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视野下的纹身研究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众文化和“泛裸体”时代的背景下,纹身带着现代特有的空间性和都市特征,冲击着大众视觉。多元化社会和现代价值观念使纹身在相互交融中逐渐演绎着社会意识形态,纹身绝不是单纯附着于身体的图案,俨然成为都市时尚的标记与符号,并成为自我肯定的一种文化象征。
  【关键字】纹身;身体;符号
  
  作为以身体为载体的纹身,是在刻意表现意识,还是在追逐时尚潮流?有许多青年人借此宣誓自由与分离,他们或多或少受到空间地域环境的影响,或因崇拜某人进行模仿;身体上绘刻图案可以让人变得鲜活而自尊,从而纪念人生的重要阶段、重要事件的开始或者结束。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思考和全球化互为渗透的文化现象,纹身产生的原因也在不断建构。以身体为媒介的纹身,更是在人的身体与外界之间架构起一座跨越传统界限的意义桥梁,形成一个全新的视觉的空间格局。
  1 纹身的内涵、发展与意义研究
  纹身是一种使用染料或其他难以去除痕迹的颜料在皮肤上刺入图画的边缘文化形态。是一种改变身体原有自然特征或属性,带有装饰性或实用性的一种标志性体系。
  从概念中不难看出,纹身者必然忍痛伤身,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纹身发展,甚至于这种特殊的血腥,带有某种特殊的意味,变得愈发强烈与刺激。人类对自身血肉之躯的兴趣由来已久,当我们共同的祖先以鬓插翎羽,纹身鲸面呈现于世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纹身向我们展示着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纹身的发源地和时间已无从考证,在身上纹日月山川或虫犬羊兽,却来自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古代阿拉伯游牧民族为了驱邪纹刻图案,一些部落或民族作为“成人礼”世代相传,中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了纹绘图身举行仪式的风俗。“那个每时每刻寄居在皮肤、血脉、骨骼、神经中的,如同电波般地灵魂,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诉说着人的体验,经历与幻想。”
  谈到纹身,较为传统的认识是黑社会、流氓地痞和坏女人,令人谈纹色变。罗马大学人类学家亚历山德拉•卡斯泰拉尼说:“光头党喜欢这些图案绝非偶然,这与他们种族和文化的共同渊源有关”。 作为表达文化认同和社会参与的基本层面,纹身长期被认为具有确定的仪式化意义,在不断尝试和拓展疤痕中,一些单纯的族群信任与忠诚仪式化界限逐渐模糊,把自然的、无声的身体变成积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交流媒介成为必然。
  1891年电动纹身机问世,20世纪70年代纹身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至此纹身与时尚、流行、艺术就有了不解之缘。纹身已经不再是坏蛋、罪犯、妓女和军人的专利,上个世纪70年代的“暴走族”,80年代的“朋克”,纹身同蓄长发的男人,穿破牛仔服或者留刺猬头属于形同的形态。逐渐的原有的大众抵触、对抗意义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流行趣味,带着某种刺激意味的离经叛道。90年代风靡一时的香港电影《古惑仔》,其中黑社会美学,充斥着痛苦、焦灼与抗争,而那些“英雄”们身上总绘刻触目惊心的纹身;明星刘德华在千禧龙演唱会上,突然撕碎衬衫露出纹身图案;世界重量级拳王泰森身上的希特勒、毛泽东图案在拳击场耀武扬威;电影《红樱桃》里的楚楚被法西斯强迫纹上“巨鹰”的镜头历历在目;一向以时尚而著称的麦当娜,曾以“米哈蒂”涂染手指;名模特奥美?金宝曾在背部涂彩;乐队歌手斯蒂法尼也曾以这种装饰形象出现;甚至有些国家的王子与内储也纹身情侣图案;在国际时尚界,最迷人的装饰是施华洛世奇的粘贴水晶纹身,并成为引领时装界、首饰界的潮流。在国外还有70多岁的老人们羡慕儿孙的纹身,不顾高龄,让自己有一点小小放纵,选择纹身。
  这些文本不仅仅是对纹身本身的推波助澜,更是在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改变着纹身的所指。
  2 与“泛裸体”研究
  在《中文大辞典》中将裸体定义为不着衣裳,同时也被称为裸身、露身等。而“泛”则解释为广泛地、一般的。泛裸体,就是裸体已经成为大众广泛使用或者接受的一种现象。
  西方自古希腊开始就广泛地运用或者表现裸体直到今天,这也构成了西方以人体为美的美学核心。而在中国,裸体几乎是一个人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关注裸体,这与艺术“85思潮”的影响不无关系,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裸体已经由最初局限于艺术领域的实践扩充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一不小心或者不经意间,你的眼球就会被裸体充斥。网络世界中的裸体图片比比皆是,名人裸体代言,一部部大片中的裸露镜头成为必要,芙蓉姐姐的身体展现,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汤加丽人体艺术,裸奔、裸播、裸聊、裸体行为艺术,裸体盛、裸体促销、裸体抗议等等,更不用提及色情文化更是令你防不胜防;在服装中露背装、低腰裤、超短裙、丁子裤更是成为大众时尚。裸体在今天的广泛使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我们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泛裸体”时代。
  而这个时代的消费导致了感官享乐主义的盛行,使身体日渐成为被消费的主体,甚至是一种文化。如今裸体艺术已经超出了艺术范畴,作为消费者,我们无法与其所在地域的符号环境完全割离。只要打开电脑,在主动与被动中随时随地就可方便的找到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泛裸体”可谓林林总总,在这个大众传媒带来的读图时代和铺天盖地的空间世界里,身体已经成为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不管接受与否,身体文化都不容分说的挤压着人们的视觉神经,而纹身是对身体的渴望与突出,也是人类身体意识觉醒与自我肯定的重要体现。
  3 纹身与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
  纹身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形象,附着于身体的切肤创造,融合微观世界的精神诉求,为身体提供最亲和的物质框架,展现都市的渴望、焦虑与矛盾,在时代变迁与语境符号中以其独特的视觉结构与精神方式,不断跨越最初存在的符号意义,推动人的精神内涵、视觉冲击和欲望释放,成为当今城市生活情境中强烈生命质感的大众文化现象之一。
  随着现代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人们在大众时代对文化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热情被极大的激发,从而形成了在这一特定时期所特有的大众文化现象。这里所指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概念,它从一开始诞生就有着自己特定的范畴与含义,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高雅文化、纯文化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大众文化热潮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的都市中,其重要特征就是流行趣味和时尚媒介。通常,大众媒介追逐、引领和制造的流行时尚会掀起文化时尚热潮。如同西方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是相同的。所以,包括纹身在内的大众非主流文化现象,不仅增加了都市的斑驳色彩,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也成为大众文化中最有时代感的文化符号之一。
