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Motors:顾客造汽车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自信心与其国民的活动半径有关,这是汽车的真正价值所在。美国梦能够成立,福特功不可没。但这不代表历史缔造者就不会腐朽,三大汽车公司站到工业社会的顶端,然后一起滑落,这个轮子上的国家,如何重建有关轮子的信心?
  一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汽车公司Local Motors(本地汽车)正尝试给出答案。没有庞大的研发中心,没有庞大的组装车间,没有庞大的营销团队,这家公司算得上“微型”——连CEO在内只有10名正式员工,组装车间就叫“微型工厂”(Micro-Factory)。相比巨头们,“Local Motors”实在微不足道,其企业愿景却很宏大:“引领下一代汽车的设计与制造,以颠覆性的产品、前所未有的服务彻底变革整个行业。”
  Local Motors的第一款汽车“Rally FiRhter”(公路战机)已于2010年投产,售价59000美元,考虑到美国的物价水平,算是一个较高的价格了。这是世界上第一辆以开源方式设计制造的汽车,如果美国汽车业注定要在废墟里重建,“Rally Fighter”很可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顾客参与制造
  
  2008年,金桑洪(Sangho Kim)还是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这一年,他开始绘制“Rally Fighter”的设计草图,并且将草图上传到了“LocaI Motors”的网络社区。他是一名汽车爱好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改进意见。社区成员的反馈积极,许多人认为这辆车应该投入生产。很快,金桑洪的方案在Local Motors每月举办的汽车设计比赛中胜出(结果由社区成员投票得出),他获得了10000美元的奖金,并在社区成员与Local Motors设计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Rally Fighter”的全部设计。
  确认500名以上的汽车爱好者有意购买“RallyFighter”,Local Motors决定生产这款汽车,很快建立起了一个微型工厂,所有零配件均从外部采购。经过18个月的前期准备,2010年1 2月,新车可以组装生产了。公司发布即将生产“RalIy Fighter”的消息以后,有意者可以访问购买页面,先支付1000美元定金,获取一个顺序号。待号码轮到,顾客需要支付5000美元订金,确定制造日期(1000美元随即退还)。
  一旦制造日期确定,顾客可以去就近的LocalMotors微型工厂参与汽车的生产,并按合同支付剩下的款项。第一辆“Rally Fighter”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生产,在Local Motors制造教练的协助下,顾客在新车制造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整个生产过程持续两个星期,两个周末期间,顾客需要投入6天时间。也就是说,作为一辆“Rally Fighter”的所有者,离开微型工厂之时,他将对自己的汽车有极其深入的认识。
  车辆制造过程被专业的摄像机记录,顾客没有经验也没有关系,制造教练会在每一个重要阶段提供专业的指导。“Rally Fighter”的购买者是一个亲密的群体,彼此可能已经在网络社区交流了很长时间,制造汽车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知识与经验的过程。顾客的时间宝贵,所以日程安排很满,早上到傍晚,一整天都很忙。他们还可以带一名朋友或家庭成员参与车辆组装。他们的双手很脏;内心很满足,正如公司宣称的:“我们的顾客购买的不是一辆汽车,他们购买的是拥有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购买者参与车辆制造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如果顾客只是想简简单单买一辆车,不愿意付出时间,就得不到“Rally Fighter”。Local Moto rs不发展经销商,不进行大规模生产,只有订单产生,才开始采购零配件,从而实现真正的零库存。
  为了贴近客户需求,公司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路况生产不同的汽车。“Rally Fighter”就是一款适合中部沙漠和戈壁地带的运动型越野车,配备有6速自动变速器、全时四驱系统、可调节悬挂系统。此外,适合狭窄城市街道的汽车,适合在夏威夷沿海公路行驶的汽车也在设计中。公司坚持以“微型工厂’’生产汽车,未来计划在全美建立25到50处,每处每年生产约2000辆汽车。这种完全在本地生产、销售、服务的模式,不但汽车业没有,其他行业(摩托车、飞机、汽车零配件企业)的领军企业也不曾实施。
   聚焦特定的汽车爱好者和设计者,Local Moto rs提供简单轻便的汽车。传统汽车业,一辆新车从设计到试产,最长需要7年时间。时间漫长,因为方案要不断修改。通过网络社区,LocalMotors最大限度贴近顾客,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生产开源汽车
  Local Motors的汽车生产涉及四个关键词:“社区”(社区成员共同设计)、“开源”(所有数据共享)、“拥有的过程”(顾客一起制造)、“本地化生产”(微型工厂)口
  Local Motors的网络社区活跃着121个国家的8000余名汽车设计爱好者,在“Rally Fighter”多达173人的共同创造者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名中文网友“小艺”。“社区”和“开源”代表智慧共享,“拥有的过程”和“本地化生产”代表差异化的产品,这是一种与福特、通用、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截然相反的生产方式,个人和小企业拥有了世界级的能力,与大企业同台竞争。
  公司CEO约翰·罗杰斯(J0hn Rogers)将开源汽车的生产归纳为6个步骤:
  1、分享整个设计和研发的流程。允许人们参与设计、选择车体、决定内部细节与部件,目的是得出一辆全社区成员都想拥有的汽车。
  2、与顶级设备制造商合作,为开放设计提供最高级别的零配件。零配件通过质量认证,经受全面测试。
  3、与设备制造商合作,意味着后者也必须享有数据,以便满足潜在的维护与调校需求。
  4、分享底盘与车体的全部信息,使得车辆所有者、调校者、汽车维修公司轻松组装部件。开源过程没有猜疑,任何人拥有组装和调校所需的所用数据。
  5、建立一个微型工厂,服务本地市场。Local Motors相信完全本地化可以为顾客创造更好的体验。
  6、允许顾客制造他们自己的汽车。过去,只有专业人员有机会体验汽车制造,现在,制造过程完全向新手开放。
  Loca l Motors的核心价值还包括:减少有害颗粒与碳的排放,减少内部和外部的机械噪音,提供更加安全的驾乘体验。坚持简洁原则,一切部件为顾客必须,没有多余的东西。一句话,汽车是大多数人的第二大购买产品,必须让人感觉物有所值。
  
