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德、智、体、美劳等隐性教学课程不容忽视。
关键词:生物教学;隐性课程;内容;教育;途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生物学课程和生理卫生课程,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融入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应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一、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的年纪,通过生物教学使他们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认识生物界的种种事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是,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和严谨的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
2、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人的中学生,应当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集体主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它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只有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理解国策、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激发起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产生解决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紧迫感。
3、优良高尚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风尚。它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纪律、风气等各个方面。在社会公德方面,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指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在单独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按社会公德去做,如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如损坏花草树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捕捉青蛙等行为不一定有人看见,但能否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晓的情况下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完全有赖于学生的公德水准。而这些都有赖于多层次的道德行为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实现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教学的途径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同步提高。
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学校环境的美化工作。如在教室内张贴名人名言、画像,在校园内设置警句、学生守则标牌;在墙报上张贴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教学用具及卫生用具定置管理,课桌、凳按统一规定摆放整齐,校内卫生清洁标准化、制度化。这些能为美化校园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其次是实现学生语言行为的优化。学生的言行反映学校的校风,优化学校环境要从抓语言行为入手,注意这方面的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守则,开展认真讨论,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文明行为,应以什么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三是培养学生互助互学、团结友爱、的风尚。要营造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学生互助互爱的风气。造就出一种温馨祥和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视觉和心理行为上无形中受到感染,素质逐步提高。
2、注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的作用,甚至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影响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打扮,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行为得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敬业爱业,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扬善为主,激励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
3、严格科学的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中学生物的操行评定内容应针对专业特点进行制定,通过严格的操行评定,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以达到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4、依据学科特点,寓教于乐。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手抄报、大自然摄影赛、生物知识抢答赛、生物小论文竞赛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爬山、游览等活动;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专家来讲学、讲座;建立生物园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或养殖生物,或者组织学生改造小环境,栽树、植花、种草,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改造自然大环境打下基础。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生物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学科,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显性课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只有当隐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隐性课程;内容;教育;途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生物学课程和生理卫生课程,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融入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应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一、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的年纪,通过生物教学使他们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认识生物界的种种事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是,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和严谨的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
2、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人的中学生,应当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集体主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它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只有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理解国策、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激发起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产生解决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紧迫感。
3、优良高尚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风尚。它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纪律、风气等各个方面。在社会公德方面,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指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在单独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按社会公德去做,如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如损坏花草树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捕捉青蛙等行为不一定有人看见,但能否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晓的情况下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完全有赖于学生的公德水准。而这些都有赖于多层次的道德行为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实现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教学的途径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同步提高。
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学校环境的美化工作。如在教室内张贴名人名言、画像,在校园内设置警句、学生守则标牌;在墙报上张贴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教学用具及卫生用具定置管理,课桌、凳按统一规定摆放整齐,校内卫生清洁标准化、制度化。这些能为美化校园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其次是实现学生语言行为的优化。学生的言行反映学校的校风,优化学校环境要从抓语言行为入手,注意这方面的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守则,开展认真讨论,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文明行为,应以什么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三是培养学生互助互学、团结友爱、的风尚。要营造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学生互助互爱的风气。造就出一种温馨祥和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视觉和心理行为上无形中受到感染,素质逐步提高。
2、注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的作用,甚至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影响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打扮,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行为得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敬业爱业,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扬善为主,激励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
3、严格科学的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中学生物的操行评定内容应针对专业特点进行制定,通过严格的操行评定,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以达到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4、依据学科特点,寓教于乐。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手抄报、大自然摄影赛、生物知识抢答赛、生物小论文竞赛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爬山、游览等活动;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专家来讲学、讲座;建立生物园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或养殖生物,或者组织学生改造小环境,栽树、植花、种草,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改造自然大环境打下基础。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生物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学科,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显性课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只有当隐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