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诗歌报》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10月,《诗歌报》携手《深圳青年报》,大面积地推出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如同疯狂燃烧的星体,在风烟滚滚的中国大陆爆炸开来,它不是白色光的星体,而是声音很大、当量很大的烟花弹,爆炸出了千种色彩万般形态。这时,我正在苏州一个学校读工科,校园里那可以想象的沙沙书页声,怎么也淹没不了我由此而激起的情感和意志的汹涌,事实上,这是绝对的独自的激动。这激动,与我的天性、人格及人生经历有关,与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家庭的那种悲悯性、革命性气氛有关,与我陷于正统文艺、西方现代派文艺以及朦胧诗的矛盾意识交缠的困境有关。这激动的动因,便是我在矛盾中对于琐碎的日子,对于个人价值,对于社会生活运行的泛泛思考。
  1980年代的《诗歌报》,最具有中国前卫文化的探索与革命精神,它影响到了我那点自觉的反拨意志。但我所想的很狭小,甚至在1986年的“现代诗群体大展”年头还没有“革命姿态”。虽然从1985年冬我便想组织一支诗人队伍,进行一场诗歌艺术斗争,开展“地下游击战”。
  继“86诗展”之后,1990年1、2合期《诗歌报》(此时改为月刊)总结性地推出了“中国诗坛:1989实验诗集团显示”,掀起了“八十年代中国诗坛的最后一季风暴”。“火帆诗歌沙龙”迟到地跻身其中。《诗歌报》发表了我无纲领的“火帆艺术声明”以及“火帆”的个别作品。八十年代最后一季,这个无意的暗示很好,“火帆”恰是在1989年末的冬天结束了它自生自灭的物质过程。
  北京的张雷在1990年的4、5、6期《诗歌报》上撰文批评了这场暴雨,非常平淡地道出了中国诗歌群体瓦解、雨过天晴的动态——“至少有1/3的诗歌群体提出非流派性、非宗旨或主张性以及他们是各自為战的等等说法。这也构成了本次诗歌大检阅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苏州创办的火帆诗歌沙龙就说自己不过是‘一种符号,不是什么流派。无严密组织性地共同火帆名字的每一个诗人,依照各自的自以为是的一套艺术纲领从事个人的语言劳动。而且互不干涉,自生自灭。(火帆声明)’……像这样没有统一号令的情况明显与’86大展不同。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写作是完全的个人色彩的工作,很难对这些诗人的感悟力、智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进行规范要求……”可以讲,八十年代一些诗群精神的自由、散点分布,包含在九十年代更鲜明的诗歌精神分流的现实之中。
  无论怎么说都是最强大的中国现代诗歌集团《诗歌报》,也已历经了反复停刊和复刊的艰难过程,在风雨飘摇中立定为中国现代诗歌精神的象征,青年性、探索性、公正性的象征,现代诗歌冲锋陷阵无所畏惧顽强搏斗的生命力的象征。我还自作主张地认为,它象征的无向度已使它超出文艺范畴,印证和预示着现代社会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潜在运行。难道不是吗,七十年代后期产生的朦胧诗,它的主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适度的反抗精神,已成为九十年代注重个人精神要求和生活内容的现实。那么,以《诗歌报》为中心的八十年代中期产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以诗歌革命为首要的反拨性、平民生活性、荒诞性、颓废感、技术化制作、艺术与现实的两难状态表现等等,更成为十年后的当今社会注重“小人物”生活与情感的困惑现实。
  毫无疑问,1990年代的《诗歌报》参与着当代人类社会最大的事件,东西方文明的互动事件。局部地区的军事强力的纠纷,在和平的东西方文明互为存在的运动中显得次要。就像中国当代诗歌一样,总体的和平与安静将忽视个别的喧闹和纷争,《诗歌报》在进入九十年代的创作导向的推行,与此构成因果。我所理解的《诗歌报》,从中国当代诗歌的“重大事件”性质,转化为象征性质,又蜕变成诗歌价值、诗歌自然运行的本身性质,其意义便分布在了我们每一个诗人的思想和实践之中。
