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体育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予以关注的同时,对课堂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
(二)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A.教学不当。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B.管理不当。这是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三)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班级人数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另外,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课题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决策时应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A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产生了问题行为;B行为发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课程进行当中,还是临近下课之时;C这些问题行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对这些因素的明确和了解有助于教师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干预策略,以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一)强化策略
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 教师通常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A社会强化, 也就是利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来鼓励所期望的行为。如向学生微笑、亲切地轻拍学生的头或背、对学生夸赞他能干或告诉学生你很欣赏他的活动等。运用社会强化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目标行为、指向已完成的行为、强调学生的努力、不断变化形式。B活动强化,也就是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具体的期望行为时,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允许参加俱乐部活动、提供设备的优先选择权和使用权、提供课堂活动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角色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具体鼓励方式,并由此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行为。教师在采用活动强化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活动动机、兴趣、特长和实际活动能力等多种因素。C榜样强化。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具体的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并朝着这样的行为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榜样强化。榜样通常会导致学生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是模仿,二是无意学习。模仿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无意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观察榜样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榜样的信念、态度、价值及人格等方面的结论。无论是模仿还是无意学习,都体现出榜样对于良好行为的强化作用,而这一强化又具有弱化或终止问题行为的作用。
(二)暗示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并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所有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因此,暗示策略应当成为教师干预的首选。通常采用的影响方法包括:A信号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供信号,例如突然停顿、走近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进而终止刚刚发生的问题行为。B使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和提示学生,以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和制止或纠正已有的问题行为。C创设情境。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时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像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D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E提问学生。临时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回答,以示提醒,并转换他的注意,使其自觉纠正。F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时,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或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三)直接纠正策略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有时学生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引起怒气冲天的状态,教师可以将他们劝离课堂,避开怒气情境,使其情绪缓和,再作决断。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
(二)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A.教学不当。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B.管理不当。这是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三)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班级人数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另外,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课题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决策时应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A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产生了问题行为;B行为发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课程进行当中,还是临近下课之时;C这些问题行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对这些因素的明确和了解有助于教师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干预策略,以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一)强化策略
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 教师通常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A社会强化, 也就是利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来鼓励所期望的行为。如向学生微笑、亲切地轻拍学生的头或背、对学生夸赞他能干或告诉学生你很欣赏他的活动等。运用社会强化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目标行为、指向已完成的行为、强调学生的努力、不断变化形式。B活动强化,也就是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具体的期望行为时,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允许参加俱乐部活动、提供设备的优先选择权和使用权、提供课堂活动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角色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具体鼓励方式,并由此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行为。教师在采用活动强化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活动动机、兴趣、特长和实际活动能力等多种因素。C榜样强化。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具体的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并朝着这样的行为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榜样强化。榜样通常会导致学生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是模仿,二是无意学习。模仿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无意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观察榜样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榜样的信念、态度、价值及人格等方面的结论。无论是模仿还是无意学习,都体现出榜样对于良好行为的强化作用,而这一强化又具有弱化或终止问题行为的作用。
(二)暗示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并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所有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因此,暗示策略应当成为教师干预的首选。通常采用的影响方法包括:A信号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供信号,例如突然停顿、走近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进而终止刚刚发生的问题行为。B使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和提示学生,以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和制止或纠正已有的问题行为。C创设情境。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时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像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D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E提问学生。临时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回答,以示提醒,并转换他的注意,使其自觉纠正。F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时,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或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三)直接纠正策略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有时学生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引起怒气冲天的状态,教师可以将他们劝离课堂,避开怒气情境,使其情绪缓和,再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