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堂沉默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对老师的讲授或提问毫无回应。学生沉默的原因既有自信不足、缺乏沟通技巧等,也有教师不善于安排课堂活动、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打破课堂教学沉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学生需要并合理设置学习任务。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外语教学 课堂沉默
  
  课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前沿,学生吸收知识的阵地,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英语课堂成功的重要部分。然而,在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场景:老师满怀激情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台下回应者寥寥无几;间或老师提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台下却上演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什么学生对老师的课堂问题不予回答,只是静静地听老师讲课;为什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爱发言,也不参与课堂讨论呢?笔者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对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进行了调研,以了解学生沉默的原因,并寻求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外语课堂沉默的原因
  
  通过访谈、观察和个案分析,笔者发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学生和教师。
  就学生方面而言,第一,学生自信不足。与考上本科的同学相比,高职学生往往从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英语课上,他们以自己的发音不准、词汇量小为借口,以沉默的方式掩盖内心的自卑感。由于不敢开口或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课堂讨论和口语练习的过程失去兴趣,从而形成课堂沉默。
  第二,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发展不均衡。高职高专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错,但口语表达相形见绌。其原因在于语言的理解和产出是两种不同水平上的能力,产出的语言只是理解的语言的一小部分。英语课教学输入量比较大,但课时相对较少。如果学生仅仅靠课上时间对教师讲述的知识加以理解,那么当运用知识时,学生便自然会出现输出难的问题,课堂上就表现为沉默。
  第三,学习目标与课堂培养方向不一致。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有更强的“拿证”的欲望,他们极想以“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提升自信。因此,他们学英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而并不是多掌握一些语言技能知识。因此,一旦他们发现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过级考试没有直接关系,便会对教师的授课产生不满或者消极情绪,由此产生课堂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缺乏交际和合作技巧。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往往会设计很多课堂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堂游戏和分组辩论等。而学生却因缺乏交际策略和合作技巧,难以和其他同学相互配合,这就导致此类课堂活动难以在高职高专课堂上开展,从而使沉默成为英语课堂中的普遍现象。
  第五,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中国学生养成了在课堂上只会接收的习惯。他们笔记记得完整,语言点记得清楚,例句记得正确,但不会输出知识。他们从小就被告知,上课要保持安静,要遵守纪律,因而,“沉默”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礼貌和规范的表现。这种“良好”的表现很自然地被带到了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激情。调查中,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些教师的授课形式过于单调,在课堂上缺乏必要的活动。有一些课堂活动,如ore-reading和post-reading中的问题讨论,都被某些教师以时间有限为由而删掉了。同时,一些教师反映,在百呼无应的情形下,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上课都已缺乏必要的激情了。加之部分教师自身声量就低,语音语调过于平缓,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也同样会导致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学生也只好选择沉默了。
  其次,活动安排不合理。教师组织的语言交际活动不适合学生实际或方法不当,是造成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沉默的又一主要原因。访谈中,有些学生反映,老师组织课堂活动时,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不足,特别是遇到一些需要思考和讨论的话题时,学生往往会感觉时间仓促。在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遭遇老师的点名提问是一件极不情愿的事,学生只有选择沉默来加以应对。
  再次,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的做法是,英语课一周两课时(英语专业除外),这显然不能满足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虽然英语教材从选材到各模块设计都非常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但因为周课时较少,所以每单元大量的内容只能用短短的四课时完成。许多精彩的展示都因时间关系无法完全实施。另外,众所周知,班容量过大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活动的一大障碍。
  
