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析坦桑尼亚的民族过程一体化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坦桑尼亚是一个多民族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以其族体数而言,为东非民族最多的国家。1988年8月31日坦桑政府进行了成立以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23174336人。官方曾公布的民族数高达126个。这些族体以种族而论,也较复杂,其中班图尼格罗人占93.8%,包括100多个民族;苏丹尼格罗人占2.6%,包括5个民族;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白混血种)
其他文献
<正>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的一个缩影。省境内有24个人口超过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1135万人(1987年数字,下同),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分布于占全省总面积四分之三的国境边沿一线的30几个县和内地90几个县市的广大山区。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历史
<正> 民族杂散居地区,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在我国,除了已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外,其余少数民族都统称为杂散居少数民族,其中,有些虽有一定的聚居区,但那里还没有构成一级自治地方;有些是零散居住在民族自治区地方或汉族地区的
<正> 一 内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伊始于十七世纪初。历史上的这种贸易活动,对促进两国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进两国边民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过积极作用。本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友谊发展加深,内蒙古地区与苏联的边境贸易也相继达到了历
<正> 近年来,有关对外开放的论著日渐增多,但大都是就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或全国的情况进行论述;系统地研究民族地区开放的专著,《挑战与机遇》(马飙主编、覃乃昌副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版)还是第一部。 该书是以提交1987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研讨会的《广西开放系列研究报告》为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当今中国,社科研究各领域,都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南,对简单化、标签化及线性思维模式作扬弃,大胆更新理论,从而为各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照此宗旨,本文仅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
<正> “插青”,即是以草木的青枝绿叶插在特定的地方或物品上,以作为某种标记。不同的草木树叶,插在不同的地方,则表示不同的含义,达到不同的目的。这是瑶族历史文化的传录方式之一,也是瑶族人民熟悉而又严格遵守的一种习俗。从插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瑶族先民
<正> 永昌祥商号是近代云南省经营进出口贸易卓有成效的大商号之一。近代滇西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帮共有三个:腾冲帮、鹤庆帮、喜州帮,合称迤西三大商帮。其中喜州帮多为白族商人。永昌祥居喜州帮白族商人开办的数十家商号之首。创办人严子珍字镇圭,喜州人,白族。他出身贫苦,从手提负贩发展到独资经营大商号,拥有资本百余万、资产上千万元,这
<正> 一九七九年版《辞海·敕勒歌》的释文是:“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史载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曾使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歌词系从鲜卑语译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北方草原苍茫辽阔的景色,气象雄浑。”释文中的有些提法欠妥,现考订如下:
<正> 广西桂北农村壮族年轻人无论是居家、社交都很尊敬爱护老年人,世代相传,蔚为风气。 居家。老少同堂,年轻人例须请老年人坐在明亮或温暖舒适的位置;把方便起居活动的正屋让给老年人作卧室;家有珍贵物件,都要交给老年人保藏;稻谷成熟,年轻人要把第一碗新米饭恭恭敬敬地双手端给老年人尝新;园中桃李果子熟了,要挑选最香最甜的给老年人
<正> 1989年5月至6月,我们一行四人在斯里兰卡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学术考察,以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国际开发创新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机制”。在广泛了解斯里兰卡全国各地区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个在某些地区陷入严重的冲突和骚乱时一直保持相对和平状态的区域——普塔拉姆,进行了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