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合作”作为未来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所以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对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者来讲,学会如何有效地应用各种资源,如何寻求人际帮助以及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懂得如何帮助别人和获得别人的帮助。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能促进学习,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有益身心健康,使之成为社会的栋梁。下面笔者谈谈体现在英语学习中合作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互动 合作 兴趣 协作精神
美国五种ESL教学法的其中之一——全身反应教学法,就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我们国家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其中有几项新的理念,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一综合的运用,笔者认为与兴趣、合作互动学习是分不开的。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方面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多维互动,本人近年来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
对外语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是目前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研究和外语课堂教学研究(classroom research)的一个热点,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互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是一种互动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社交活动的质量和数量,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效果,而且将会极大的影响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速度。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按班级实际情况,无论是小组成员多少,都应力求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即同组异质,而组与组之间力求整体素质平衡,即异组同质,以求组组互动,要让每组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在新学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2.小组划分形式
A.较常用的一种,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能随时进行,灵活省时便于操作。B.四人小组,可以前后座位组成,这种形式同样利于操作,尤其适用连锁问答,对句式的巩固操练有实效性。C.以桌子的竖行分为一组。这种形式在单词复习中更具有挑战性,复杂性。D.竞争学习也是合作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小组横排、竖行、同桌、四人或随机叫排,叫组等综合形式的运用,都会收到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智力振奋的良好效果。
二、合作互动学习的全体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第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尖子生更尖,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因此常常让这些学困生采用“先易后难,先学习后实践”的互动模式。例:在教Book I (下册)中的形容词“long, short, big, small, light, heavy”等词时,我先用具体的实物,然后通过体态语,让这些学生来形象表现,他们马上得到了巩固。合作互动的全体性,也包含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性,因此也需要全面互动,即采用角色轮流、交替实践。例如:教JEFC Book I Do some shopping 这课我设计了一个模拟小超市,让一些学生轮流扮演收银员,顾客、货主,这样使他们每个人动起来,这种场景,使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由此激发出来,每位学生都有着愉快的感受,不甘心落后地“互动”了起来,学生真是乐在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彻底避免了过去教师的单方传授,一切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所谓的“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整体的反映。当然,尽管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班级中也难免有个别学生因智力、习惯、家庭等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找他们促膝谈心,发家长联系卡,学生之间“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引导这些学生跟上教学进程,把成绩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也可叫做课堂外的师生互动吧!
三、合作互动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一个人的事业选择,还是一堂课的引入中都会体现出它的魔力,只要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成功,同样也只有学习成功,学生的兴趣才能长时间保持,所以英语教学中,“兴趣”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功能。“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教学中如游戏、歌曲、表演、问答、抢答、朗诵、竞赛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学习中身临其境,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形式。其整体教学更不能忽视。如教JEFC Book I (下)Lesson 68,不到十分钟,学会了hair, head, arm, hand, leg, eye, ear, face, nose, chest, mouth, toe, foot等十几个单词,三人一小组相互合作表演,其中一人监督,用英语说出所指的身躯部位,看谁快、准。“互动”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既紧张又活泼,既轻松又愉快,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生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了。
四、合作互动学习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有一种误区,重教师讲授,轻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我在教初三的一堂综合语法课时,比较灵活地使用了教材,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互动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郊外徒步旅行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所出现的动作,用八种时态来表达。内容包括:参观山洞,两个炮台(这里是1945年前抗战防战基地);邀请老红军讲述过去挖山洞、置炮台的经过;最后搞野餐,表演节目等活动。第二天上课,分组讨论后,我让每组选出两位平时胆小、少开口的学生上来叙述昨天旅行活动的经过(要求用上八种时态),上来的学生在采用时态方面几乎没有差错,课堂上教了三年的语法,竟在一个活动时间内得到了巩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功倍,充分体现了互动创造性的作用和魔力!
