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鱼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鱼会飞吗?听起来,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当然,鱼儿离不开水,任何自由都是有条件的,虽然在人的眼里,鱼已经拥有了大自由。但鱼不这么想,鱼向往天空,渴望飞翔,鱼认为鸟儿的自由才是无边无际的。鱼不想只待在倒映着天空的水里,身子在白云的影子里面穿来穿去聊以自慰,当然,鱼也绝不是只想在天空飞翔那么简单——小小的鱼有大大的野心,既能上天,也能入海,鱼想逍遥游一遍世界。
  宋荣子就是这样一条鱼。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日暮,陌生的京都以其繁华而又冷落的表情接待我,电话里,我对荣子说,每一个城市都这样冰冷,哪里有家乡小情小调小门小户那么温暖怡人?不如回来创业啊,何处江山不养人?荣子说,师傅,你就这样击碎你徒儿创造世界的梦想吗?那么我把自己送给你看看,你看看后再说要不要我回去。这时他刚下班,从联想总部出发,转各路地铁公交,到我这里需要整整两个小时,而第二天他还要上班。
  那天我正好喝了点酒,有点小兴奋,坐在营地门口,感觉冷风嗖嗖的,惊讶于北京的炎夏夜晚也寒气逼人。
  荣子笑着走过来时,身形不再是少年时的俊逸,这使我竟然没有认出他。他叫“师傅”,声音没变,但语调变了,不再是高中时代那种小男生的游移与依恋,而是多了几分坚定与自信。眼前还是从前那个高大威猛的男生,脸上青春痘虽不多,一粒粒却像寒夜孤星般分外明显,背着单反相机,一幅遗世独立的模样。
  2.
  我想起多年前的那个荣子,那时他才17岁。我刚刚调到这所学校,对一切都还不熟悉,就接了他们高二。对于我而言,那是极难熬的一年,也是最痛苦,成长最迅猛的一年。人说在中国的所有学校,高二是最难教的,因为高二分科,所有学生面临着第二次分班。高一刚进新学校,一切都在熟悉中,在老师面前便总是胆怯,与同学相处总是试探。一年后,老师的风格也熟悉适应了,可是一分文理班,一部分学生就要到新的班级去再一次适应新的老师。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一旦高一老师的形象在心里定了位,别的老师就是再好也需要时间去接受,更何况人人都会怀着对过去美好的回忆而过滤掉曾有过的不快。所以,我无异于在最年轻最单纯的时候接受了一项最艰难的任务。
  然而,对这一切,我却是茫然无知的。当我自信满满地走上新的讲台,准备把对文学的满腔热爱带到学生们面前时,我遇到了挑衅的目光,它来自于荣子。那时就已经颇高的他坐在教室最后,每天双手抱在胸前听课,好像置身事外的好事者,又好像要看看我能弄出什么花样。我那时年轻气盛,看了眼讲台上贴的名字,宋荣子。有意思的名字,我说,庄子笔下的宋荣子其实是被庄子否定的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呢。荣子“嚯”地站起,目光如炬地望着我,问道,难道在人间,做到宋荣子的自由不已经够了吗?那些“无所待”的自由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我当然不会被他问住。我说,那么,我们就一起在庄子的原文中寻找答案吧!那节课,我们相见的第一节课,我准备好的诗课稿子被他全盘搅乱,我索性让学生们开始学习《逍遥游》。正巧,那是高二上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就这样,我与荣子的较量开始了。关于庄子,他不过是从他那读过高中的父亲那里听说了一点,但在他的同学中已经足够。加之他决意要挑战我,所以课后不由得又做了许多功课,以便他在课堂上随时可以抓住我的小辫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年他年少轻狂,以为世界上就他一个学识广博。谁知道我大学毕业论文正好写的是庄子,查阅的资料差不多一人高,做了几大本笔记,所以,课堂上我对庄子作品中的语句、故事、思想信手拈来,更重要的是,我对于庄子的诠释,不仅仅是拾人牙慧,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即便这样,我当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看家本领,只为让荣子心服口服,以我浅陋的经验,我看出他在班上有核心领导权。
  他目光里的轻蔑终于渐渐褪去,直到有一天,他开始不再双臂相抱地听课。
  3.
