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手段克服能源负效应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l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强调节能减排,但在石油、煤炭的利用上一直无法走出结构性陷阱。对于能源成本失真问题,即使眼下正逢价格调整的好时机,政府依然犹豫难决。
  
  空气污染,致命的病菌,生态破坏,安全事故,土地、矿山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应资源要素被廉价利用,这使中国的能源看上去不再是一个纯粹孤立的消耗问题。特别是如何用合理的政府管制和经济手段克服能源消耗的负效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种呼声
  
  目前中国的煤炭价格无疑是扭曲和不真实的。简单说,那些做煤生意的人花去极低的成本就能开采和使用足量的煤,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但这对社会总福利几乎没有多少促进。
  就研究结果来看,中国每吨煤使用足以带来150元人民币的环境损失,这还不包括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的成本。据估算,2007年煤炭给中国带来的社会损失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希望能够弄清楚煤炭到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多少负外部性影响,他们致力于将这些不利影响换算成货币成本,从而还原出每一吨煤在从被挖掘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的真实价格。这项工作并不好做。他们只能借助有限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大体估算,其中有一些成本项几乎难以精确计算出来,例如污染的代际代价,这需要几代人来担付。
  中国一直在走一条边使用边治理的道路。这种治理主要借助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用实现。中国已于2005年开始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和固体废物排污费,水土流失补偿费、林业建设基金以及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也得以征收,此后还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排污权交易,限制排污量。
  问题是,各种补偿费用的征收并不全面,征收标准也偏低,再者,谁也不知道这些费用被征之后具体的使用方向和金额。至于排污权交易,更多时候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稀缺资源的卖方垄断,难以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并有发生寻租的可能。
  
  张昕竹是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专家咨询小组成员,这位规制经济学专家深谙中国经济的现实处境,言谈之中剔除了很多书生意气。他说,不发展,就没有任何话语权,谁不想保护环境?但就短期而言,发展地方经济是一个根本问题。要问理由吗?地方不能脱贫,不能发展,连饭都吃不饱,谈别的都是白搭。
  在能源基金会副主席杨富强看来,很多决策好像都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据他透露,碳税已经列入财政部的议程,肯定是要开征的。针对煤炭的能源税也有必要立即启动。他说,就这些问题我们已与有关部门讨论过,均认为比较可行。
  不过,杨博士忽略了一点:征税也未必是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税种归属划分,中国有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三种,税种归属直接影响地方财力,而且课税尺度和课税基础能否科学确定也是一项繁琐工作。
  针对煤炭的税收政策一旦出现,即意味目前围绕煤炭产业确立的一系列地方性税外收费行为面临终结,比如地租和资源租,以往各地政府一直是通过象征性征收的形式向煤炭企业(很多是国企)进行利益让度的。官方学者对记者说,博弈将异常激烈。
  仅就环境治理而言,环境税的开征理论上看是十分必要的,那些排污企业需要自己掏钱去治理和补偿生态环境损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一位官员私下向记者表示,相关部门为此曾组成了课题组,但现时此项课题已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的煤炭资源矿藏大量储存在北方,而对于煤炭的工业消耗需求则大量出现在 南方,“北煤南运”使煤、电、油、运一系列问题丛生。这种来去输送使得污染一路蔓延,难以杜绝。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薛亚洲这些年一直主张坑口发电,改“运煤”为“输电”。简单来说,就是当煤炭自矿山内采掘出来之后,就地发电,然后通过输送网络对外输出,免去不必要的煤炭运转环节。
  假如这个方案得以实践并如期生效,中国因为煤炭而造成的社会总福利受损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剩余的小范围生态补偿问题将由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来承担。
  
  那么,石油呢?
  
