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条件,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
学校要做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使用,积极引导学生借阅图书。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可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可由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可由教师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既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书又不让图书丢失,要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可过渡到纯文字读物。
二、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很低,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外地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
三、利用榜样的作用
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教师也要手捧一卷,沉浸其中。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也会走上阅读之旅。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
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自信,体验成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如完成习作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同类题材的文章,摘录好词好句,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体验收获的喜悦。
(2)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行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这样既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3)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歌竞赛、手抄报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六、指导积累
指導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以便今后运用,这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中,要经常给学生讲积累的好处,告诉他们“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有了积累本,就像有了个词汇小仓库,写起文章来再也不愁没词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又是更主动的学习。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交谈中,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积累本上的新词,应立即予以表扬鼓励。以此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
学校要做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使用,积极引导学生借阅图书。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可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可由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可由教师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既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书又不让图书丢失,要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可过渡到纯文字读物。
二、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很低,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外地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
三、利用榜样的作用
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教师也要手捧一卷,沉浸其中。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也会走上阅读之旅。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
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自信,体验成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如完成习作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同类题材的文章,摘录好词好句,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体验收获的喜悦。
(2)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行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这样既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3)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歌竞赛、手抄报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六、指导积累
指導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以便今后运用,这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中,要经常给学生讲积累的好处,告诉他们“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有了积累本,就像有了个词汇小仓库,写起文章来再也不愁没词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又是更主动的学习。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交谈中,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积累本上的新词,应立即予以表扬鼓励。以此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