  暗地里的较劲结束后,我去向班主任打听有关荣子的种种。原来荣子是赫赫有名的叛逆少年,成绩并不理想,却喜欢挑老师的毛病,在课堂上发难,以老师们的眼光来看,是一个只知道挑剔别人而自身并不见得优秀的孩子,实在无可取之处。宽厚平和的人走上社会更能适应,如果他不能进入好的大学,他怎么能拿到在社会各大行业间通行无阻的凭证?所以,渐渐地,老师们对他由开始时的诱导到后来的放弃,再到对他冷眼旁观,他成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有未来的少年,用班主任的话说,他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荣子不了解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他一如既往,倔强、骄傲。有一次,历史老师说唐太宗如何英明神武,开辟了贞观盛世,而玄武门之变是逼不得已的一场政治阴谋。荣子一听,脾气上来了,又“嚯”地站起来,说:“那么,历史衡量一个人,是历史书上的一句话,还是人民的拥戴热爱?是白骨累累后的辉煌,还是甘于平庸后的沉静?盛世不是一个因素造成,当然一个人也决定不了国家的大势。崇祯皇帝还不够英明?一样挽不住江河日下的颓势……”
  他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哪里想过要顾及历史老师的面子:历史老师就是权威不可捍动的班主任!更何况,老师也并没说错啊,书上怎么写,老师怎么教,何错之有?此事之后,班主任气得在办公室转来转去,真恨不得找个借口让这个捣蛋鬼停课休整几天!
  这样的事对于荣子而言却是司空见惯,用荣子后来的话说,他年少时,就是以“斗”为荣,提出不同意见后看到别人眼中的火焰,便觉得生命充满了乐趣。就这样,他度过了最要命的高二。高二结束时,由于种种令人伤心的原因,第一次教高中生的我失去继续教高三的资格。那时我与荣子经过一年的磨合,不打不相识,反而成了亲密的师徒,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他高中时最服的人,因为受到我的影响,他开始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写进他一直酝酿着的小说中。最后一堂课上,我黯然神伤,一者为这教育制度的呆板,二者也为离开付出了一年心血的学生。
  荣子尾随我到办公室,从身后拿出一摞文稿,说:“师傅,我的小说。不管怎样,你永远是唯一认可我,而我也唯一愿意相信的老师,我不会丢你脸的。”他说话时面带微笑,小小的眼睛里透出自信甚至骄傲的神色。   小说写在白纸上,我如今只隐约记得里面的男主人公叫“萧逸寒”,很武侠的名字,情节大概是高中生活的点滴。不可否认,由于心情糟糕和对高中生写作长篇小说所持的固执的不认可态度,我并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去认真阅读他的文字,这使我在他把小说拿走后的若干个想再读他小说的时刻深感遗憾——面对倔强真诚的托付,我缺少一种可以与之匹配的认识。由此可见,即使我们自以为是地为学生着想,也无法设身处地真正做到对他们的深入探究与真诚对待。
  4.
  一晃眼,高三结束。荣子填志愿时来找我,他似笑非笑地说:“师傅我恐怕考不上大学了,你会失望吧?”我说:“当然,有一点,但我相信你可以有一片新天地。”荣子便坚定地站好,给我敬了个礼,说道:“高中阶段,您欣赏我的写作,尊重我的思考,就是对我选择的肯定,我不会给您丢脸,即使去读个专科,我也要比一个大学本科生强!您信不信我?”说这话时,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射出精光来,仿佛瞬间漫漶成一片光海。
  我当然信。只要我们愿意,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都会在我们面前展开,去实现它吧!