  “上帝保佑每一个孤独的革新者”
  
  一切均始于约翰的造车梦想。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他醉心汽车设计,所在的航天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根本不是其兴趣所在。最终,他更换专业,改修艺术史,也养成了对设计美学的初步认知。毕业后, 他来到中国,在一家新兴的医疗器械公司做工程师。3年后,他回到美国,在一家私人投资公司担任金融分析师,受公司委派,他参与了一些商业课程培训。某次晚宴,有同学问其人生目标,他回答:“创造一些事物,领导一些事物。”同学问他是否有过领导经验,他回答:“没有。”同学说:“你或许该加入军队试试看。”
  第二天,一名征兵人员出现在他的办公室,3个月后,他加入了美国海军(当年26岁)。作为一名海军中校,他度过了6年军中生活。期间经历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让他感受到化石燃料的稀缺,由此认定机械产品必须节能,避免浪费。从部队退役后,约翰重新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这是人生中最好的两年,他开始撰写Local Motors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为他赢得了商学院25 000美元的奖励,他用这笔钱做了进一步研究,完善了计划。
  依靠私人投资公司的人脉资源,约翰筹集到100万美元,足够建立起一个网站,为汽车设计爱好者创立一个空间。过去的100年里,汽车业的革新者层出不穷,约翰常常自我暗示:“上帝保佑每一个孤独的革新者。”2007年10月,公司获得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可以自由呼吸了。投资来自“第五赛车工厂”,这是一家著名的自组车公司,设计生产复古汽车和跑车。2011年夏天,Local Motors宣布了第二辆即将投入生产的新车型。
  
