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与治疗概述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8-02
  【摘要】流行性感冒在中医学中称为"时行感冒或时行疠气",属疫病类范畴。中医对其认识素有"伤寒论"和"温病论"两种,其与中医认为的感冒有本质的区别。中医对流感的治疗主要从卫表证、入里化热证、本虚为主的流感等辨证入手的汤药治疗以及針灸治疗。中医对流感的治疗与预防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总结中医的以往经验,对今后流感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突然爆发、迅速蔓延、传播面广、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而中医药对防治流感有确切疗效,其优势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流感在中医学中称为"时行感冒或时行疠气",属疫病类范畴。早在公元610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就提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者。中医对其认识素有"伤寒论"和"温病论"两种,初期病位于表(肺卫),按"伤寒"(六经)则属于太阳经表证(表热);按"温病"(卫、气、营、血、三焦),卫分相当于人体的肌表、皮肤、上呼吸道、头部, 故称"温邪上受",即"卫分热证",即温病的初期阶段,亦相当于"伤寒"的"表热"。
  1、流行性感冒与中医的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不同于中医学的感冒。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的《仁斋直指方》,"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耐粘。"其意作动词用,并非病名。在明清时代与"伤风"互称,其症状描述于近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实用内科学》与《中医内科学》每一版都首述流行性感冒,可见对其的重视。《中医内科学》在感冒的概述中描述:"本篇讨论范围,包括普通感冒(伤风)及时行感冒的辨证论治。"这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普通感冒及时行感冒"就是"普通冒和流行性感冒"。其实,在《类证鉴别》中明确指出:"一般而言,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温热病必有发热或高热。"流行性感冒具有急起高热的临床特征,显然《中医内科学》还是认为流行性感冒不同于中医的感冒。
  2、《伤寒论》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汉代建安年间,社会和经济落后,民生凋弊,战乱饥饿,更易促使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对于当时伤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伤寒论》的作者在序文中以其宗族为例,作了如下记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伤寒呈大流行性传播,从流行病学来看可作为伤寒就是流行性感冒的佐证,这一点少有异议。另外,流行性感冒是属于经常和气候条件有关的疾病,其发病率上升多见于寒冷的月份,夏季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注解伤寒论》卷二《伤寒例第三》则说:"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又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可见,四时皆能为病而以严冬为最,这一点伤寒与流行性感冒也吻台。再从临床过程来看。流行性感冒一般在发病时即出现全身中毒现象,呼吸道粘膜的卡他现象出现较晚或不出现。前者有晨寒、发热、头痛、身酸以及乏力、恶性呕吐、无汗或多汗等。太阳病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正好概括初起的中毒表现。太阳表虚证和表实证分别表现的发热汗出、干呕和发热无汗、呕逆、体痛,使其概括更为完整。太阳病篇对于精神状态也有描述。流行性感冒病毒侵害神经系统,在精神方面可出现多种症状。如倦怠、冷淡、嗜眠,甚至谵语、神智不清等。事实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等经证,都有关于精神方面符合流感临床过程的描述。起太阳,继阳明,于是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阳明提纲证。病程较长,"伤寒五六日"即可出现"往来寒热"的少阳病。流行性感冒的热型,常见的为弛张热,偶尔可见间歇热。呈弛张热大多在起病不久,其时畏冷寒战已消失,反觉烦热,而且有多汗的现象,这时的征象显示阳明经症。发热期间流行性感冒常见到食欲消失、便秘、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便是伤寒的阳明腑证。流行性感冒出现间歇热,畏冷与发热反复相续,这便是寒热往来的少阳症。流感的血管神经中毒症状,也符合少阴病证的描述。例如"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过程吻合于六经传变,更参照流行病学的比较,足以说明建安年间的伤寒就是流行性感冒 [2]
  3、温病学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温病学既成体系,卫气营血逐渐取代六经,但是对于流行性感冒来说,营血证候鲜见,卫气尽管包罗三阳,也嫌不够恰切, 如三阳证候更能概括流行性感冒临床的层次。不过,温病学善用寒凉,步步顾及液津,这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流行性感冒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始终一派热象,上焦气热烁津,甚刚胃火燔灼,水主之气不能上荣,清窍必干,在表宜辛凉轻剂,入里则须苦寒宜清里热,而时时当以顾护液津为急务。倘一味泥于《伤寒论》,开手麻黄、桂枝,恐南辕北辙,徒增其病。因此,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诊疗, 一方面应当师法于《伤寒论》,截取三阳,以为辨证纲领;另一方面又当参照温热诸论,善用寒凉,顾护津液。这样做并无矛盾,《伤寒论》、温病学,产生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看法,然它们前后相续,互为辅充,有机结合,必更臻完善。
  4、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1)卫表证
