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我园通过优化户外活动环境、优化户外游戏指导、优化户外游戏内容三个措施,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优化;活动环境;游戏指导;游戏内容;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游戏精神在户外活动中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尝试整合现有资源,就地改造,从而使我园的户外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正成为户外游戏的主人。此时,小小的幼儿园里透出美,透出情,透出与众不同的活力。
一、优化户外活动环境,支持幼儿快乐成长
(一)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教研活动中,自主讨论,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如空间布局的整体规划与专业设计不足等,需要从环境、材料等支持性工作开始进入深入的探究。同时根据各个场地的自然形态和幼儿的需要,教师对我园户外场地的改造有了新的设想和目标。看来,户外活动想要玩出精彩,玩出实效,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观察,去思考,最后去完善。
(二)挖掘户外游戏空间,边边角角皆可利用
在研讨的基础上,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践行课程游戏化。我园有效运用每一个角落,通过合理布局构思,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改造。首先充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已有资源,如小树林、田径场、小学篮球场、大草地、长廊等,创设丰富且有挑战性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新增设和改造了攀爬区、角色游戏区、音乐墙、涂鸦墙、户外建构区、玩沙玩水区、骑车区、种植园等,满足幼儿户外游戏和探究的需求。幼儿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户外的每块地、每棵树都是幼儿游戏的资源,充分利用每一个边边角角,让每个地方都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愉快空间。
(三)设计场地安排表,充分、均衡地利用场地
每周各班分上下午轮流使用场地,这样的错时安排使户外场地、器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得到了保证。一个阶段实践下来,我们发现场地上器械有点乱,于是,我园又通过研讨,将场地固定,器械固定,班级轮回,保证每一个场地、每一种器械在两周内每个班都可以轮流玩到。幼儿都说,终于轮到我们玩滑索啦,今天玩得好开心。教师也说,现在再也不用愁玩不到哪块场地、哪种器械了。
二、优化户外游戏的指导,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如规程、纲要、指南中所强调的一样,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只有达到这样的强度,幼儿的体质、体能才会真正地得到促进和提高。然而,从户外活动的安全底线谈起,幼儿在玩,教师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恰当的支持与回应?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学习、研讨、思考,一次次的教研,让全体教师在观念上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对户外活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教师学会放手,减少对幼儿的控制
有了理念的支撑,教师要慢慢学会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幼儿,改变原来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高控、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以前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以爱的名义限制幼儿的游戏。例如,因为担心打闹而阻止幼儿追逐嬉戏,为了快速处理交往中的纠纷而替幼儿做出决定等。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能时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教师更关注幼儿有什么,能做什么。
户外活动中幼儿趣玩纸盒、跨栏、套圈、走迷宫、贴纸盒……在游戏世界中,幼儿从来就不缺少创意和方法。瞧,没有教师的指导干预,幼儿照样玩得很有创意,照样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需求
尊重幼儿,就需要教师真正从尊重幼儿的理念出发,学会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尊重幼儿,就要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看懂他们游戏背后的学习与发展意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精神彰显。
户外活动开始前,教师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材料,然后提了一个要求:材料用完要放回原处。活动正式开始了,幼儿非常高兴。整整四十多分钟,教师什么都没有干预,只是在静静地观察,诸多情节就顺理成章地被演绎出来:炸碉堡、开飞机、买菜、烧饭、过生日……原来,放手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他们是可以的。
(三)我的游戏我做主,在调整中学会支持幼儿
户外活动仅限于锻炼身体吗?当然不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相信户外活动带给幼儿的远远不只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自由乐观的心态,生动活泼的体验,不畏艰难的勇气。教师要做的是继续用一种“慢慢来”的心态,去觉察幼儿自发活动中产生的学习机会,发现幼儿的发现,跟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需要,从而推进幼儿的学习。
当幼儿真正地拥有了游戏,惊喜时刻自然就发生了。因为“哇时刻”就在幼儿的游戏里、行动里,在他们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里。于是,教师一篇篇精彩的关于户外活动的学习故事就诞生了。教师在边做、边想、边总结中成长着。
三、优化户外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时间、空间、材料都有了,什么不能发生呢?