  此后四年,荣子不再与我联系。我也在慢慢成长,并且慢慢不再相信所谓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有一天,当我抱着书走下讲台时,那张熟悉的面孔再次展现在我面前,除稍微成熟了一点,少年的意气风发在他那发光的眼睛里更为张扬。他告诉我,他专科毕业后进了阳光传媒,正在自学软件工程。那次短暂的相聚,他再次说起以前说过的话:“师傅,您是最瞧得起我的老师,我不会辜负您的期待。”虽然那时他不过是阳光传媒的一名小职员,但他的目光使我相信,他可以有一番自己的天地。
  时间又过去两年,我们虽然不经常联系,但我在网上常可以看到他的签名。有时愤怒,有时喜悦,有时安静,有时狂躁,我知道,他的生活正在经历着起起落落,对于一个正在闯荡的青年而言,起伏剧烈的生活,也意味着耕耘与收获更加明显的人生。为此,对于北漂一族的他,我更多的是祝福、信任与期待。无数在北上广拼搏的年轻人,怀着美好的梦想而去,最终被现实残酷击碎,只剩下为生计仓皇地奔波,我想,如果荣子也是如此,他会不会后悔当年的选择?他在签名中写道:“我把手机从24楼丢了下去,从此我的世界得到了清静”,我仿佛看到他倔强依旧;“我愿在这秋天默默死去”,我被他吓得不轻;“就算天塌下来也应该心平气和地看一眼”,我知道他在自我调适……
  这是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注定了漂泊与创造。在此期间,他顺利地进入了联想总部,担任某部门产品创意经理,月薪过万,不久后他又背起单反走进了各地的美景中,然后,一个新的旅游网站创建起来了。与同一届的同学相比,不到26岁的他,显然已经是佼佼者,他实现了当年的理想。
  5.
  荣子说,师傅,北京不是个好地方,连片蓝天也见不到,但是,我迷恋北京,这是一块让人愿意为之生、为之死的土地,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当年倔强的价值,才能获得我生命里追求的极致的自由。要知道,自由是有条件的,越大的自由所需要的条件越多,但它诱惑人的力量也越大,现在我明白了我爸爸给我取名为荣子的原因,所以,等我在北京一展抱负吧!
  荣子说,他平生的梦想是永不疲倦地去做他想做的事。人生充满挑战,当年他当学生,便着意于去挑战老师,如今他更多的是想挑战自己。
  荣子说,师傅,不久后你来北京,我要不受任何拘束地带你去清朝皇帝跑马的地方遛遛,那是旅游的盲区,那里潜藏着巨大的未来。我不要像现在这样,乘两小时地铁来,匆匆地说会儿话,又乘两小时地铁回去……
  荣子说这些话时,营地外面路灯幽暗的光铺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我仿佛看到他眼睛里的光,扩大了亮度,将那路灯的光比了下去。我仿佛看到荣子在北京这座淹没人的城市里游动,充满自信,获得了他终身追求的自由。
  当我开始写他时,我说,荣子,我在写你呢,叫会飞的鱼。
  荣子笑了,师傅,我已经转战搜狐,那个旅游网站,也已经有了合作商。你不如叫我鲲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他文献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男主人公库伯掉入黑洞的那一幕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库伯掉入黑洞时,从远处看黑洞就是一个球体。从他的视角来看,他越是向下降落,黑洞的表面就越向上弯曲,直到他头顶只剩下一小片天空,最终黑洞表面在头顶合并、封闭,他完全陷入了一个漆黑的世界。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在问:“掉进黑洞后真的会像电影里演的这样吗?”  其实,虽然这部电影基本真实地还原了黑洞的视觉效果,但假如人真的掉进黑洞
在这冬与春的交界,有时候感觉不是一季要变成另一季,而是每天就是一季,尤其是天气如此阴晴不定,昨天才冷得彻人,今天就要换上夏衫,以为从此就是好日子了,明天又是一道冷锋,悄悄地从远方袭来。这时候,我会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禅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春上花枝确实是一种“不知”,它仿佛是没有预告的电影,默默地上映,镜头一瞥,就是阳光灿烂,花团锦簇了。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丑陋,于是他决心把状元打造成帝国的形象代言人。要配得上王朝的威严,颜值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早在洪武四年首次殿试就为朱氏王朝树立了榜样,原本的状元因为貌丑被降为榜眼,英俊的吴宗伯被拔为状元。这着实让人目瞪口呆,舆论一片哗然。  明建文帝时,有个叫王艮的举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广为流传。  建文