  中国并非不想在煤炭问题上有所作为。不过,看起来我们已经掉入一个陷阱。中国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1万亿吨,就资源禀赋和技术运用而言,眼下还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能源推动整个经济前行。受资源获得瓶颈制约,中国无法降低煤炭使用份额,转而提升自己的石油比重和新能源比重。
  即使中国如愿提升石油能源结构比重,也不完全是一件幸事。因为,石油的利用也将带来污染,同样存在负效应。在开采、储运、炼制和使用过程中,废油和含油废水将使水体遭受污染。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所排放的废水也含有各种油类。如果可以忽略全球多数由于原油开采和运输而被大片污染的水域、港口,仅就全球工业企业使用石油造成的污染而言,就足以令人感到吃惊了。全球每年排入各种水体的石油估计可能达到约500万吨左右。
  中国的石油同样面临成本失真的问题。无疑,中国正用廉价的石油喂养着无以计数的消费群体,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价格明显被抑制的石油几乎被毫不节制地使用。据国家环保部早前的一份报告称,在中国大雾天气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占79%。经由汽车发动机排放出来的有害物质据说有100多种,全部进入人们的呼吸之中。
  在放开石油制品价格的问题上,中国一直犹豫难决,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会给予生产企业一些入不敷出的补贴。政府智囊机构国家信息中心的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说,这保护了开车族和更多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令石油生产和炼制企业持续亏损。
  中国强调节能减排,但在石油能源问题上始终难以痛下狠手,如果还原石油真实成本,消费者在过高的支付价格面前将会怨言四起,汽车和更多关联性支柱产业也会遭受影响。一直以来,中国试图对这些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因此,10年前就出现的关于开征燃油税的动议一直被搁置在中央政府那里。
  祁京梅说,如果这些政策得以实施,石油制品价格全面放开,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大能够接受的打击。
  当华尔街金融危机累及全球市场之时,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剧烈震荡。原油价格已经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如果形势不能好转,预计原油价格仍将持续走低。对中国而言,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开征燃油税、还原油价的好时机,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居高的压力趋于缓解,与国际价格机制接轨的时机终于成熟。杨富强博士说,真的是一个机会。
  有消息显示政府已准备这样做。但中国需要在此轮危机中谋求自保,因而选择了扩大内需。政府希望人们掏钱消费,所以出台了许多慷慨大度的激励措施。此时如果还原石油等能源价格,在缺少完备举措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将受到影响。这也可能进一步推升煤炭等低成本能源的消耗量。
  目前的状况具有顽固性。张昕竹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无疑是最为经济的。他试图告诫人们,在这个被能源经济挟持了的时代,煤炭已成为一种无法切断的“毒品”,中国离不开它。在电力价格尚未放开之际,政府并不希望煤价出现大起局面,这会激化煤电矛盾,导致更大电力缺口。基于这种顾虑,今年6月政府启动了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政策,对主要港口和集散地动力煤实行最高限价。
  “石油可以允许出点问题,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而煤炭是绝不允许出问题的,”薛亚洲说,“将煤炭的外部成本全部计入价格之中应慎之又慎,煤炭价格的相对稳定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这位向国土资源部提供决策咨询的智囊人士表示,石油假如出现问题,可以由煤炭予以填补。已知中国目前正着手在西部地区实践多个煤制油液化工业的运作。
其他文献
相比沃尔福威茨,佐利克对华友好务实的态度,更容易赢得中国对世行的支持。    布什总统5月30日在白宫宣布提名罗伯特·佐利克出任世界银行行长一职,接替将于6月底下台、任职刚满两年的沃尔福威茨。布什在提名时称赞佐利克“在外交和经济领域有着长期的经验与卓越的表现”,认为“他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此话被认为是布什在为一年前“不惜才”,逼得佐利克下海到高盛投资公司当副董事长而间接道歉。  现年53岁的佐利克
拥有跨文化、跨种族背景的奥巴马成为美国迄今“离总统宝座最近”的非洲裔候选人,不过是呼应了美国未来50年内必然会出现由少数族裔当总统个案的大势罢了。    6月27日,当奥巴马和希拉里肩并肩出现在新罕布什尔州小镇团结镇的造势场合时,民主党进军白宫的号角发出了今年1月初选打响以来最为高亢的共鸣声。20天前,当希拉里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喊出“Yes,we can!”这样的典型奥巴马口号时,还
