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因此,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本体语义与喻体语义的冲突。本文旨在探究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联系,解释隐喻现象中的语义冲突如何最终结于统一。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源域 语义特征
一、引言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其基本观点是,隐喻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是一种可有可无,只是增加语言表达力的一种工具。
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对隐喻的研究逐渐从单纯的修辞学扩展到哲学、符号学、语用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特別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不再把隐喻单纯看作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把隐喻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二、隐喻的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 Lakoff(1980)认为心理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也就是说,隐喻将源域的部分特点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是跨认知域的映射。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识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赵艳芳(1995)提出:“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们本能地要求不同概念间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 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的概念之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构成了人类的思维体系。或换言之,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或者是他们根本就认为某事物与用来表达它的事物就是属于同样范畴的事物,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
三、隐喻中的语义特征
从结构上来看,隐喻由“本体”(tenor) “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三部分组成。本体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是指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术语。喻底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如:
例1.Hope is man’s bread. (希望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在此例句中,hope为本体,bread为喻体,喻底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即the necessity of mankind. (人类生存所不可缺的东西)
就隐喻的本质来说,隐喻的理解涉及本体、喻体和参与交际的人,是通过某一事物来理解另外一事物。隐喻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一个非常不同的范围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范围的经验。Lakoff(1987)也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Black(1979)则将隐喻定义为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差异的回应”。差异关系即语义冲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本体和喻体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语义冲突,也可称为语义偏离,被认为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指的是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用以提示听话者不能仅从字面来理解句子的意义。因此,在隐喻中,喻体往往含有与本体字面语义完全不相符的概念。
例如:
例2. An encyclopedia is a dictionary. (百科全书是一种字典。)
例3. An encyclopedia is a gold mine. (百科全书是一座金矿。)
从本质和功能上来讲,encyclopedia(百科全书)是dictionary(字典)的一种,两者属于同一范畴,在语义上并没有什么变动,因此例2不属于隐喻。而例3中encyclopedia(百科全书)与gold mine(金矿)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两者的语义组合出现了矛盾,造成了语义冲突,也就具备了隐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当然,隐喻的目的并非是实现语义冲突,而是对这种冲突作出的回应。所谓“回应”,指的是隐喻的语义冲突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特征,其真正的目的是使听话者对这一隐喻的真正含义进行推断,并且通过对词义的归类和延伸来构成新的含义。用M. Beardsley(1967)的话来说,隐喻是由一个自我毁灭、自我矛盾的陈述所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自我矛盾的句子。在字面意义的“毁灭”过程中,新的意义也就同时诞生了。
因此,对新意义的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语义理解从源域向目标域转移的过程。听话者必须依靠对本体的认知和推理,借助相关因素,找到两者在语义上的相似,才能做出正确解释。例如:
例4. Life is a journey.(生命是一次旅行。)
在这一隐喻中,本体是journey(旅行),喻体是life(生命),两者间存在着语义冲突。然而,隐藏在这层语义冲突关系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语义统一。当我们对本体journey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结构特征:
1)旅行者;
2)旅行有开始、中途和结束;
3)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未知的情况。
同时,在我们理解喻体语义(life)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如下的想象:如life与journey一样,有始也有终;人生旅途中,有时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可能充满艰辛,等等。journey的各种语义特征,就被系统地映射到了life这一喻体中。因此,英语中还有如下的表达法:
He got a head start in life. (他在生命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I am where I want to be in life.(我目前的生活正是我期望的。)
I a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我目前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街头。)
上述例子中的“start”“ where”“ crossroads”等词均是由“Life is a journey.”这一隐喻发展而来。“起点”“地点”“十字路口”等词尽管在字面语义上与“生活”(life)形成了语义冲突,但随着我们对其深层次的认知解读,我们最终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统一之处。
四、结语
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本体语义与喻体语义的冲突。隐喻的工作机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Lakoff等人的观点,隐喻的语义取决于源域的意义和结构特征。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源域的语义结构被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语义结构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系统,在源域和目标域中发现某种内在、有机的联系,使语义冲突最终结于统一。