  历史还未展开
  
  关于公司历史的网页上,Local Motors这样写道:“我们现在有10名员工,一个网站,一个增长中的社区,一个形成中的雏形,还有更多的事情将来临,历史还未展开。”
  时不我待之意跃然纸上。人们早已经忘记,同样是汽车业,通用汽车也曾激发德鲁克的调研热情,并让管理学成为一门显学。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遭遇失败?按照破坏性创新理论,管理良好的企业经常遭遇失败,因为推动它们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方法,同时也严重阻碍它们发展破坏性技术,而这些破坏性技术最终吞噬了它们的市场。
  破坏性创新真是一个好概念,涵盖了独辟蹊径者的方方面面。美国汽车企业早年败于日本汽车企业之手,接下来败于中国汽车企业之手也不会让人意外。成本战是一场车轮大战,技术门槛突破后,比赛不再有趣,EE拼的只是人工与原材料成本,就像一场篮球赛,早早进入了垃圾时间。不过不可否认,成本领先同样是破坏性创新的一种。
  但在一个后工业社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成本,而是更有技术含量的东西。Local Motors的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有其产生的大背景,创始人的商业计划书能够落地,首先要感谢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计方案开源,所有权归属却明晰。其次,相互信任让交易变得简单。有了信任,Local Motors可以与设备制造商分享数据,顾客可以预付款项获取顺序号。最后,还要有善于并乐于动手操作的民众。这就是为什么,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常常肇始于美国。在这里,大企业的失败,总是预示小企业的成功。
其他文献
杭州、宁波、温州、晋江的不少服装企业都面临着美华的困境。一方面,优秀的服装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其中一些获得资本市场追捧,不断上演着创富故事,也刺激着更多像美华这样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如案例中美华公司一样,纠结于两大问题:一是作为一家中档男装怎么做品牌升级?二是怎么进入一线城市?  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要解决,需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  做应当做的——巩固现有市场、优
期刊
我只做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你认为有价值,就不怕困难。如果你真的想,就要对自己想的东西负责任。    从20岁大学毕业到现在,我的职业生涯快30年了,一边做事一边思考人生——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寻求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是很少得到答案,甚至会越想越迷茫。我基本上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最大化,重要的是要找到这种追求的合适方式和载体。  198
期刊
过去不打是因为草原太大,马儿还跑不过来,现在开始深耕细作,肯定要打,这次是开始,将来会更厉害。    价格战是最为常见的商战策略。逢年过节降价促销,这在网上或网下都是一样的,没有反而不正常了。但如果去深究此次京东商城和当当网的价格战,又确实有其特殊意义。    警惕“微博式决策”    这次价格战的导火索是微博,消息在微博上不胫而走。可以预见,将来这种事会越来越多。京东商城和当当网,一个是执行层第
期刊
中国许多平台企业目前的作为,与其称之为“开放”,毋宁叫做“吸星大法”,是单向利用自己优势的一种“垄断”、它们打着开放之名,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Facebook、iPhone已解决的平等博奔问题。    中国尚无真正的开放平台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2010年9月,李彦宏宣告推出百度应用开放平台;2010年11月。新浪在微博开发者大会发布开放平台;同时,继淘宝平台开放后,支付宝宣布
期刊
极富洞察力的领导者们总是能够从陈词滥调中发现深邃变革,从新潮概念中捕获切实商机,正如同他们在平台和开放中所做的那样。互联网所要解决的是朴素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的问题,不过是用新的方法。于是,对特定问题域的新解法就形成了创新,它意味着打破旧的、形成新的供需关系。  供需之间的依赖死锁,是创新的最大羁绊。这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BBS时代,一个活跃社区或者版面的形成就是借助于阅读者和发帖者之间的正反
期刊
每天,你花多少时间在互联网上?收发邮件,查看新闻,收集资料,聊天交流,写微博……你被“微博控”了吗?或者,你被“互联网控”了吗?某一天没上网,你是否感觉了焦虑,生恐落下了什么?  每天,当在上网的时候,你的感触是什么?工作方便,海量信息,人人平等,一个又一个窗口,脖子酸,眼睛胀……你还感觉了什么?你是否意识到你失去了什么?时间,身体,除此外呢?  不管你从事什么产业,最新锐的还是最传统的,你是否正
期刊
“明星领导”最喜欢被恭维?错了!他们很容易洞察到谄媚者,更赞赏下属的真诚可信。因此,管理“明星领导”的核心秘诀是——做一个支持和拥护他的朋友。      他不擅长操纵别人,发号施令。如果确实对你生气了,他不会严厉责备你,而是向墙上扔一个花盆。如果你做了让他赞赏的事情,他会在背后给你鼓掌喝彩,为你递上一支雪茄,并告诉每一个人,你是他所遇到的最出色的人。  他精力充沛,魅力十足,引人注目。可能不易相处
期刊
为什么要关注“最差实践”  如果你想在竞争中占据破坏性的、有竞争力的地位,不要去模仿什么“最佳实践”。相反,要试着寻找行业里的“最差实践”,从那里出发,不断飞跃和完善。  当你仔细去观察行业中的“最差实践”,你会发现林林总总糟糕的做法简直无处不在,无论是客户服务、设计、产品标准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最差实践”都不乏其例。  那么,怎样有意识地去发现行业或自身的“最差实践”,从而将木桶的最短一块板子补
期刊
不管你对星巴克及其新标志持何种意见,反正你不太可能冷漠和麻木。    不久前,星巴克发布了新的品牌标志,从此世界换了模样。当然这是玩笑。但星巴克改用除去了外圈与公司名称的、更为简洁的美人鱼标志版本(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将之视为神话中的女妖“塞壬”),这一变化在网络博客中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口水战。  关于星巴克的研究和写作,我已经持续了15年(喝他家的咖啡也差不多同样久了)。不过我不确定到底什么更值得关注
期刊
面对领导者的不诚信,中国员工大抵会淡定地抛出一句:“神马都是浮云。”他们之所以少有抱怨,开始他们就不曾相信。    《信誉》一书的作者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曾开发了大名鼎鼎的“360度领导力测评名单”,他俩通过持续的对领导力的调查研究发现,十多年来“真诚”始终位于人们希望领导者所拥有的特质之首,但却往往最容易被领导者本人所忽略。由“真诚”出发,直至个人“信誉”的建成,这条路并非坦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