  泛裸体文化、媒体艺术、视觉文化均构成了后现代的泛审美文化现象。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纹身最先成为一批时尚青年的新宠,在刮痕与伤疤之间,诞生了一个新的皮肤审美空间,纹身不再是“黑”的或者某一特殊领域的标志,而成为大众开始接受的事实。城市性特征的逐步增强,人群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可以使任何文化思潮和现象都处于相互交融的状态,纹身不论形式上如何变化,也已经不是单纯的附着于身体的图案,俨然成为都市时尚的标记与符号,并成为自我肯定的一种符号象征。
  
  参考文献
  [1] 孔新苗《中国美术的两个“现代范式”——从“外部”视角的考察》
  [2] 何贵初《青少年“纹身现象”解析》选自《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3] 黄海青《身体意象及其对青少年教育的指导意义》选自《前沿》2006年8期
  [4]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5]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 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 中央美术学院吴君锦硕士论文《回归身体——以身体为媒介的实验首饰研究》
  [7]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志实践》
  [8] 华中师范大学辛巴佐斌的论文《青少年穿刺和纹身对其社会认同的影响》
  [9] 中国海洋研究所董雷硕士论文《炫彩的华美——“范裸体”时代对文身和人体彩绘艺术的探索》
  [10] 陈慧玲《审美教育——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6
  [11] 唐健君《身体的边界——关于“泛裸体”现象的美学思考》《美术观察》2006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确认和加强,伴随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们每一位新课程教师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课堂,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教师如何才能打个漂亮仗?本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同行们商榷:  1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科
期刊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反观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评定学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对初中语文教学,追求高效课堂和有效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但虚拟情境的教学,他不是教学情景真实还原而是创新,它对教师的教学创意要求很高。因此,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必须遵循恰当的原则。  【关键词】语文教学;虚拟情境;创设原则    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制造与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虚拟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的一种教学模
期刊
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数学课程应强化应用意识,允许非形式化,这是我们改革数学课程的关键之处。数学课程贯彻此精神,可望缩短学生发展必经的历程,尽快进入现代化前沿,适应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  事实上,数学课程中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而我国目前数学课程中数学应用意识却十分淡薄,与世界数学课程发展的潮流极不合拍。事实上,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计算
期刊
小学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语文乃百科之母”也。它的成效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努力提升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效。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教学各环节目标意识,能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会因强化教学各环节目标意识而高效。  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也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衔接的一个个相
期刊
体育课走班选项教学是当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模式之一,尤其在“要加强运动技术学习,走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的误区”的背景下,该模式实施以来教师反响怎样,学生对该模式的评价如何,怎样改进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本文根据我校实施走班选项教学新模式六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对高中体育课实施走班选项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1 我校实施走班选项教学情况(我校自2006年始在高中一
期刊
【摘要】隐喻不仅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通过隐喻性思维来构建其概念系统,从而达到了解世界的目的。隐喻性思维还是人类语言创造和语义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论述了隐喻思维的本质、揭示了概念系统的规律、探讨了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隐喻思维;概念系统;词汇教学    Metaphorical thinking, conceptual system
期刊
新课程改革,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1 如何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其次,用2-3周的时间
期刊
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合作才有交流,因此,合作学习作为当今流行的两大教学法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或共同学习。它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想办法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努力营造较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呢?如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
期刊
【摘要】农村学生有学上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这是制约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完善体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