友人来电为《南风窗》约稿,希望写点“港事”,特别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讲传媒。  的确,内地与香港的媒体都需要多从当地角度去了解对方。开放自由行后,来过香港的内地人以百万计,讲到香港哪里好吃、哪里“抵买”(便宜),有时候比本地人还要精。但讲到社会民生,则又是另一回事。这与港人不了解内地是同样的道理。从未到过深圳的香港人绝无仅有,但明白深圳的香港人也绝无仅有。由于两制隔阂所造成的兴趣差异,即使家在深圳
未来5年西部基础设施投入至少会保持每年1000亿元。西部地区有条件,又有需求,国家也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不会减少,也能够支持。    国务院于2000年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当时的计委主任及后来的发改委主任兼任。运行8年多后,西部办在此次机构改革中被撤销了,国家发改委新设了西部开发司。原西部办只是一个协调议事机构,现在的西部开发司则变成了业务职能
民有与民营    (2008年第19期《民有民享VS国资困局》)  提出“民有民享”的概念,而不是“私有”的概念,这样的处理是相当理性的。这不仅因为过去,在把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改革中,不透明的操作使得小部分人获得了暴利,大多数人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更在于在理论层面,“民有民享”也比“私有”更符合中国现实的国情。  “私有”在理论上更侧重于个人享有,并不关心“公平”、“正义”,但是“民有民享”除了承
东欧目前的危机不会导致转轨的终结,寻求可行的经济体制仍是东欧国家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危机也不会导致宪政的危机,使民主化的成果得而复失。东欧诸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全球化中如何趋利避害,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力。  2009年恰逢东欧巨变20周年。20年前,东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波兰的圆桌会议到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的诞生,从重新安葬纳吉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转型,从匈牙利开放奥匈边界到柏林墙的倒
2007年元月1日,欧盟强装欢颜,把迎面奔来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揽入怀中,正式接纳这两个前苏联卫星国为欧盟第26和27个成员,履行了欧盟之前的承诺。这是《尼斯条约》启动东扩进程以来欧盟吸纳的第五和第六个原社会主义东欧国家。至此,被视为西欧与俄罗斯之间战略缓冲地带的东欧诸国悉数加入欧盟。  欧盟的这次扩张是1957年《罗马条约》创立欧共体和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建立欧洲联盟以来历史上第六次扩
近年来俄罗斯在东亚地区的影响有所增长,但是,作为一个过多倾向欧洲的欧亚文明结合部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认同于东亚政治文化,这依然是一个有待考验的问题。    卡尔马克思曾经这样描述俄国外交的特征,即俄国能够以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孜孜以求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解体以来,俄罗斯外交已经经历了16年的风云考验,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俄罗斯外交正在显露其独特的锋芒。     纵横捭阖的周边外交    近年来,俄罗
越南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很深,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越南受到严重冲击,保持和发展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其有利。但越南政府也面临着已经难以完全控制的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压力。    “我们喜欢中国人来越南,你们来得越多,我们的生意会越好做,可以赚更多的钱。”在接过几张人民币后,一名越南妇女笑嘻嘻地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之前,记者通过讨价还价以20元人民币购买了她出售的一扎共6罐越南产的“红牛”饮料,以及其他
政府部门的检查督促不到位,致使企业逃避劳动合同的违法成本极低。工人多有的权利都维系在他们和老板之间的信任关系之上,然而这关系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导致他们今天的维权之路走得分外艰难。    编者按:  2009年7月21日。《潇湘晨报》报道了湖南耒阳100多名在深圳打工的风钻工人因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护措施缺失而罹患尘肺病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北大、清华两所学校为代表的高校师生也很关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