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校企合作的推进,在当前的政校企合作机制中,发现存在政府定位不准确、观念不统一、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政校企三方平台建设的方案;要有效的形成深度合作,在构建时需注意明确政府职能、企业的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提高高校的软硬见资料等事项。
关键词:校企合作;政府职能;深度合作
中图分类号:F2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79-01
一、绪论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各高校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其形式、合作主体渐渐趋于多样化,合作内容也日益丰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大多校企合作还处于特色不强、层次低下、流于形式等状态。要解决校企合作的形式化问题,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政府政策法规强有力的引导、行业协会行规标准的有力支持以及学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在以政府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影响下,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高校与企业各方的利益共赢与平衡发展。
二、“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的经济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治理模式渐渐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不断转变,这就使得政府的职能在发生改变,逐渐体现公共服务职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转变过程中遗留了以前的习惯,使得政府并未转换少管理多服务的思想,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不准确、并没有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功能。
(二)观念不统一
观念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校和企业由于合作理念差异、时效认识不统一等因素造成合作效果低下。高校和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组织,其经营目标和任务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企业的项目研究侧重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研究,而高校的研究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又如企业的研究侧重于批量化的生产使用,而学校的研究则是在历史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并加以完善。
(三)缺乏有效沟通
政府、高校、企业是不同的经济组织,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的合作属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能否合作成功关键点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由于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使得三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政校企三方有效合作机制并不多,且合作通常是三方高层的合作,假如出现高层变动就会出现协调困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建设构建
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软资源及实验软件等硬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岗位技能操作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搭建校内模拟实践基本和企业实训实习基地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政校企”三方平台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要达到深度的合作机制,需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明确职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校企达成合作之后要履行其监督管理的职责。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对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各项活动,确保合作机制有效的运行,提高本地的就业率及用工荒的问题。
其次,对学生在高校的学校阶段,企业要充分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流程中。从入学教学到课程学习及毕业实习、设计,企业都要参与其中。通过选派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情况;企业专家进入大学课堂,让学生深度学习专业课程;通过实验模拟训练及实习基地实践训练,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最后,提高高校的软硬件资源。一方面,通过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走向课堂等“内培外引”方法,优化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软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实验中心的建设,还可加大社会资源的设备的引进力度,通过产业合作化驻入、校内人员与政企人才共同建设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政校企共同搭建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育平台。
四、结论
“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为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提高政府的作用、校企两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完善保障体系等,都需要后续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地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2):114-115.
[2]殷文.基于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3):301-304.
[3]代显华.校政企互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教育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12-215.
[4]张志宏.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民营科技,2012(10):195.
关键词:校企合作;政府职能;深度合作
中图分类号:F2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79-01
一、绪论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各高校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其形式、合作主体渐渐趋于多样化,合作内容也日益丰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大多校企合作还处于特色不强、层次低下、流于形式等状态。要解决校企合作的形式化问题,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政府政策法规强有力的引导、行业协会行规标准的有力支持以及学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在以政府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影响下,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高校与企业各方的利益共赢与平衡发展。
二、“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的经济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治理模式渐渐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不断转变,这就使得政府的职能在发生改变,逐渐体现公共服务职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转变过程中遗留了以前的习惯,使得政府并未转换少管理多服务的思想,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不准确、并没有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功能。
(二)观念不统一
观念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校和企业由于合作理念差异、时效认识不统一等因素造成合作效果低下。高校和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组织,其经营目标和任务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企业的项目研究侧重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研究,而高校的研究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又如企业的研究侧重于批量化的生产使用,而学校的研究则是在历史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并加以完善。
(三)缺乏有效沟通
政府、高校、企业是不同的经济组织,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的合作属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能否合作成功关键点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由于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使得三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政校企三方有效合作机制并不多,且合作通常是三方高层的合作,假如出现高层变动就会出现协调困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建设构建
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软资源及实验软件等硬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岗位技能操作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搭建校内模拟实践基本和企业实训实习基地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政校企”三方平台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要达到深度的合作机制,需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明确职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校企达成合作之后要履行其监督管理的职责。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对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各项活动,确保合作机制有效的运行,提高本地的就业率及用工荒的问题。
其次,对学生在高校的学校阶段,企业要充分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流程中。从入学教学到课程学习及毕业实习、设计,企业都要参与其中。通过选派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情况;企业专家进入大学课堂,让学生深度学习专业课程;通过实验模拟训练及实习基地实践训练,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最后,提高高校的软硬件资源。一方面,通过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走向课堂等“内培外引”方法,优化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软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实验中心的建设,还可加大社会资源的设备的引进力度,通过产业合作化驻入、校内人员与政企人才共同建设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政校企共同搭建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育平台。
四、结论
“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为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提高政府的作用、校企两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完善保障体系等,都需要后续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地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2):114-115.
[2]殷文.基于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3):301-304.
[3]代显华.校政企互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教育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12-215.
[4]张志宏.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民营科技,2012(1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