  1990年代中期我从吵吵嚷嚷的“革命事业”中抽身跑到邮局,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订了11份《诗歌报》,献给当地一千多万人民中属于“文化界”的11位同志和我这个报社编辑自己。我利用做文学编辑的便利,在文朋诗友中及当地媒体上,对《诗歌报》的汪洋大海作杯水微澜的推广。我十年如一订阅的报刊唯有《诗歌报》,它从1985年起便从我的报刊订阅单中,挤掉了我少年时代便开始订阅的《世界美术》《艺术世界》《世界之窗》和《小说月报》等。我最需要的最好的东西,选择到后来只能是极少的东西。
  《诗歌报》作为中国当代诗坛的具体的事件和象征,留存在我和广大诗歌同志们对它久久怀念的日子里。它永远走在时尚的前面,永远都在消灭时尚(时间的定位和阻挠),因为当代诗歌的内容以人类文明体系为最大文本,它根系原本的生命存在,它透过具体形式前进。在这个层面上,当代诗歌于无形中把全体的情感和意志,领向生命、自由、艺术和爱的本源。这一大得无法想象的行动和过程,与时间及我们同在。
  肯定的,我对《诗歌报》的怀念,或者关怀、认识不止如此。虽然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只不过在它的版图上添上了十几首诗而已,但我是作为《诗歌报》的一分子感受中国当代诗歌及其命运的。这一过程具体而普遍,代表我自己的言说,代表生命存在方式(选择与坚持)对生命存在(本质)的言说。我不能站在《诗歌报》的外面,像个外人似的评判着它的形式、内容及是是非非,我只能融入其中的一些细节,在怀念它的十年漫漫岁月里,感受、感动于具体的事件和象征,越发自觉地体谅诗歌本身,形成我与大家共同的理解、力量和燃烧,层层剥离自己,趋近现代诗歌单纯和谐、澄明统一的大根本。
  以上摘自写于1996年的一篇旧文,被收入200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拙著《心脏结构与文学艺术》(文艺理论评论集),所述内容或许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蜕化其质地,相反呈现在今天可能更具鲜活感。恍然间又过去了二十三年。其间的1997年至2007年我抛开诗歌致力于新闻职业和家庭生活.2007年回归诗歌写作时,《诗歌报》早已衍变成了《诗歌月刊》,我便又续上了和《诗歌报》在当下语境中的一点光阴关系,仅此而已。
  我在2017年写过一篇《叶延滨人本文本论》,其中有一段穿越到1980年代的描述,兴许能代表和激起所有“过来之人”的切身感受:“在许多中国诗人的心里,都藏着关于三个地址的问答题,如果谁能随口说出三个准确的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编辑部,北京市虎坊路甲15号《诗刊》编辑部,合肥市宿州路9号《诗歌报》编辑部,那么,他必然是来源于1980年代的资深诗人。在那个热火朝天的诗歌年代,青年人写诗的痴情远超过如今考公务员的热情,如果不是公职家庭的子女、没有城市户口而便于就业,如果不能考上院校得以分配工作,此外的青年们,在上述三种报刊上发表一两组诗或若干首诗或许能够改变命运,直接间接地达到上学、就业、择偶、晋升的目的,有的人从工人农民直接变身为公务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甚至‘坐直升机’被提拔为文化艺术界的官员。当然,写诗不为上学、就业、择偶、晋升的青年也有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写诗仅是源于家庭文化熏染和生性爱好。然而,假使没有《星星》《诗刊》和《诗歌报》的存在,也许就没有所谓的当代诗人沙克坚守诗歌到现在。”
  时至今日,我不知道还能不能代表三十多年前的《诗歌报》的所有关系人表白,至少我可以作一下自白,我早已灭绝了1980年代那种火热的诗歌激情。处在与文学和艺术有关的职业理性和事务惯性之中,谁都不可能让我像关注当年的《诗歌报》那样,再去关注任何一个与诗歌有关的具体事件,时过境迁,物非人非,唯有光阴中的些许诗性,维系着我思维和语言里的本身基因,毫不象征地过着互联网加一切的非诗意生活。
  沙克,原名韩鹏翔,1964年生于皖南,后移居江苏。著有诗集《春天的黄昏》《有样东西飞得最高》等,以及散文、文艺评论集等多部。
其他文献
两年前,陕西果农老韩还在为积压的苹果销路担心,  如今,老韩只要跑几趟村里的“三有”电商服务小站,就能轻轻松松把苹果卖光,而且价格还翻了番。  谈起其中的变化,老韩笑道:“还得感谢电商小站,让我体会到了互联网的力量!”  2.6元到4元     目前,以西安市为中心辐射开去,以长安区街道乡镇为主,共有63个为当地农户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三有”电商小站。这些成立于2018年6月的电商小站,是“小满粮
