。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职旅游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服务地方与旅游产业发展是其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所在。在经济新常态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