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理分科之路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文理分科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传统的私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需求了,新式学堂要怎么办,在当时也是个问题。
     20世纪初,清朝政府派人出国考察,效仿法国和德国的教育模式,实行了“文实分科”,也是最早的文理分科。所谓“文科”包括历史、文学、外语、地理等,“实科”包括算学、物理、博物等。当然,当时的文科生也和现在一样要学实科的知识,实科亦然。
     清政府针对分科在《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析》中是这样解释的:“至中学之宗旨,年齿已长,趣向已分,或令其博通古今以储治国安民之用,或令其精研艺术以收厚生利用之功,于是文科与实科分焉。”说白了就是学了这么多年,想报国就学点实用的,没兴趣就好好搞搞文化,培养下一代。
     看似安排得妥帖,操作起来却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对于“文实分科”的争议也一直很大,包括分科会使学生的普通学识欠缺,从而违背了中学宗旨,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选择不慎,贻误终生”的局面。
     教育家蔡元培就中学分科提出过反对意见,他认为当时教育条件、学生素质都是文科重于实科,对实科的发展不利,而文科的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缺乏也让他们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于大学分科,蔡先生并不反对,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就是这样做的。
     在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民国政府在1912年取消了中学文理分科,实行通识教育。1922年,中学教育从过去的四年变成了和现在一样的六年,学生需要在高中选择是普普通通读书,还是学点技术方便就业,有点类似现在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经历了几次反复,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高中最终还是取消了文理分科。
     新中国成立后,人才的缺乏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在高等教育中引进苏联的“专业化”模式。
     苏联在大清洗和二战期间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而对展开科技竞赛的各国来说,各类专业人才都是战略资源。比如美国,在二战中就从欧洲引进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了快速培养专门人才,苏联采取了文理分科教育,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把学生分为文理科,以便提高培养效率。
     中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最早是19世纪50年代对高校进行大合并,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设立了一大批工科院校,使教育体制适應计划经济,为工业化培养人才。
     虽然此时高中并没有实行具体的文理分科,但大学的专业细化得很严重,实行文理分校,科类单一,行业性非常强。不同以往,工业化的社会让理科生变成了香饽饽。
     中学文理分科是在“文革”结束后,高考恢复后为了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才再次分文理科考试,高中教育为了迎合高考,自然也变成了文理分科。
     跟新中国刚刚建立时期相同的背景是,国家的现代化更需要科技类的专门人才,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成了当时的流行语,中学的文理科,一度成为“成绩不好”和“成绩好”的标志。
其他文献
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迎来124周年的校庆,学校给湖北籍1300名学生寄去特殊的加餐券,表达母校的关爱。加餐券还融合了交大附院醫疗队的形象,来致敬逆行的医护人员。学校老师说,加餐券等学生们回来就可以使用。  (据人民网4.12)
期刊
尊敬的罗大哥:  您好!在这两天的休整时间里,脑海里时常会想念起你们,回顾过去20多天时间里的点点滴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您。  ……  3月12日,家住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罗先生,收到一封近千字长的特别“家书”。这封信的作者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罗朵。一个月前,她和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名同事加入湖南医疗队,驰援湖北,抗击疫情。  抵达黄冈市后,罗朵被分配在红安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的危重症病房
期刊
湖南湖北,一衣带水。湖北有难,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儿女挺身而出,与同袍携手,在荆楚大地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阻击战!  湘鄂密切往来从古延绵至今,“春暖花开时再来武汉过早”“謝谢你们为黄冈拼过命”,医疗湘军以义薄云天之气,续写着这份同江同湖的真挚感动。
期刊
4月8日,江苏省淮安市阳光中学一名高三班主任要求学生交出手机被拒后,便动手打了学生两巴掌。在学生将手机交出后,老师当着全班學生的面将手机砸碎。4月10日,淮阴区教体局李主任回应称,涉事老师已被批评教育并停职检查。关于网友反映老师无教师资格证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查。  (摘自《南方都市报》4.10)
期刊
庚子鼠年伊始,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年变得非同寻常。新年的爆竹声没有迎来家人的欢聚一堂,却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战“疫”,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成为最大的事情。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无法像医生、科研工作者一般冲锋陷阵,唯有做好科普宣讲,做好健康状况上报,完成每日线上教学和作业批改。  4月2日,终于盼来开学的准确时间,算算距离正式开学还有二十五天。  当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线统计学生及家人的身
期刊
近期各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苏州一家企业负责人严尚虎考虑到开学后儿童口罩需求量会大增,希望自己的企業能缓解这种情况。于是,他立刻开始研制儿童口罩生产线,并定下一个小目标:在女儿生日前开始生产。目前,这家企业已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儿童口罩并捐赠给辖区的幼儿园和小学。  (摘自《重庆晚报》4.11)
期刊
风花雪月,从记事起就觉得很迤逦的一个词,如同洱海边的风拂过满怀的鲜花,如同苍山上的雪融入轻柔的月色。凡是过于超脱凡世的美丽,总是会入不寻常的梦,洋洋洒洒让人沉入记忆之湖,无法脱身。从云南回来,归于细碎繁杂已经快一年了,但蓝月谷澄澈的水总扰乱我的心神,或许那才是我魂归之所。   去过云南的人会告诉你大理的端庄和丽江的妩媚,亦或是玉龙雪山不惹尘埃的飘逸。但藏匿在雪山脚下的蓝月谷,却是那身着蓝色异域华服
期刊
3月19日早晨8点多,湖北黄冈市江岸名都小区微信群里突然有业主发出消息说,“对面黄梅戏大剧院门口有人在划线整队,是不是有医疗队要撤走了?”湖南援助黄冈第二医疗队入住的酒店,距该小区仅一街之隔。此时队员们在合影留念,21日他们就要返湘了。  小区综合党支部书记郝诗光正好提着扩音小喇叭,在临街楼栋下面经过。看到群里大家的热议,他立刻在楼下当起了指挥员,引导大家在窗口同时喊出口号:“感谢你们,为黄冈人民
期刊
书法家用“笔”能书写出甲骨文的神秘、大小篆的古朴、隶书的端庄、楷书的秀美、行书的飘逸……诗人用“笔”能书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平淡……画家用“笔”能绘画出山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的百态千姿——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凡夫俗子用“笔”能涂鸦出自己一路艰辛所走过的记忆的深浅不一……这就说明,无论什么人,只要学文化,你就离不开笔。   那么,
期刊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向李奶奶一样当个医生、科学家,为病人治病!”一年级的李政亦小朋友特别崇拜李兰娟院士。李政亦亲手给李兰娟奶奶做了礼物,还写了感谢信。李兰娟院士在收到她的礼物和感谢信后,寄来了回信。  (据央视新聞4.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