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我和朋友去山里踏青,野餐后,我们沿着湖边往前走,湖岸坐满了垂钓者。其中一位垂钓者的鱼竿沉坠得很厉害,不一会,就吃力地拽上一条大鱼。
鱼,极尽逃生之挣扎。
我从心里期望这条鱼能够逃生。于此,我想起一位出家师傅,在屡发矿难时对他的矿工朋友说的话:如果你碰上了,你还一线生机的话,一定要在紧要关头记得念佛,那是你生还的希望。
也许,会有朋友误以为我在宣扬迷信。以我对佛教的理解,“佛”的本意是觉悟。那么又会有人疑问,觉悟怎么会让生命脱离危机?
让我们在此引用大家都熟知的段子为例吧——
一位基督教徒置身洪灾,被困在一棵树上,他想起了主,于是,他虔诚地祈祷,希望得到主的救助。不一会,一截木板漂过来,他无动于衷,还在祈祷;过了一会,有只小船驶过来,船上的人呼喊他,他拒绝了,继续祈祷上帝的降临;再过了一会,搜救队的汽艇过来,他又拒绝了,他仍然祈候心目中那个长着胡须、身材魁梧的上帝来救他。
结果,最终绝望的他在昏迷中听到了上帝的开示:上帝给了他三次生的机会,他都错过了,上帝要如何做,才能救助没有觉悟的人呢?
觉悟是什么?觉悟就是内心深处原本就有的,与宇宙能量契合的灵光,它是所有危难者自我救赎的引领。
于是,我虔诚地祈求虚空中无处不在的光能,希望能帮助这条身陷困境的鱼。
奇迹发生了,鱼在被即将抓住的瞬间,脱身跌进水里,跑了。
这条鱼的逃脱,也只能说是机缘巧合,身陷扑朔迷离的困境,它抓住了逃生的机会,它是一条“灵”鱼。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巧合越多越好。
这不,又到了“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踏青之际,我们的身体相应天地万物,也该到大自然里放松心情,伸展肢体了。
每年的此时,我都会约朋友们到山上,脱掉鞋子,赤足踏在有着小石砾的路上,接触地气,石子亲吻脚底,在微痛中感知神经的灵敏;也会泼着嗓子向山的深处大喊,吐出腹中压抑一冬的秽气,同时,吸纳与万物一同复苏的天地阳气。
这让我想起韩剧热播时,“大长今”为了给皇帝治病,带着皇帝赤脚披发走在春天田塍的场景。是不是,这样就很《黄帝内经》,就很践行春三月的养生法呢?
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养身,离《黄帝内经》的养“生”,还是有相当距离的。“生”是个大概念,并不专指某个个体生命的“活”,在天地回暖的春季,“生”是指天地间所有生物的生发状态。如果我们只当自己是天地之尊,而忽略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那就违背了《黄帝内经》法天地的主旨。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当我们在自然的怀抱里徜徉身心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到所有的生物跟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尽量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让同样对生充满希冀、对死充满恐惧的动物奔赴黄泉。
天地有造化万物的胸怀,人类也应该有尊重其他生物的气度。效法自然,豁朗心胸,力所能及地让更多生命感受到天地生养的恩赐,这才应该是我们自称为“万物之灵”的职责。
春三月,走出户外,与万物的希冀相应——让我们共同的心,在天地间欢快地飞翔。
孙珙
资深媒体人,某知名杂志前总编,曾出版过多类文集,现任陕西省生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鱼,极尽逃生之挣扎。
我从心里期望这条鱼能够逃生。于此,我想起一位出家师傅,在屡发矿难时对他的矿工朋友说的话:如果你碰上了,你还一线生机的话,一定要在紧要关头记得念佛,那是你生还的希望。
也许,会有朋友误以为我在宣扬迷信。以我对佛教的理解,“佛”的本意是觉悟。那么又会有人疑问,觉悟怎么会让生命脱离危机?
让我们在此引用大家都熟知的段子为例吧——
一位基督教徒置身洪灾,被困在一棵树上,他想起了主,于是,他虔诚地祈祷,希望得到主的救助。不一会,一截木板漂过来,他无动于衷,还在祈祷;过了一会,有只小船驶过来,船上的人呼喊他,他拒绝了,继续祈祷上帝的降临;再过了一会,搜救队的汽艇过来,他又拒绝了,他仍然祈候心目中那个长着胡须、身材魁梧的上帝来救他。
结果,最终绝望的他在昏迷中听到了上帝的开示:上帝给了他三次生的机会,他都错过了,上帝要如何做,才能救助没有觉悟的人呢?
觉悟是什么?觉悟就是内心深处原本就有的,与宇宙能量契合的灵光,它是所有危难者自我救赎的引领。
于是,我虔诚地祈求虚空中无处不在的光能,希望能帮助这条身陷困境的鱼。
奇迹发生了,鱼在被即将抓住的瞬间,脱身跌进水里,跑了。
这条鱼的逃脱,也只能说是机缘巧合,身陷扑朔迷离的困境,它抓住了逃生的机会,它是一条“灵”鱼。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巧合越多越好。
这不,又到了“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踏青之际,我们的身体相应天地万物,也该到大自然里放松心情,伸展肢体了。
每年的此时,我都会约朋友们到山上,脱掉鞋子,赤足踏在有着小石砾的路上,接触地气,石子亲吻脚底,在微痛中感知神经的灵敏;也会泼着嗓子向山的深处大喊,吐出腹中压抑一冬的秽气,同时,吸纳与万物一同复苏的天地阳气。
这让我想起韩剧热播时,“大长今”为了给皇帝治病,带着皇帝赤脚披发走在春天田塍的场景。是不是,这样就很《黄帝内经》,就很践行春三月的养生法呢?
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养身,离《黄帝内经》的养“生”,还是有相当距离的。“生”是个大概念,并不专指某个个体生命的“活”,在天地回暖的春季,“生”是指天地间所有生物的生发状态。如果我们只当自己是天地之尊,而忽略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那就违背了《黄帝内经》法天地的主旨。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当我们在自然的怀抱里徜徉身心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到所有的生物跟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尽量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让同样对生充满希冀、对死充满恐惧的动物奔赴黄泉。
天地有造化万物的胸怀,人类也应该有尊重其他生物的气度。效法自然,豁朗心胸,力所能及地让更多生命感受到天地生养的恩赐,这才应该是我们自称为“万物之灵”的职责。
春三月,走出户外,与万物的希冀相应——让我们共同的心,在天地间欢快地飞翔。
孙珙
资深媒体人,某知名杂志前总编,曾出版过多类文集,现任陕西省生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