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峡湾在欧洲,而欧洲的峡湾大多数在北欧,北欧的峡湾则主要在挪威。峡湾的英文名是Fiord,有时特指的就是挪威的峡湾。  挪威南部的大西洋海岸线呈不寻常的曲折,多条宽阔的“海流”蜿蜒伸展到内陆达一百五十千米以上。峡湾的水非常深,一般都在几百米,最深达到一千二百米。两岸的山峰动辄也是千米高,万丈绝壁紧紧地钳住一泓蓝水,这水还会随着潮汐一呼一吸,是不是很壮观呢?  峡湾里瀑布的数量多到令
想当年,黄瓜家族居住在野外,还不为人所知,是一群对人类来讲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野黄瓜。如果碰巧赶上雨季,野黄瓜的长势会分外挺拔,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那些食草动物们倒是疯狂地爱上了它,碧绿的小瓜儿又清脆又好吃。  可是,野黄瓜却很郁闷,可怜自己辛辛苦苦装满一肚子的种子,都被这些可恶的動物们吃了。为了保护自己的下一代不被吃掉,黄瓜决定展现自己的野性,它的体内开始分泌出一种很苦的物质——葡糖甙。不知情的动
1  大二时,我在图书馆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对书中充滿温情和神秘感的“浪矢杂货店”很是向往。神奇的是,这世界上真的有一家店铺,于我而言就像是“浪矢杂货店”一样温暖的存在。它是一家书店,已经开了近20年,并且将会继续开下去。  追溯到我念小学、初中的时代,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兴起,人们提起阅读就是捧着一本纸质书。当时书店的生意还很不错,学生们常常在放学后或者星期天就涌进书店,所以那几年,在学
企鹅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鸟类,那么,企鹅为什么不怕冻脚呢?  因为企鹅采取了独特的办法,通过改变向双脚提供血液的动脉血管的直径,来调节脚内的血液流量。当寒冷到来时,企鹅就减少脚内的血液流量;当气候比较温暖时,企鹅就增加脚内的血液流量。其实,人类也有和企鹅类似的调节功能。当人类的手和脚感到寒冷时,就会变得苍白;当手和脚感到温暖时,则会变得红润起来。  另外,企鹅双脚的上层,有一种类似于逆流热交换的系统
牛顿声称因为被苹果砸到,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但引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牛顿也不知道。它看不清,摸不着。直到前不久,我们才真正观察到了引力——美国的一个科研项目首次确认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这听起来有点高冷的引力波到底是什么呢?  爱因斯坦的猜测  20世纪上半叶是物理学群星璀璨的时代,爱因斯坦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彻底颠覆了人类的时空观——在高速运动的世界里,光速不可超越,时间与空间也并不绝对,而是相
鱼是江南绮丽的梦,扮亮每一个清寂的夜晚,驱赶日子里的苦寒因子,生活因它有了奔头,摇曳生姿。  岁末风寒,吹瘦一池冬水,枯荷残叶间游弋的江南鱼,惊见兴奋的手脚,惊闻炸响的笑语,不禁惊跳起来,夺路而逃,亡命飞奔。  水花污浊鱼白洁。江南鱼跃出水面,飞出扶风弱柳的曼妙身姿,掠出泉眼翻涌的鼓荡气息,飞来掠去,安身农家的檐下壁上,晾成冬日盛景,钻入缭绕烟云,飘出绝世奇香。  “年年有余”的“余”和“积善之家
最近,抖音平台新上线了“变身漫画”特效,它能将抖音视频用户的现实形象瞬间转变成二次元漫画形象。那么,这种能够“动起来”的二次元滤镜,背后隐藏了怎样的黑科技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名词——生成式对抗网络。作为一种深度学习模型,生成式对抗网络首次出现于前“谷歌大脑”科学家伊恩·古德费洛及其团队发表的论文中,是机器学习中的新概念。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我们可以将用户的现实形象瞬间转换为二次元漫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