  若风温犯表则发热重恶寒轻, 头痛, 有汗, 口渴, 咽干且痛,小便短赤, 舌苔薄黄, 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时文英等[3] 用银翘解毒汤治疗流行性感冒32 例, 有效率为96. 87%。若卫分热盛, 发热或壮热, 微恶风寒, 无汗或少汗, 头晕, 头痛, 全身酸痛无力;或伴有咳嗽, 咽喉肿痛;舌质淡红, 或红或红绛, 苔薄黄或黄厚, 脉浮数, 或滑或滑数。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泻火。方用清瘟解毒汤( 葛根、连翘、荆芥穗、竹叶、黄连、黄芩、生石膏、板蓝根、金银花、玄参、生地黄、知母、桔梗、赤芍、牡丹皮、甘草) 。若寒邪束表则恶寒重发热轻, 身痛较重, 头痛, 无汗, 鼻塞流涕, 咽痒咳嗽, 痰稀, 四肢酸楚, 舌苔薄白而润, 脉浮。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以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桔梗、川芎、白芷、葛根)。张树峰[4]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此型流行性感冒120 例, 102例无并发症者1~2 剂痊愈, 18 例并发肺炎者5~7 剂痊愈。若温邪夹湿则身热不扬, 头晕目胀, 四肢困倦, 骨节痛重,舌苔白腻,脉弦滑。夹暑则除见风热及夹湿之症外, 虽汗出而身热不解, 心烦, 尿赤, 舌苔黄腻, 脉濡数。治宜疏散风邪、清暑利湿。李自强[5]以藿香正气散治疗湿温病28 例, 收效较好。若外感风寒湿邪, 治疗失宜, 入里化热, 治以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方以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黄、甘草)加减。若外感兼湿热内蕴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关节酸痛、舌苔厚腻等症, 治疗当宣湿解表, 透达膜原。方用柴胡达原饮( 柴胡、生枳壳、川厚朴、青皮、黄芩、桔梗、草果、槟榔、荷梗、炙甘草) 。   (2)入里化热证
  若邪入少阳恶寒、时发热, 口苦口干, 咳嗽少痰, 肢体乏力, 纳差, 二便尚可, 舌苔薄黄, 脉弦数。胡兆明对于"外邪袭表, 营卫不和, 波及少阳"之流行性感冒2650 例, 治以疏通营卫、和解少阳之法。应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 疗效满意, 总有效率达98. 7%。肺胃郁热证见身热渐胜, 咳嗽, 全身疼痛, 不思饮食,大便干, 小便黄, 心烦不眠, 舌红, 苔黄, 脉浮微洪。治宜解肌清热、宣肺泻胃, 方用柴葛解肌汤合麻杏石甘汤(柴胡、黄芩、贯众、桔梗、牛蒡子、葛根、羌活、白芷、防风、荆芥、杏仁、麻黄、甘草、石膏)。冯氏等[7]用柴葛解肌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102 例,总有效率99%。痰热壅肺治以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以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桔梗、知母、川贝母、桑白皮、瓜蒌、鱼腥草、茯苓、杏仁、栀子、甘草)。邪热内蕴则脏腑气机失常包括风热郁肺、痰热壅肺、肺胃热盛和气阴两虚等证型, 治宜升清降浊、宣散郁火。方用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板蓝根、贯众)。杜淑云等[8]用此方加减治疗时行感冒56 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8. 21%。
  (3)本虚为主的流感
  气虚表现为憎寒壮热, 头项强痛, 肢体酸痛, 无汗, 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 胸膈痞满, 舌淡, 苔白, 脉浮而按之无力。治宜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方用败毒散。阳虚表现为恶寒发热, 热重寒轻, 无汗肢冷, 倦怠嗜卧, 面色苍白, 语言低微, 舌淡, 苔白, 脉沉无力, 或浮大无力。阴虚表现为头痛身热, 微恶风寒, 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 心烦, 口渴, 咽干, 舌红, 脉数。治宜滋阴解表。方用葳蕤汤(生葳蕤、葱白、桔梗、白薇、淡豆豉、薄荷、炙甘草、红枣)加减。若虚实夹杂,孟杰等[9]根据冬春季的不同表现分别治疗,冬季或秋冬之交流行者用生黄芪、荆芥、防风、辛荑、苍耳子、板蓝根、大青叶、柴胡、桔梗、川厚朴、桂枝、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甘草。春季流行者用生黄芪、荆芥、防风、辛荑、苍耳子、板蓝根、大青叶、沙参、麦冬、桔梗、川厚朴、桂枝、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甘草。在坚持"解表透邪"原则基础上,加黄芪以益气顾体、辅助正气;加板蓝根、大青叶、白花蛇舌草、金银花以增强解毒抗病毒作用;荆芥、防风一散一固, 使邪能外出而不致正气损伤, 冬宜量大而春宜小;辛荑、苍耳子善通鼻窍;桔梗、厚朴宣肺化痰理气;柴胡解表清热;加少量桂枝是用其温性。"温"才可以"通"。全方共奏解表透邪、解毒扶正之功效。
  (4)针灸治疗
  丁胜华等[10]收治流感210 例,取大椎、少商(双)、合谷( 双)、扁桃体穴( 双)。用三棱针快速刺入大椎、少商, 点刺放血3~5滴,大椎拔罐,合谷针刺用泻法, 咽喉痛加扁桃体穴, 强刺激不留针, 一般放血1 次, 少数患者2~3 次。疗效可与口服药物相媲美。骆氏等以泻热解毒、宣肺通窍为治疗大法, 应用针灸、刺络放血、走罐三法配合辨证分型治疗西南非流感186 例, 取得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达89. 7%。
  (5)中医对流感的预防
  葛根不仅能抗流感病毒、提高干扰素的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 12 和I NF- r 的产生, 诱导TH1 系统免疫应答,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白细胞介素- 1a的产生, 抑制流感异常亢进的病理反应, 使流感早期症状减轻,并能明显降低发热反应。然葛根汤不宜用于流感恢复期和体质虚弱患者。玉屏风口服液:本药物是根据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制成的, 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 是广泛用于临床的免疫促进剂。实验表明, 本方可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和灭活作用。可用于年迈或体弱多病者的流感预防。
  5、讨论
  目前, 西医治疗流感尚无理想的方法, 所用药物如病毒唑、金刚烷胺等毒副作用较多, 治疗疾病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隐患。而中医药治疗流感有其独特的方法及疗效, 经临床验证, 其效果显著。中医治疗流感不仅能抗病毒, 还能调节人体总体阴阳平衡,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驱邪的同时给予扶正, 提高机体自身对病毒的清除能力。总之,流感的中医辨证需取法六经,截其三阳,治疗依三阳立方而参照温热诸论。中医认为时行感冒的发生多因四时六气失常, 非其时而有其气, 如《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中云: "时行病者, 是春时应暖而反寒, 夏时应热而反冷, 秋时应凉而反热, 冬时应寒而反温。"机体卫外薄弱或功能失调, 时行疫疠之气乘袭所致。中医重视人体的自身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在养生防病治疗中关注内外联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基本作用机理为扶正祛邪。但中医也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样就需要总结中医防治流感的经验,开创一种新的方法,不断地发展自己,以便为今后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俊庚,张磊,朱爱青.时行感冒治疗心得[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 4):320-321.