田径场、大草坪,是幼儿玩各类游戏的好地方,开阔的场地可让幼儿没有约束和牵绊地纵情跑动。小树林中设置了秋千、吊床、沙袋、麻绳等,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幼儿游戏的乐园。围绕梧桐树建造的攀爬架,幼儿玩摘果子、打仗之类的游戏。早晨,骑车区的幼儿正在“考驾照”,成功了以后就能载客上路了。一会儿骑过来看看自己的小伙伴有没有来,一会儿又骑车离开开始忙着四处赶路。沙水池,给幼儿带来了玩沙戏水的乐趣,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细细地看,材料配备上较开放,如各种材质不同的管子、木头制品、各种盛放沙水的容器,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工具和器皿等,幼儿通过搬运、组合、使用这些材料,发展了体能。玩水区,幼儿撸起袖子,有的用手,有的用网纱,有的用篓子,想尽一切办法捉小鱼。角色游戏区,灶具、蔬菜、柴火一应俱全,幼儿的巧手垒成了小灶台,并自发地开展娃娃家的游戏;油桶、长凳、椅子被幼儿自由组合成独木桥、小山坡、山洞等,跑、跳、钻、爬等动作技能都派上了用场,在追逐嬉戏中,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都得到了提高……
户外活动时间,各班的爸爸老师们也时不时地来给孩子们上丰富有趣的体育课,孩子们在爸爸老师的带领下兴奋地练着队列、跳立击掌,许多小朋友的额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孩子们都说:“和爸爸老师一起做运动,一起踢足球,一起走平衡木,真有趣,真过瘾。”
雨天,每个班利用长廊、走廊、大厅、教室等开展简单的室内运动。
在幼儿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为他们的游戏往往不受地方、材料的限制,故创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非常自主、自由地选择不同材料,并专注于自己的探索与学习,而运动则蕴含在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忙碌之中。
四、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一是除了在研讨中改进,硬件投入和增加挑战性也是我园努力方向。二是户外活动场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的游戏场地和环境需要不断地生长和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改造,完善优化,而进行调整改造、完善优化的过程是需要幼儿、教师一起参与的,甚至是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的。以后我园会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相信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将不断优化和改进行为,让户外活动带給幼儿带来更多快乐。践行课程游戏化,我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应与幼儿一起,成长在路上。
关键词:优化;活动环境;游戏指导;游戏内容;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游戏精神在户外活动中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尝试整合现有资源,就地改造,从而使我园的户外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正成为户外游戏的主人。此时,小小的幼儿园里透出美,透出情,透出与众不同的活力。
一、优化户外活动环境,支持幼儿快乐成长
(一)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教研活动中,自主讨论,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如空间布局的整体规划与专业设计不足等,需要从环境、材料等支持性工作开始进入深入的探究。同时根据各个场地的自然形态和幼儿的需要,教师对我园户外场地的改造有了新的设想和目标。看来,户外活动想要玩出精彩,玩出实效,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观察,去思考,最后去完善。
(二)挖掘户外游戏空间,边边角角皆可利用
在研讨的基础上,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践行课程游戏化。我园有效运用每一个角落,通过合理布局构思,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改造。首先充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已有资源,如小树林、田径场、小学篮球场、大草地、长廊等,创设丰富且有挑战性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新增设和改造了攀爬区、角色游戏区、音乐墙、涂鸦墙、户外建构区、玩沙玩水区、骑车区、种植园等,满足幼儿户外游戏和探究的需求。幼儿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户外的每块地、每棵树都是幼儿游戏的资源,充分利用每一个边边角角,让每个地方都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愉快空间。
(三)设计场地安排表,充分、均衡地利用场地
每周各班分上下午轮流使用场地,这样的错时安排使户外场地、器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得到了保证。一个阶段实践下来,我们发现场地上器械有点乱,于是,我园又通过研讨,将场地固定,器械固定,班级轮回,保证每一个场地、每一种器械在两周内每个班都可以轮流玩到。幼儿都说,终于轮到我们玩滑索啦,今天玩得好开心。教师也说,现在再也不用愁玩不到哪块场地、哪种器械了。
二、优化户外游戏的指导,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如规程、纲要、指南中所强调的一样,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只有达到这样的强度,幼儿的体质、体能才会真正地得到促进和提高。然而,从户外活动的安全底线谈起,幼儿在玩,教师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恰当的支持与回应?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学习、研讨、思考,一次次的教研,让全体教师在观念上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对户外活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教师学会放手,减少对幼儿的控制
