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助幼儿健康成长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序渐进,稳步衔接
  幼儿在小班阶段就开始幼小衔接了,很多准备工作贯穿整个幼儿园阶段,所以幼小衔接不仅仅限于大班这一年。
  从幼小衔接模式来划分,我们分为小班适应阶段、中班发展阶段、大班过渡阶段,各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小班适应阶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主要以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初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为主。
  在中班发展阶段,是幼儿各项能力得到稳步发展的重要时段。所以在此阶段,幼儿园会更注重幼儿习惯的巩固、持久性的培养。
  大班过渡阶段,通过幼儿主动探索活动,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快乐学习的意识,锻炼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比如在“家庭成长训练营”亲子活动中,幼儿通过小推车运送易拉罐给家长,家长进行搭建。我们给幼儿的指令要求是:需要两次完成运送易拉罐的任务。这时候幼儿一次运送多少易拉罐就会出现一个不同的现象,一次装满满一车的,一边走一边掉一边捡;一次拿三个五个的,运送次数就要多于两次……关键是幼儿在选择拿多少易拉罐的思考中以及在运送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幼儿从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再比如通过超市、美食店等有买卖行为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数字的概念等。
  幼小衔接应该从幼儿刚入园就开始培养,让幼儿在这三年里逐渐养成良好的能力及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有效衔接
  有一位专家这样说:看不见的更重要。成绩来自于能力的积累,能力来自于生活的实践。所以,幼儿园幼小衔接更注重对幼儿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我从以下两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能力為主,全面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通过串珠子、系鞋带、剪纸、绘画、搭积木等活动,从小班就开始锻炼幼儿手腕、小肌肉力量、精细动作,同时发展了幼儿手眼的协调性、专注力、创造力、学会看示意图等能力,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今后写字能力的养成。所以家长朋友们不用担忧幼儿在幼儿园书写能力的培养。
  每到大班的毕业季,我们会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博物馆、图书馆,开展科技体验、小学体验,举办毕业典礼等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责任心等。在小学体验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与一年级学生一起上课、听辅导员讲红领巾的故事、一年级学生来幼儿园讲“我的小学生活”、大班幼儿进行“我要上学了”演讲、画出“我心中的小学”等活动,引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
  另外,到6月份幼儿园会通过模拟小学作息时间、桌椅的摆放、增加阅读时间等方法,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家园共育,形成合力。通过引导家长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科学的入学准备。从中班第二学期开始,我们幼小衔接针对入学准备就会开展一系列家园共育活动,通过召开“家园同步,科学衔接”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分享交流会、问卷调查、“家庭成长训练营”等活动,与家庭形成合力,融合发展,为幼儿的学习奠定可持续力量,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园幼小衔接应该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我们要大力宣传、科学引导,构建家、园、校教育共同体,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共同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习惯养成,科学衔接
  幼儿处于入学前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盲目地报各种班,这也是我们大班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点关于家庭做好幼小衔接的做法,希望能帮助到家长朋友们。
  第一,生活习惯方面。培养幼儿规律的生活作息与时间观念。经常有家长说幼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大人着急得不行,但他还是磨磨蹭蹭的。其实是因为幼儿有自己的心理、生理节奏,催促是没用的。
  大班第二学期幼儿在学习认识钟表后,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商议并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标出平时、周末以及暑期的作息时间,把这些时间表挂在墙上,让幼儿随时可以看得到。刚开始执行幼儿可能不适应,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操之过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同时可以运用沙漏让幼儿了解时间的长短,对时间有更直观的印象,培养幼儿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可以解决幼儿拖拖拉拉的问题。
  第二,学习习惯方面。首先要让幼儿学会自己承担整理书包的任务,这需要家长和幼儿一起列出书包里的物品清单,放进去一个划掉一个,书包里的文具、课本等就不容易丢三落四。而且可以按幼儿自己设定的顺序将物品有规律地分类整理,更便于快速找到所需的物品,提高效率。生活中,出差整理行李箱、过年去超市买东西等,都会用到这个方法,而且效果很好。
  家庭幼小衔接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我们每位家长都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一定也要做到,因为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努力奔跑。
  安海燕,现任太原理工大学中区幼儿园园长。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幼儿园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核心素养下的1+N幼儿认知发展园本课程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家庭教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其他文献