  [2] 李文旭.流行性感冒的中医学认识与临床[J].中醫研究,1996,9( 2):2-4.
  [3] 时文英, 张芳, 于春艳.银翘解毒汤治疗流行性感冒32例[J]实用医药杂志, 2002,19( 3):177.
  [4] 张树峰.麻黄汤治疗流行性感冒120 例报告[J].中医药信息, 1995,( 4):42.
  [5] 李自强.藿香正气散治疗湿温病2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19( 7) :346.
  [6] 胡兆明.柴胡桂枝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医药,1998, 9( 5) :404.
  [7] 冯颖娥,何晓凤.柴葛解肌汤和麻杏石甘汤治疗时行感冒102 例[J].陕西中医, 2003, 24( 3) :234-235.
  [8] 杜淑云,刘世兴.升降散加减治疗时行感冒101例[J].北京中医, 1997,(3) :33-34.
  [9] 孟杰,程红.中医药治疗时行感冒78 例[J].河南中医,2002, 22( 5):69-70.
  [10] 丁胜华.三棱针放血治疗流行性感冒[J].上海针灸杂志, 1995, 14( 4):15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3-01  【摘要】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衡量标准是:生化反应,免疫反应及病毒反应三者都能完全应答,方可说明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并要继续巩固半年以上,才算疗效可靠[1]。 笔者对HBV生化反应完全应答(ALT、AST持续正常),HBV血清免疫学反应完全应答(HBeAg转阴),只是对HBV-DNA应答反应不完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3-02  【摘要】随着近几年临床接诊的肺癌患者的增加,逐渐发现患者的饮食偏好,生活规律,精神情绪,对健康知识的片面理解和执着影响着肺癌的发病和疾病的转归。中医治疗肺癌也应分期。  【关键词】肺癌 中医治疗经验 分期治疗 饮食起居 精神情绪 近亲态度  前言 : 据流行病学专家预测,如果不控制吸烟和空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7-0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外敷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组(治疗组)和功能锻炼配合消炎止痛药治疗组(对照组),进行3月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进行前后疗效的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9%,对照组有效率80%,2组间存在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8-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熨烫治疗LDH临床疗效及护理策略。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配合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60%。结论:中药熨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6-0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观察诊治,并采取中西医结治疗。结果 86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治疗方法简便可行。结论 中西医结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避免选择手术方法治疗。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中西医结治疗 输卵管绝育术  盆腔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8-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激活神经内分泌,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近年来,随着心衰发病机制和治疗理念的更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7-01  【摘要】目 的 研究分析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药物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厄沙贝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0-02  【摘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肝病治疗经验,利用中医的辩治思路探析了各种慢性肝病的辩治思路,谨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肝病,辩治思路,探析  中医肝病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中医肝病和现代中医肝病,前者的辩治范围主要有肝气、肝热、肝火、肝阳、肝风以及肝室和肝虚等,后者的辩治对象则包括慢性肝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4-01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显著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内治法、外治法,综合治法等3个方面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优势,治疗方法众多,综合比较认为如果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6-01  【摘要】目的:调查本院ICU 19例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本院ICU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本组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死亡率达到42.1%,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