有了理念的支撑,教师要慢慢学会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幼儿,改变原来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高控、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以前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以爱的名义限制幼儿的游戏。例如,因为担心打闹而阻止幼儿追逐嬉戏,为了快速处理交往中的纠纷而替幼儿做出决定等。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能时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教师更关注幼儿有什么,能做什么。
户外活动中幼儿趣玩纸盒、跨栏、套圈、走迷宫、贴纸盒……在游戏世界中,幼儿从来就不缺少创意和方法。瞧,没有教师的指导干预,幼儿照样玩得很有创意,照样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需求
尊重幼儿,就需要教师真正从尊重幼儿的理念出发,学会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尊重幼儿,就要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看懂他们游戏背后的学习与发展意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精神彰显。
户外活动开始前,教师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材料,然后提了一个要求:材料用完要放回原处。活动正式开始了,幼儿非常高兴。整整四十多分钟,教师什么都没有干预,只是在静静地观察,诸多情节就顺理成章地被演绎出来:炸碉堡、开飞机、买菜、烧饭、过生日……原来,放手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他们是可以的。
(三)我的游戏我做主,在调整中学会支持幼儿
户外活动仅限于锻炼身体吗?当然不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相信户外活动带给幼儿的远远不只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自由乐观的心态,生动活泼的体验,不畏艰难的勇气。教师要做的是继续用一种“慢慢来”的心态,去觉察幼儿自发活动中产生的学习机会,发现幼儿的发现,跟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需要,从而推进幼儿的学习。
当幼儿真正地拥有了游戏,惊喜时刻自然就发生了。因为“哇时刻”就在幼儿的游戏里、行动里,在他们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里。于是,教师一篇篇精彩的关于户外活动的学习故事就诞生了。教师在边做、边想、边总结中成长着。
三、优化户外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时间、空间、材料都有了,什么不能发生呢?
田径场、大草坪,是幼儿玩各类游戏的好地方,开阔的场地可让幼儿没有约束和牵绊地纵情跑动。小树林中设置了秋千、吊床、沙袋、麻绳等,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幼儿游戏的乐园。围绕梧桐树建造的攀爬架,幼儿玩摘果子、打仗之类的游戏。早晨,骑车区的幼儿正在“考驾照”,成功了以后就能载客上路了。一会儿骑过来看看自己的小伙伴有没有来,一会儿又骑车离开开始忙着四处赶路。沙水池,给幼儿带来了玩沙戏水的乐趣,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细细地看,材料配备上较开放,如各种材质不同的管子、木头制品、各种盛放沙水的容器,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工具和器皿等,幼儿通过搬运、组合、使用这些材料,发展了体能。玩水区,幼儿撸起袖子,有的用手,有的用网纱,有的用篓子,想尽一切办法捉小鱼。角色游戏区,灶具、蔬菜、柴火一应俱全,幼儿的巧手垒成了小灶台,并自发地开展娃娃家的游戏;油桶、长凳、椅子被幼儿自由组合成独木桥、小山坡、山洞等,跑、跳、钻、爬等动作技能都派上了用场,在追逐嬉戏中,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都得到了提高……
户外活动时间,各班的爸爸老师们也时不时地来给孩子们上丰富有趣的体育课,孩子们在爸爸老师的带领下兴奋地练着队列、跳立击掌,许多小朋友的额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孩子们都说:“和爸爸老师一起做运动,一起踢足球,一起走平衡木,真有趣,真过瘾。”
雨天,每个班利用长廊、走廊、大厅、教室等开展简单的室内运动。
在幼儿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为他们的游戏往往不受地方、材料的限制,故创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非常自主、自由地选择不同材料,并专注于自己的探索与学习,而运动则蕴含在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忙碌之中。
四、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一是除了在研讨中改进,硬件投入和增加挑战性也是我园努力方向。二是户外活动场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的游戏场地和环境需要不断地生长和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改造,完善优化,而进行调整改造、完善优化的过程是需要幼儿、教师一起参与的,甚至是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的。以后我园会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相信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将不断优化和改进行为,让户外活动带給幼儿带来更多快乐。践行课程游戏化,我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应与幼儿一起,成长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