五、合作互动学习的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积极的评估,不仅能够检测出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合作互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其学习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是全面的,合理的。
结束语:互动教学强调小组讨论和交流,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整体进步,而每一份的成功,都依赖于各位同学的努力,集体的智慧,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多边信息传递的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动、互爱、互尊、互勉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承芳《教育心理学》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关键词:互动 合作 兴趣 协作精神
美国五种ESL教学法的其中之一——全身反应教学法,就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我们国家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其中有几项新的理念,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一综合的运用,笔者认为与兴趣、合作互动学习是分不开的。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方面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多维互动,本人近年来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
对外语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是目前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研究和外语课堂教学研究(classroom research)的一个热点,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互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是一种互动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社交活动的质量和数量,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效果,而且将会极大的影响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速度。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按班级实际情况,无论是小组成员多少,都应力求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即同组异质,而组与组之间力求整体素质平衡,即异组同质,以求组组互动,要让每组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在新学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2.小组划分形式
A.较常用的一种,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能随时进行,灵活省时便于操作。B.四人小组,可以前后座位组成,这种形式同样利于操作,尤其适用连锁问答,对句式的巩固操练有实效性。C.以桌子的竖行分为一组。这种形式在单词复习中更具有挑战性,复杂性。D.竞争学习也是合作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小组横排、竖行、同桌、四人或随机叫排,叫组等综合形式的运用,都会收到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智力振奋的良好效果。
二、合作互动学习的全体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第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尖子生更尖,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因此常常让这些学困生采用“先易后难,先学习后实践”的互动模式。例:在教Book I (下册)中的形容词“long, short, big, small, light, heavy”等词时,我先用具体的实物,然后通过体态语,让这些学生来形象表现,他们马上得到了巩固。合作互动的全体性,也包含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性,因此也需要全面互动,即采用角色轮流、交替实践。例如:教JEFC Book I Do some shopping 这课我设计了一个模拟小超市,让一些学生轮流扮演收银员,顾客、货主,这样使他们每个人动起来,这种场景,使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由此激发出来,每位学生都有着愉快的感受,不甘心落后地“互动”了起来,学生真是乐在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彻底避免了过去教师的单方传授,一切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所谓的“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整体的反映。当然,尽管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班级中也难免有个别学生因智力、习惯、家庭等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找他们促膝谈心,发家长联系卡,学生之间“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引导这些学生跟上教学进程,把成绩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也可叫做课堂外的师生互动吧!
三、合作互动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一个人的事业选择,还是一堂课的引入中都会体现出它的魔力,只要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成功,同样也只有学习成功,学生的兴趣才能长时间保持,所以英语教学中,“兴趣”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功能。“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教学中如游戏、歌曲、表演、问答、抢答、朗诵、竞赛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学习中身临其境,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形式。其整体教学更不能忽视。如教JEFC Book I (下)Lesson 68,不到十分钟,学会了hair, head, arm, hand, leg, eye, ear, face, nose, chest, mouth, toe, foot等十几个单词,三人一小组相互合作表演,其中一人监督,用英语说出所指的身躯部位,看谁快、准。“互动”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既紧张又活泼,既轻松又愉快,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生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了。
四、合作互动学习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有一种误区,重教师讲授,轻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我在教初三的一堂综合语法课时,比较灵活地使用了教材,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互动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郊外徒步旅行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所出现的动作,用八种时态来表达。内容包括:参观山洞,两个炮台(这里是1945年前抗战防战基地);邀请老红军讲述过去挖山洞、置炮台的经过;最后搞野餐,表演节目等活动。第二天上课,分组讨论后,我让每组选出两位平时胆小、少开口的学生上来叙述昨天旅行活动的经过(要求用上八种时态),上来的学生在采用时态方面几乎没有差错,课堂上教了三年的语法,竟在一个活动时间内得到了巩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功倍,充分体现了互动创造性的作用和魔力!
五、合作互动学习的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积极的评估,不仅能够检测出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合作互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其学习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是全面的,合理的。
结束语:互动教学强调小组讨论和交流,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整体进步,而每一份的成功,都依赖于各位同学的努力,集体的智慧,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多边信息传递的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动、互爱、互尊、互勉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承芳《教育心理学》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