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产业链非对称价格传导机制:门限效应与市场势力

来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猪肉产业链价格传导,有利于把握猪肉价格的波动规律.本文采用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猪肉产业链中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关键环节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屠宰—养殖、屠宰—零售价格方程的不对称传导程度远大于养殖—屠宰、零售—屠宰价格方程的传导.在不同门限值下,当期活猪价格每上涨1%,则白条猪价格会上涨1.312%;白条猪价格对猪肉零售价格长期呈现非线性传导关系,白条猪价格每上涨1%,猪肉零售价格仅上涨0.863%;猪肉零售价格每上涨1%,则会导致白条猪价格上涨1.338%.在非洲猪瘟时期,白条猪价格每上涨1%,活猪价格仍继续下降0.591%,养殖户在非洲猪瘟中利益受到的损害大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白条猪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使整个产业链传导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根源.厘清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在猪肉产业链中价格传导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以期准确把握猪肉价格波动的规律.
其他文献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最终构建近零碳排放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对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中国能源转型进行情景分析,探讨中国能源转型框架路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50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80%的低能耗-高比重情境下,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到20亿吨左右;在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55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75%的高能耗-低比重情境下,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到30亿吨左右.
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质上受猪肉供需影响.近年来尤其是非洲猪瘟后生猪生产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种因素导致周期内猪价波动超过合理范围,不但影响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生产稳定,也对居民生活消费与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猪周期时间呈现延长趋势,猪价低迷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导致猪价波动加剧、产能恢复和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间较长,成本上涨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是推动猪价波动上涨的因素.未来猪肉需求均衡点下移、均衡价格上移,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供需形势和生产结构变动,短期市场调节与中长期产业调控并举,
目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地自贸试验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的背景,然后对金融制度创新的主演变特征、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标国际最优水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制度创新机制、通过立法和改革来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索金融制度集成创新的机制,并且进行试点—推广差异性评价等政策建议.
在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态势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替代效应在个别国家十分显著,新能源汽车应用更加多样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主要技术路线为BEV、PHEV和FCEV.第二,“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体现在市场规模、整车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多项指标领先全球.第三,展望“十四五”,更加多样化的政策、更加开放
立足促进平台经济健康规范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加强互联网平台监管,加快构建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权威性高、适配性强的互联网平台监管框架,推进互联网平台监管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紧扣当前我国互联网平台市场环境重大变化和建设高标准现代市场体系的新任务新要求,在梳理我国互联网平台监管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平台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监管理念、监管规则、监管架构、监管策略、监管工具、监管资源等方面着手,聚力完善互联网平台监管治理,提升监管能力,为建设高标准市场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缓解家庭照料压力,保障受护理者家人能正常参与就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减的背景下,探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完善,也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建设.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44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首次量化评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
随着全球通胀预期升温,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加速上涨行情.过度的价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中下游企业利润形成挤压,进而可能影响国内整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因此,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对其成因与影响进行剖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宗商品上涨呈结构性上涨,涉及品种范围广,并且对外依存度高的商品价格上涨更为明显.其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流动性过剩、需求预期上涨和供给冲击,后期上涨动力并不充足,但可能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本文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是否会向下游CPI传导等问题.在
“网约工”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支撑.平台企业以资本优势为支持,借助算法控制,革新了企业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也提高了“网约工”从业过程中的劳动风险、增加了其劳动强度、降低了其从业选择自由.同时,在算法控制下,“网约工”部分逆算法行为的显著违法性为平台企业的免责主张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算法优势下“网约工”从业选择被窄化为平台企业弱化自身义务负担提供了可能,算法透明困境与算法伦理风险并存加剧了“网约工”权益保护危机.要规制平台算法控制、保护“网约工”合法权益,必须尽快建立算法审查与算法实测制度;健全“网约工”
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对中国降低网络通信成本、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护国家通信网络安全、提升硬科技研发能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应对后疫情时代促进数字化转型,强化网络基础设施,构筑“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和着力方向之一.中国卫星通信产业既面临着美国航天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的“挤出效应”,也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以及频段资源紧张、频段利用效率低等共性的技术问题.未来,促进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政策供给,提升创新能力.
2020年3月以来,为推动经济从疫情中恢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流动性过剩.最近几个月,海外国家通胀水平持续高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大幅走强,无论是其价格涨幅、持续时间,还是上涨面,都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期.当前,全球经济及物价发展呈现了疫情后的经济重启初期的特征,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张较快,但供应相对紧缺,以美国为主的国家消费水平已明显超过疫情前,但生产水平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今后,海外主要国家通胀水平及大宗商品价格如何演绎,是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历史为视角,对此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