【参考文献】
[1]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Lakoff, G.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源域 语义特征
一、引言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其基本观点是,隐喻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是一种可有可无,只是增加语言表达力的一种工具。
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对隐喻的研究逐渐从单纯的修辞学扩展到哲学、符号学、语用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特別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不再把隐喻单纯看作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把隐喻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二、隐喻的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 Lakoff(1980)认为心理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也就是说,隐喻将源域的部分特点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是跨认知域的映射。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识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赵艳芳(1995)提出:“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们本能地要求不同概念间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 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的概念之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构成了人类的思维体系。或换言之,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或者是他们根本就认为某事物与用来表达它的事物就是属于同样范畴的事物,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
三、隐喻中的语义特征
从结构上来看,隐喻由“本体”(tenor) “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三部分组成。本体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是指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术语。喻底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如:
例1.Hope is man’s bread. (希望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在此例句中,hope为本体,bread为喻体,喻底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即the necessity of mankind. (人类生存所不可缺的东西)
就隐喻的本质来说,隐喻的理解涉及本体、喻体和参与交际的人,是通过某一事物来理解另外一事物。隐喻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一个非常不同的范围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范围的经验。Lakoff(1987)也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Black(1979)则将隐喻定义为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差异的回应”。差异关系即语义冲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本体和喻体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语义冲突,也可称为语义偏离,被认为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指的是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用以提示听话者不能仅从字面来理解句子的意义。因此,在隐喻中,喻体往往含有与本体字面语义完全不相符的概念。
例如:
例2. An encyclopedia is a dictionary. (百科全书是一种字典。)
例3. An encyclopedia is a gold mine. (百科全书是一座金矿。)
从本质和功能上来讲,encyclopedia(百科全书)是dictionary(字典)的一种,两者属于同一范畴,在语义上并没有什么变动,因此例2不属于隐喻。而例3中encyclopedia(百科全书)与gold mine(金矿)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两者的语义组合出现了矛盾,造成了语义冲突,也就具备了隐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当然,隐喻的目的并非是实现语义冲突,而是对这种冲突作出的回应。所谓“回应”,指的是隐喻的语义冲突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特征,其真正的目的是使听话者对这一隐喻的真正含义进行推断,并且通过对词义的归类和延伸来构成新的含义。用M. Beardsley(1967)的话来说,隐喻是由一个自我毁灭、自我矛盾的陈述所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自我矛盾的句子。在字面意义的“毁灭”过程中,新的意义也就同时诞生了。
因此,对新意义的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语义理解从源域向目标域转移的过程。听话者必须依靠对本体的认知和推理,借助相关因素,找到两者在语义上的相似,才能做出正确解释。例如:
例4. Life is a journey.(生命是一次旅行。)
在这一隐喻中,本体是journey(旅行),喻体是life(生命),两者间存在着语义冲突。然而,隐藏在这层语义冲突关系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语义统一。当我们对本体journey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结构特征:
1)旅行者;
2)旅行有开始、中途和结束;
3)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未知的情况。
同时,在我们理解喻体语义(life)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如下的想象:如life与journey一样,有始也有终;人生旅途中,有时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可能充满艰辛,等等。journey的各种语义特征,就被系统地映射到了life这一喻体中。因此,英语中还有如下的表达法:
He got a head start in life. (他在生命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I am where I want to be in life.(我目前的生活正是我期望的。)
I a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我目前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街头。)
上述例子中的“start”“ where”“ crossroads”等词均是由“Life is a journey.”这一隐喻发展而来。“起点”“地点”“十字路口”等词尽管在字面语义上与“生活”(life)形成了语义冲突,但随着我们对其深层次的认知解读,我们最终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统一之处。
四、结语
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本体语义与喻体语义的冲突。隐喻的工作机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Lakoff等人的观点,隐喻的语义取决于源域的意义和结构特征。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源域的语义结构被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语义结构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系统,在源域和目标域中发现某种内在、有机的联系,使语义冲突最终结于统一。
【参考文献】
[1]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Lakof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