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理念倡导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也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理念。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提出农村学校人文德育环境的创建意图和实施设想,并进一步探索人文环境创建对践行办学理念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德育环境 创建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新的课程理念加强了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并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文理念倡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出高尚的人格,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正切合现代教育的本质内涵,并逐步向教育各领域渗透,使人们在看待教育本质、认识教育归属方面有了新的视角。基于以上对人文理念的理解,我们感到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人文环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创建人文教育环境,创新德育策略,实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人文理念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农村学校的人文德育环境创建策略,并进一步思考人文德育环境整体优化与学生道德成长、品行养成、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布局,微观设计
  我校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以践行理念、创新德育为目标,依托学校原有的环境和自然条件,整体构建人文德育环境框架,给各种人文元素以外在形象与内在文化的交替形式呈现,让学校所有的人文元素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形成富有立体感的人文德育环境,折射出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推进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也就是在整体规划和精心布局校园环境建设时,着力将“人文教育链”与“人文教育区”作为打造人文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媒介,生成五大教育主题及人文景观,构建相应的实施机制,将诸多教育元素全面渗透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强调办学思想与教育目标的高度统一,人文资源与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师生关系的亲和融洽,力求全方位体现“环境是育人的力量”的人文理念。
  二、精心设计,相互兼容
  校园人文环境不仅能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还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建设和打造人文德育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以“各有侧重、相互兼容”为原则,以“外造氛围、内强素质”为策略,精心打造五大人文教育区,将学校德育的各项教育主题活动涵盖其中,突出人文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凸显学校德育的特色与功能,让学生能够与人文环境相拥,在人文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立德、启智、怡情、激趣、展能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美观、人文的学校德育环境。我们在创建五大人文教育区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巧妙命名。
  1.静思小道。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我们搭建一条长廊,供学生闲暇之余在此休息。同时,在小道两旁竖立一些写有警言名句、友情小贴示的告示牌,让学生在纷繁的学习之后,能到此或静思默想,或彼此畅谈。因此,我们取名为“静思小道”。
  2.少年花圃。圃内种植各类花草及绿色植物,集体艺、科技、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花圃,以“少年”命名,意为少年就如同花草,鲜艳而美丽,短暂而珍贵。
  3.温馨港湾。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級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因此,以“温馨港湾”命名。
  3.书香之家。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资源拓宽视野,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汲取精神食粮的地方,因此,以“书香之家”命名。
  4.梦想之墙。充分利用校园内走廊墙壁,张贴大量的学生书画作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因为是学生放飞梦想、展示理想的地方,故用“梦想”一词为其命名。
  三、融入理念,透射意境
  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将“践行5字教育,放飞梦想,励志成才”作为办学理念。所谓“5字”,是静、敬、和、博、竞,具体而言:静——静思,敬——敬畏,和——和谐,博——博学,竞——竞争,是集学校各项教育目标为一体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在创建并形成五大主题“人文教育区”的基础上,借助各人文区的风格和特征,巧妙地将“5字”办学理念融入其中,将各教育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起来,既涵盖教育思想,又整合教育内容,让人文德育环境透射出其独有的教育意境。
  1.静思。借助“静思小道”,在学生中实施以“梦想是什么”为主题的“品行教育”。通过新生入学仪式等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在校良好行规的养成,培养礼仪好习惯。组织学生细细品读“警言名句”、“友情小贴士”,或与同伴坐一坐、静一静、想一想,懂得“吾省”,学会思索,懂得善良宽容,成就宽广胸怀。
  2.敬畏。以“少年花圃”为平台,在学生中落实以“梦想是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通过“我与花儿共成长”、“入队仪式”等系列活动,结合科学等课程,让学生观察了解花草植物从发芽、开花、凋谢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稚嫩与美丽,懂得阳光少年就如同花圃里含苞欲放的鲜花,这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花样年华,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敬畏,对长辈敬重。
  3.和谐。在“温馨港湾”里开展“梦想是幸福”主题教育。通过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环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并知道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养成文明习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
  4.博学。以“书香之家”作为推进“知识教育”的载体,在学生中开展“梦想是求知”实践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学科“知识抢答”等比赛,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览室、图书室中得到激发,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竞争。以“梦想之墙”为媒介,在毕业班通过“梦想是未来”主题活动践行“志向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品格,积极进取,勇敢向上,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人。
  总之,人文德育环境的打造并形成,为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但这仅仅是完成预设目标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续跟进,将人文理念辐射到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追求完整的人文教育,这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兴华,马章安.人文教育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0.
  [2][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何长平.现代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是海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将STS教育理念融入该课程建设,从课堂、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力争将学生培养为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并重的应用型海洋技术人才。  关键词: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STS教育理念 科学素养改革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是通过海洋调查的科学活动,获取海洋环境要素资料,揭示并阐明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为海
作为全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3Com 技术有限公司为天都大酒店提供了高性能、高实用的网络平台.有效地提升了酒店信息化管理水平。 As a full-service solution provider,
强化地下开采必然会有井下作业协调和安全的问题。大爆破是矿山企业破坏连续工作的唯一工序,爆破时井下要停止一切工作。停工时间主要决定于大爆破准备工作的时间、修复工作
摘 要: 专业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载体,其不仅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学校自身的发展及学术品质和社会声誉的建立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但对新晋本科院校而言,其无论在专业建设的经验、实践、水平、层次、理念等方面都较一般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各新晋本科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专业
摘 要: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创新促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重点目标、服务理念等几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的涵义,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创新服务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知识管理 知识服务 创新服务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师资、实验室、图书馆)之一,是全校文献信息的中心,是全社会的宝贵
有关电子报纸的设想已经谈论了很久,随着蜂窝电话和数字图像高级软件的发展,这种设想将要成为现实。有人预科到本世纪末将会出现第一张电子报纸。美国奈特·里德报系开发新
生猪养殖业是国内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是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因此,生猪养殖业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民绿色生态消费意识的增强,为市场
司机在将支架移到新的一条回采带后所形成的初撑力是液压支架—围岩系统相互力学作用的主要参数之一。 目前就初撑力值计算的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初撑力值是按支架工作阻力
摘 要: 对于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存在难以把握知识结构、难以理解概念、学习僵化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简要地分析了土力学的課程特点,并着重从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试验教学等角度,对高职土力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思路 土力学课程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作用下,土形成了天然变异性、多
《化学通报》网络版(Chemistry Online)2006年第2期论文摘要[w013]高通量分离技术研究进展Advancement of High-throughput Separation Technologies李晓琳包建民*(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