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治及内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治和内镜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100例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和病变程度。结果老年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通常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治;内镜检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37-02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也都明显增加,由此所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也明显提高[1]。本文就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情况和内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在62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5)岁,病程在1d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2±0.6)年,同时选择100例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在22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岁,病程在3d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5±0.5)年。两组观察对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黑便、血便、呕血、嗳气、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胃灼热和反酸等临床表现,且两组观察对象其他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3Hp检测方法使用胃镜钳将胃体活组织取出,实施14C-尿素呼气试验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上述两种检查方法中任何一项检查结果为阳性,则患者可确诊为Hp感染阳性。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2结果
  老年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支气管炎45例,约占45%,慢性咳嗽60例,约占60%,上腹部不适感55例,约占55%,胸部疼痛60例,约占60%,烧心52例,约占52%,反酸44例,约占44%;非老年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支气管炎33例,约占33%,慢性咳嗽50例,约占50%,上腹部不适感45例,约占45%,胸部疼痛47例,约占47%,烧心48例,约占48%,反酸40例,约占4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症状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
  3.1反流性食管炎的诱发原因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诱发原因在于粘膜屏障作用损害、食管粘膜血流减少、老年人动脉硬化、食管蠕动能力减退、贲门松弛以及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等等。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胸部疼痛以及烧灼感是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且老年患者常易出現胃液反流至食管潴留等现象,而非老年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则在于胃酸过多[3]。
  3.2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纳差、厌食以及嗳气等等,对于胸骨后疼痛、胃灼热、反酸等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则表现不十分明显,分析其原因在于老年患者对于食管酸碱灌注的敏感性较差,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疼痛敏感度也会有所降低,胃肠和食管神经末梢感觉较为迟钝[4]。
  3.3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措施因为老年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后,其食管运动障碍现象明显重于非老年患者,且其食管运动障碍现象通常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缓解,进而导致其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症状反复发作。对于胃食管反流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应加强对于气喘、咳嗽、喉头异物感等症状的认识,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接受胃镜检查,从而准确检测其食管pH值,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复发率,保证其身体和心理保持最佳状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内镜下粘膜病变征象,且能够通过内镜对其病变程度、影响范围和形态进行较为准确的观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胃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及裂孔疝等现象。参考文献
  [1]许田英.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10-11.
  [2]王晓南,高鹏,刘文娟等.柴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现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0):114-115.
  [3]谢其华,金小晶,缪伟峰.反流性食管炎与情志因素关系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5-6.
  [4]张冬梅,王雯,祝梅华等.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20(1):33-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骨科手术全程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疼痛发生率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高血压疾病、意识不清及不能正常进行交流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
近30年性传播疾病(STD)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不易治愈的细菌性性病和病毒性性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不断增加,尤其是艾滋病(AIDS)的出现,使得过去控制一些经及
【摘 要】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并对患者肝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性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中,患者在1~2级分布最多,共724例,占84.0%,2级以上者有122例,占18.4%,低于1级者仅有16例,占1.9%;纤维化分期结果中,同样患者多分布在1~2期,共577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方法以附子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为研究对象,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结果与单一的附子提取液相比,附子与麻黄或甘草共同煎煮后,其毒性成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三者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最优。结论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能达到有效的减毒效果,该配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麻黄;附子;甘草;减毒效果  麻黄附子甘
期刊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170例作为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析。结果经治疗,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1.2.2试验组
1基本模式 对于一个不是最理想,但具有一定效果的疫苗来讲,其潜在的公共卫生意义何在呢?早期候选的艾滋病病毒疫苗(HIV疫苗),即使具有预防艾滋病的作用,但也不会象当今广泛应
【摘 要】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本院收治的74例BPD(L组)患者LTG治疗,给予74例D组患者碳酸锂治疗。结果:L组总有效率95.95%显著高于D组77.03%,经检验,χ2=6.377,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躯体疾病,1个月内均无使用氯氮平、长效抗精神药物及电休克治疗,无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无严重自杀危险与药物过敏史。  1.2
期刊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32例,对照组为替莫唑胺化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面膜蛋白1 DBα(PfEMP1-DBLα)及其3个分段区域编码基因,筛选出PfEMP1-DBα区与红细胞表面受体-肝素/硫化肝素亲和力最强的序列。方法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