课程审议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课程审议是课程推进的基础,它能帮助教师思考课程的来源、课程的脉络,同时,课程审议能帮助教师守住儿童这一原点,分析价值,统整资源,架构课程,付诸实践,用一种反思性智慧照见教育中的自己,实现自我成长。教师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要分析课程价值、有效利用资源、梳理课程脉络,守住儿童原点,是一种不断反思地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能提升教师的专业
期刊
社区是孩子们的家,社区也因为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变得生机勃勃。曾几何时,孩子们稚嫩的肩膀上,多了一个大大的书包,笑声却少了。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我们在社区中助力学前教育打开了思路。  利用社區这块最“接地气”的阵地,广泛宣传,让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并认同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希望的重要倡议。广泛利用与家长互动的机会,用本社区发生的生动案例教
期刊
随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进入高速快车道,早期教育事业提上日程,而与早期教育相关的服务市场蓬勃壮大,社会对早期教育合格师资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的一个方向,而课程设置又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核心。  我国早期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制度规程建设滞后,导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理论研究和市场化运作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发展研究的成果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没有转化为相应
期刊
人间五月,盛夏初始,万物皆长,在这夏晓烟花的季节里,老师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你们说:  宝贝,我想对你说,当你松开爸爸妈妈的手向幼儿园走来时,老师就决定要给你世间最美好的引导、最温暖的掌声、最安稳的怀抱。  宝贝,我想对你说,当你用画笔描摹世界时,用语言表达好奇时,老师就决定站在你的方向、走近你的视野,欣赏着你独有的色彩斑斓。  宝贝,我想对你说,当你用清奇的脑洞、可爱的想象将周边事物巧妙地连接时,老
期刊
根据教育部部署,今年5月20日—6月20日为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5月20日上午,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承办,太原市教育局和《山西教育》杂志社协办的“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山西省启动仪式”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富力华庭分校举行。活动期间,“科学准备,多方对话”的微论坛会场邀请到各级各类专家,现场解答家长在幼小衔接中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尊重
期刊
传统的家长工作是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全体的开展。一对一容易形成交流的不均衡,产生偏爱、特殊现象,家长之间的联络也比较少;一对全体则是大锅饭形式,不能真正关注到每位家长和幼儿,特别是大班额情况下,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也是极大的挑战。而区域化家长工作能取两者之所长,可以先将教师要面对的大额班级的家庭数量适度調整,再通过分批的小面积交流和各种活动,有效地关注到每个家庭,增加与家长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快
期刊
1988年9月,我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太谷二幼工作,一路走来,我见证了太谷二幼的发展和壮大。30年来,“倾情幼教事业,做纯粹的幼教人”是太谷二幼教师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我们就是这样以浓厚的爱意、深深的责任、纯净的心灵、不倦的钻研精神,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也赢得了孩子、家长的喜爱和赞誉。一、职业生涯的领路人  回首30年的教学生涯,整理思绪,最让我难忘的是我职业生涯的领路人——张玉娜园长。 
期刊
幼儿博物馆是一个为幼儿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提供操作机会的场所。我园通过对幼儿博物馆的研究,挖掘、利用、活化多种课程资源,努力“建一座孩子自己的博物馆”。  孩子自己的博物馆,意味着这个馆不是纯展览的,而是能让孩子积极参与的,可以触摸、可以摆弄、可以探究,能为儿童创造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机会和基于实物的多感官探索机会,是能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孩子自己的博物馆,意味着馆
期刊
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讲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文章讲述的是:长安人郭橐驼善于种树,成活率高,果树挂果早,还很茂盛,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天”是树木生长的基本环境和规律,“性”是树木的本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就是遵从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充分实现自己的本性。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从以游戏
期刊
孩子上学之前需不需要上学前班或幼小衔接班?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比如:适量的知识储备(即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适度增加识字量,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足够的手部力量等。这些准备家长完全可以在陪伴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交流、玩耍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成长。所以,我不建议孩子上学前班或幼小衔接班。  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