  打破课堂沉默的对策
  
  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能深刻体会学无止境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答疑解惑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获得,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与时俱进地去获取更多更先进的理论指导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教师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想当然。互联网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还使教师获取全球性的共享资源成为可能。另外,在提高专业水准的同时,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英语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课堂沉默的打破,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而且更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诙谐的语言和巧妙的引导。
  了解学生,投其所好。首先,课下要下功夫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班级特点、专业特色。只有课前准备充分,才能做到课上有的放矢,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形式,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或与其专业相关。对于自信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在课下问明原因并为其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课上营造和谐、积极、平等的课堂氛围。在组织交际性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语言输出,必要时进行适当提示和引导。对待学生的沉默,教师要有耐心,多鼓励多提示,不要催促他们,也不要急于找其他同学回答,以免引起他们更深的焦虑;即使对于一言不发的学生,也要帮他找一个借口,避免其自尊受到伤害。同时,对于沉默学生的点滴贡献,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设置学习任务。首先,要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语言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开放的心境和与人交际的技巧。在提问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回答,更多地关注那些习惯于沉默的学生,使他们逐渐走出沉默。再者,教师若要采用辩论、角色表演等形式组织课堂,可以巧妙地将其准备环节安排在课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以克服语音输出的不足。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一起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句话。
其他文献
摘要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取得革命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的任务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艰苦奋斗 优良传统 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已六十年,我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前30年是工业现代化的伟大奠基,后30年是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这些成就是通过党领导我们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
五代到宋初的近百年,是高人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几位高人,一是行踪隐藏得很深,如钟离权、吕洞宾至今无法清楚勾勒出其生命轨迹;二是高蹈出世,不受世俗权利诱惑,鄙视官场也不受世俗社会所牢笼;三是如前所述,居然还能开宗立派,于当时与后世以巨大影响。当然都会作诗,诗也不太有人间烟火气,但又都能自成面貌。这里谈钟离权、吕洞宾和陈抟三位。前二位后来列名八仙,元以后几乎家喻户晓,浦江清有《八仙考》,多说后来的事
[摘要]政府部门要实现依法行政和高效运转,必须加强公务员继续教育和培训。要加快公务员继续教育立法步伐,拓宽培训渠道,变革培训方式,以制度创新推进公务员继续教育,充分开发政府人力资源。  [关键词]公务员  继续教育 制度创新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本。这种资本是以组织成员的能力、行为方式及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体现出来的。政府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均以所
凡两人以上合作完成一首诗,都叫联句诗。诗的写作宗旨,前人有言志与缘情的说法,且认为言志是表达个人对社会或公众之责任,缘情则表达对异性之愉悦,无论其间有怎样的差别,志或情都是发端于个体。所谓真性情,只能属于个人,不能属于群体。然而在儒家诗说中不是还有兴、观、群、怨吗?群当然可以是以诗笼络群体,但让群体一起来写诗,表达共同的志或情,又有何不可呢?于是联句生焉。就我之孤陋寡闻,最早的联句似乎是汉武帝与群
【摘要】傩祭是一种原动力,表现了人类在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下,为摆脱自然与命运的羁绊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从人类的创造性和价值来看,傩的神秘主义并没有淹没人性的光辉。傩文化体现了原始人群对自然的一种创造性的征服。  【关键词】傩文化 现代性 理性     傩文化的精神内核    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从原始信仰的角度来说,“傩文化”就是“神
[摘要]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的运用以及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国家文化软实力消长的主要因素。文化的科学发展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运用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发展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及其软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是一
[摘要]“先赋取向”、“求全”观念和领导者本身的眼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限制了发现和使用人才。只有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效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标准,把重品行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原则,才能打破这些障碍,才能“为政得人”。  [关键词]为政得人 选人用人 重品行    前一段时间,多位省委书记都在不同场合谈到用人问题。其中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说明这些主政一方的高级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已非一日。他们在十
高文(1908—2000),原名文和,字石斋,南京人。1926年考入金陵大学国文系,1931年春毕业。1934年复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特别班学习,1936年结业,留校任教。1942年任教授兼中文系及国文专修科主任。1947年后辗转至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边疆学校及上海静心女子中学任教。1951年调入河南大学,直至2000年11月去世。高先生在金陵大学受教于胡小石、胡翔东、黄侃、吴梅、汪东诸先生,以文字学
[摘要]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努力促进自身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质量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办学经费投入、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固然十分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不可或缺。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发挥它在凝聚人心、鼓舞斗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十七大报告中对现阶段实现我国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性部署和要求。从统筹城乡的视角理解社会发展,就是要立足于“城乡统筹”,着眼于“社会发展”,通过制定有效的机制路径,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从而实现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 社会发展 机制释义    “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