李犁,1980年代开始诗歌和评论写作,出版诗集《大风》《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 四首歌》,文学评论集《烹诗》《拒绝永恒》等;有若千诗歌与评论作品获全国和省政府奖。  好诗樱人心,就像此刻,刚刚读了许敏两首诗,就情绪低沉而又浮想联翩。这说明许敏写诗是用情的,以至于隔着厚厚的屏幕,被他诗中散发的情味笼罩。这是心灵被摇撼的时刻,它随着诗中的情思开始抚摸和怀想那些滋养过我们,又被周而复始的岁月磨蚀掉了的珍
李衛华12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老师 心理舞台剧导演  这段时间没有停止两件事:做心理咨询和画画。
想多待一會儿  在簌簌落着神秘与虚无的樟树林里  这里的孤独无人打扫  这里的野草  蛛网晶莹着,在一爿阳光里  两爿阳光里,晃荡,再晃荡  快流到暮色的溪流  还有一小片寂寥  雾中的洞头  雾的心中竟然有大片大片的海  一一在悬崖上,在鸟翅上,在渔轮上  这纯白的写意之笔  是动荡的,不断地涌过来  在礁石上随意漫开  在半屏山大桥上  聚成一团  又被鸟鸣一声声撑开  虚幻  竟然,可以在人
在山上走路的人,时常说起  “世之奇伟,在于险远”  白檀洗白的句子  亮于裸露的石头  石头黑在负面  藏于袖子  或者,大白天下  “志”或者“物”的深潭  总不可测,没有  哪一次远行都能看到,白檀  举着铜钱大的月  在褒禅山  听褒慧禅师和王荆公说话  时间里,洞中一口  碑文仆地,可能  又千年或只一瞬间  抑郁症  门窗紧闭  没有任何事物有理由出现  包括这只鸟  它躺着的模样,使
1.诗集《转瞬》是《物物铭六部》的第二部。后者包括《蜗牛》《转瞬》《鳗》《喘息》《游隼》《耳呜》等六部诗集,两两相对,风格相左,近1500首。除了《喘息》几年前写作了一部分,《蜗牛》已经完成之外,其他的都是我以后的写作计划。  这六部诗集是截然不同的或者说互斥相反的几个作品:铺叙与不言、宁静与喧嚣、清澈与浊重、悠长与短促、斟酌与即兴、节制与播撒、控制与失控、理性与反理性、有序与混沌,以相似性和差异
林雪,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1988年参加诗刊社第8届青春诗会。2006年获诗刊新世纪全国十佳青年女诗人奖,诗集《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出版诗集《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林雪的诗》等数种。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诗歌鉴赏集《我还是喜欢爱情》等。作品获《星星》年度诗人奖、中国出版集团奖、中国百年最具影响力诗人、当代诗人十佳奖等。现居沈阳。  郭里口村  我不知道自己与世
叶甫盖尼·阿列克谢耶维奇·叶夫图申科(1932-),俄罗斯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政论家。出生于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一个地质工作者家庭。曾就读于高尔基文学院。他从十七岁开始发表诗作,至今已出版近40本诗集,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电影剧本和评论文集等。在二十世纪俄语诗坛,叶夫图申科以机智、雄辩闻名,非常重视诗歌的轰动效应,他是苏联六十年代初“高声派”诗歌的重要代表。除抒情诗以外,他的政论诗也别具特
汝水之南  那是一个千年的莲乡  旴江是我的慈母  潺湲的泉水有清甜荷香  养育万物,消除枯萎  旴江两岸是肃穆的村庄  万亩莲池摇曳盛开了千年的白莲花  红莲花还有蓝莲花  他们寓意都是一样  踏进这里心会醉  你看旴江畔的一个人  低头弄莲  春分  不仅是时间的节点  也是黑白的分界  太阳与月亮站在天平的两端  但人间的事理却无法这样  风过木棉,熄了积攒一冬的火焰  一刀蜂蜡,是多少工蜂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戏剧与影视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作品秀,就像是在上演一出好戏,取名“囿戏”,即“有戏”。87套服装与一组动画,19幕跌宕起伏的表演,19个天方夜谭的故事,将舞蹈、表演、京剧、戏曲、实验戏剧等先锋艺术形式加入戏剧影视舞台走秀中。《孔雀东南飞》(女主服装)应涵《长坂坡》李彦林、张译哲《孔雀东南飞》(双雀舞服装)应涵《洛神赋》李晓婷《大魚海棠》蓝津津《绣春刀》张小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