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常见的核心筒一端框架梁超筋超限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种超筋超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协调位移差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有效改善了抗剪截面超限的问题。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位移差梁端截面超筋超限 轴压比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特有的优势而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尤其是高度超过60米的商业办公楼。就结构体系而言,中置的核心筒和外围框架柱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结构重心和刚心一般而言比较一致,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抗震、抗风性能。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中,常常会碰到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梁端超筋超限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情况下属于抗剪截面超限。本文就该问题提出一些探讨和解决措施。
抗剪截面超限的主要原因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该工程为地上26层,地下1层综合楼,建筑面积32568㎡,地上高度78.2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第二组,场地类别二类,标准层平面如图1所示,采用PKPM程序计算。
图1
在初始计算中,多处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梁端超筋超限。以墙A与柱B之间的框架梁C(截面350x600)为例,在墙A端自5层~18层出现超筋超限的情况。查看超筋信息得知,抗剪截面超限,即不符合《抗规》6.2.9条规定。该梁所承担的剪力有三部分组合而成:地震、风荷载工况下传递核心筒和框架柱之间的不平衡弯矩;恒、活工况下承担竖向荷载产生的剪力;核心筒和框架柱的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通过恒载工况体现。给出10层顶的位置该梁位于核心筒处的梁端剪力标准值,如表2。
表2 框架梁C位于墙A端的剪力标准值
恒载工况下的梁端剪力并不完全由本层楼面恒载产生,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核心筒和框架柱轴压比不同,在加荷时发生竖向弹性变形,变形不同累积位移差形成。这个一点从恒、活工况下的剪力大小比值可以得到印证,恒、活工况下的剪力比值接近4倍,明显大于本层楼面的恒、活荷载比值。尽管通用计算程序可以模拟施工加载过程、通过逐层找平的方式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竖向位移(例如PKPM的模拟施工3),但是逐层加荷过程中,仍然会在下部楼层位置形成不可忽略的位移差。简单地说,框架柱相對核心筒而言,存在向下的竖向相对变形,形成以核心筒为支座的悬挂,从而对框架梁产生附加剪力,如图3。查看计算结果,毫不意外地发现:墙A轴压比明显小于柱B,恒载工况墙A竖向位移小于柱B。
如果能消除由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自然可以减小梁端剪力设计值,从而改善梁端抗剪截面超限的问题。
图3
解决途径和建议
减小位移差可以从施工途径和设计途径两方面考虑。核心筒超前施工,加载提前于周边框架,通过施工找平的方式,可以弥补相当一部分位移差。当然,做为结构设计师,施工流程的控制往往没那么得心应手,在设计阶段解决问题还是优先考虑的。
以下着重从设计角度提出解决建议:1.减小剪力墙的厚度;2.降低剪力墙砼标号;3.增大框架柱截面;4.提高框架柱砼标高。与位移差直接相关的是轴压比,以上四种办法的主要思路还是弥合轴压比的差值,一方面加大核心筒的弹性变形,一方面减小框架柱的弹性变形。
采用上述思路,从截面和砼标号两个方面入手,本工程通过协调核心筒和框架柱的轴压比差值,有效降低了恒载工况的竖向位移差。调整后,恒载工况的梁端剪力减小,梁端剪力组合设计值相应的减小,如表4。调整后,梁端抗剪截面超限的问题得到解决,其它楼层该处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大部分得到满足。
表4
结论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梁在核心筒一端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当存在核心筒、框架柱轴压比相差较大的情况时,一部分梁端剪力是由于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通过协调核心筒和框架柱的竖向位移差,可以有效的减小梁端设计剪力,从而改善该梁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岱林,赵兵,刘民易.PKPM结构CAD软件问题疑惑及工程应用实例解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贺世伟.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竖向位移差及内力分析.硕士论文,2010
[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 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位移差梁端截面超筋超限 轴压比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特有的优势而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尤其是高度超过60米的商业办公楼。就结构体系而言,中置的核心筒和外围框架柱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结构重心和刚心一般而言比较一致,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抗震、抗风性能。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中,常常会碰到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梁端超筋超限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情况下属于抗剪截面超限。本文就该问题提出一些探讨和解决措施。
抗剪截面超限的主要原因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该工程为地上26层,地下1层综合楼,建筑面积32568㎡,地上高度78.2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第二组,场地类别二类,标准层平面如图1所示,采用PKPM程序计算。
图1
在初始计算中,多处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梁端超筋超限。以墙A与柱B之间的框架梁C(截面350x600)为例,在墙A端自5层~18层出现超筋超限的情况。查看超筋信息得知,抗剪截面超限,即不符合《抗规》6.2.9条规定。该梁所承担的剪力有三部分组合而成:地震、风荷载工况下传递核心筒和框架柱之间的不平衡弯矩;恒、活工况下承担竖向荷载产生的剪力;核心筒和框架柱的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通过恒载工况体现。给出10层顶的位置该梁位于核心筒处的梁端剪力标准值,如表2。
表2 框架梁C位于墙A端的剪力标准值
恒载工况下的梁端剪力并不完全由本层楼面恒载产生,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核心筒和框架柱轴压比不同,在加荷时发生竖向弹性变形,变形不同累积位移差形成。这个一点从恒、活工况下的剪力大小比值可以得到印证,恒、活工况下的剪力比值接近4倍,明显大于本层楼面的恒、活荷载比值。尽管通用计算程序可以模拟施工加载过程、通过逐层找平的方式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竖向位移(例如PKPM的模拟施工3),但是逐层加荷过程中,仍然会在下部楼层位置形成不可忽略的位移差。简单地说,框架柱相對核心筒而言,存在向下的竖向相对变形,形成以核心筒为支座的悬挂,从而对框架梁产生附加剪力,如图3。查看计算结果,毫不意外地发现:墙A轴压比明显小于柱B,恒载工况墙A竖向位移小于柱B。
如果能消除由位移差造成的附加剪力,自然可以减小梁端剪力设计值,从而改善梁端抗剪截面超限的问题。
图3
解决途径和建议
减小位移差可以从施工途径和设计途径两方面考虑。核心筒超前施工,加载提前于周边框架,通过施工找平的方式,可以弥补相当一部分位移差。当然,做为结构设计师,施工流程的控制往往没那么得心应手,在设计阶段解决问题还是优先考虑的。
以下着重从设计角度提出解决建议:1.减小剪力墙的厚度;2.降低剪力墙砼标号;3.增大框架柱截面;4.提高框架柱砼标高。与位移差直接相关的是轴压比,以上四种办法的主要思路还是弥合轴压比的差值,一方面加大核心筒的弹性变形,一方面减小框架柱的弹性变形。
采用上述思路,从截面和砼标号两个方面入手,本工程通过协调核心筒和框架柱的轴压比差值,有效降低了恒载工况的竖向位移差。调整后,恒载工况的梁端剪力减小,梁端剪力组合设计值相应的减小,如表4。调整后,梁端抗剪截面超限的问题得到解决,其它楼层该处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大部分得到满足。
表4
结论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梁在核心筒一端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当存在核心筒、框架柱轴压比相差较大的情况时,一部分梁端剪力是由于竖向位移差造成的。通过协调核心筒和框架柱的竖向位移差,可以有效的减小梁端设计剪力,从而改善该梁的抗剪截面超限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岱林,赵兵,刘民易.PKPM结构CAD软件问题疑惑及工程应用实例解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贺世伟.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竖向位移差及内力分析.硕士论文,2010
[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 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