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适时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一、课堂提问要适时有效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那么,什么时候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1. 抓住重难点提问
所谓重点、难点,是那些对文章有统领作用的知识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抓住重难点提问,即可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构思巧妙、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值得探究的地方也不少,如果把这些问题都罗列出来,至少也有十几个。怎样才能抓住中心呢?倒不如提出简单一点的几个问题:①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反映出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中心。
2.抓住模糊处提问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篇幅较长,有的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加之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在认识问题上经常存在模糊处。教师应当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3.抓住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知识点。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人们往往只注意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的六次变化而暴露出的丑恶嘴脸。如果我们这样提问:你认为小说中有几条狗,这些狗有什么特性?相信学生的反应肯定是热烈的。
二、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问题的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任何有悖于课程标准、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讨论。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生命与和平相爱》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犹太人主要生活在哪个国家吗?你能说说这个国家的情况吗?课堂顿时议论纷纷,话题很快转到巴以冲突上来了。这个问题孰是孰非,根本不是学习本文所要探讨的。如果把以色列理解成一个侵略性的国家,那么同课文表达的生命与和平的主旨就相背离了。因此,像这样的提问应力求避免。不妨这样提问:“在你所知的名人中,哪些是犹太人?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就扣住了文章的主题。
1.提问要有目的性
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因此,问题的提出要紧扣课标,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所设计的问题有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切忌不着边际,脱离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一文时,首先要把握这篇课文所写的人物形象,课堂提问应围绕如何写贝聿铭这一教学重点来设置问题:(1)贝聿铭一生设计了哪些建筑?文中写了哪些?为什么只写这些?这样就明确了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精心选材,详略得当;(2)贝聿铭设计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是在什么情况下设计的?这样就了解了贝聿铭的性格特点。这两个问题紧紧扣住了文章的重点。
2.提问要有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像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那些不需思考即可回答的提问,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要有层次性
《学记》曾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就是说在设计问题时如砍木一样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课堂提问要突出层次性,是认知规律及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三、答后评价要因势利导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接通、拨正思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必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路,只有在学生对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尤其对反应迟缓、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去指明思考的方向,接通学生的思路,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生按照教师引导的方向思考,对问题就会作出正确的解答。
由于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语言感受能力差或作品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学生虽答对了一部分,但回答不完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通过拓展思路予以指导,学生就会较全面地理解问题,经过充分思考,得出完整的答案。
2.模糊认可。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先准备的或估计的大相径庭、出人意料,但又有它合理的地方,对学生的这些见解保持着模糊不确定的赞许或肯定,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满足和愉悦的快感。这时我们就要肯定他的思路,应该加以褒扬和鼓励。
课堂提问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艺术。通过对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创新精神和求异的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要适时有效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那么,什么时候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1. 抓住重难点提问
所谓重点、难点,是那些对文章有统领作用的知识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抓住重难点提问,即可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构思巧妙、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值得探究的地方也不少,如果把这些问题都罗列出来,至少也有十几个。怎样才能抓住中心呢?倒不如提出简单一点的几个问题:①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反映出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中心。
2.抓住模糊处提问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篇幅较长,有的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加之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在认识问题上经常存在模糊处。教师应当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3.抓住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知识点。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人们往往只注意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的六次变化而暴露出的丑恶嘴脸。如果我们这样提问:你认为小说中有几条狗,这些狗有什么特性?相信学生的反应肯定是热烈的。
二、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问题的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任何有悖于课程标准、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讨论。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生命与和平相爱》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犹太人主要生活在哪个国家吗?你能说说这个国家的情况吗?课堂顿时议论纷纷,话题很快转到巴以冲突上来了。这个问题孰是孰非,根本不是学习本文所要探讨的。如果把以色列理解成一个侵略性的国家,那么同课文表达的生命与和平的主旨就相背离了。因此,像这样的提问应力求避免。不妨这样提问:“在你所知的名人中,哪些是犹太人?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就扣住了文章的主题。
1.提问要有目的性
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因此,问题的提出要紧扣课标,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所设计的问题有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切忌不着边际,脱离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一文时,首先要把握这篇课文所写的人物形象,课堂提问应围绕如何写贝聿铭这一教学重点来设置问题:(1)贝聿铭一生设计了哪些建筑?文中写了哪些?为什么只写这些?这样就明确了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精心选材,详略得当;(2)贝聿铭设计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是在什么情况下设计的?这样就了解了贝聿铭的性格特点。这两个问题紧紧扣住了文章的重点。
2.提问要有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像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那些不需思考即可回答的提问,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要有层次性
《学记》曾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就是说在设计问题时如砍木一样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课堂提问要突出层次性,是认知规律及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三、答后评价要因势利导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接通、拨正思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必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路,只有在学生对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尤其对反应迟缓、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去指明思考的方向,接通学生的思路,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生按照教师引导的方向思考,对问题就会作出正确的解答。
由于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语言感受能力差或作品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学生虽答对了一部分,但回答不完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通过拓展思路予以指导,学生就会较全面地理解问题,经过充分思考,得出完整的答案。
2.模糊认可。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先准备的或估计的大相径庭、出人意料,但又有它合理的地方,对学生的这些见解保持着模糊不确定的赞许或肯定,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满足和愉悦的快感。这时我们就要肯定他的思路,应该加以褒扬和鼓励。
课堂提问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艺术。通过对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创新精神和求异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