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的源泉——文本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我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意识到,新课程的改革依然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依然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种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于是,针对习作中长期存在的“教师愁教,学生愁写”的问题,我立足文本,把阅读与习作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立足文本,实现师本对话,寻找训练语言的契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導者、策划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潜心于文本进行对话。只有教师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而心灵的震撼无疑将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
  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寻找训练语言的契机,实现发展语言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秋天到》一课时,我在备课时就采用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备课方法,就是先备“读”。我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越发地感受秋天带给我的种种欣喜。为了让学生在课前也能获得这样的情感体验,我给他们布置了到生活中去找秋天的作业。学生听到后,先是感到新奇,接着又有些茫然,不知该去哪里找。我启发他们:“你们从哪里可以知道秋天来到了,就去哪儿找,然后把它们带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课上,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的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作业”,有树叶、有水果、还有玉米、大米等各种粮食。我让他们介绍自己找秋天的过程,并在屏幕上出示了这样的叙述提示:我来到了( ),看到了( )的( ),我知道了( )。我眼中的秋天是( )。
  有人曾质疑我的这种训练形式,认为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我认为,对于刚刚进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口语表达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话说清楚,把意思表达完整。这要比生硬地告诉学生说清什么“六要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我在课上也注意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去鼓励那些有创新、敢于想象的发言。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森林植物园,走在那落满树叶的小路上。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树叶在树林中跳舞,我知道秋天到了。在我眼中,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等富有诗意的表述。
  二、立足文本,建立生本对话,丰富语言积累,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许多教师也都意识到知识的获得和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非常重视学生阅读积累。但是,与其依赖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如抓住课内阅读。试想,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从多少文章中精挑细选,方产生我们的教材的?这些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所以,课外的好文章要读,课内的佳作更要深入地品读、领会,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为习作打好基础。
  北师大版的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语文天地”的内容在形式上就有了较大变化,分为了“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畅所欲言”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而“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也不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
  从上述的教材说明中,我们不难看出“习作”与“阅读教学”是紧密结合的。不能在学完课文后,再进行习作训练,而应该是融合在阅读教学之中进行的。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先备“语文天地”,了解每个主体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然后再进行主题课文的教学。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语文教学的重点已经由识字向阅读转移。在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学生只有熟读课文,悟出其中某些东西,才能与文本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甚至与作者对话。
  在通读全文后,学生整体感知了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找,找他最喜欢的那部分去精读,感受它好在哪儿?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和文章的作者进行对话。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才能算得上读懂了。这时,也是我们进行习作训练的最佳时机。
  在教学《松鼠》(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一课时,在精读了描写松鼠外形这段文章后,我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段,他写得好在哪儿?”学生回答:“具体;特点突出,比喻生动;描写是按一定顺序的……”“那你们还学过哪篇写小动物的文章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学生想起了《翠鸟》,还一起背诵了其中的第一段。这时,学生对怎样描写动物的外形已经心中有数了。于是,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的外形。这时,他们介绍的小动物外形既有顺序又突出特点。小鸡的绒毛、尖嘴巴;小乌龟的硬壳和短小的四肢、尾巴等特点的突出,使他们刻画的小动物栩栩如生。一些在课文中刚刚积累的词汇很自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
  三、超越文本,实现由文本向生活的迁移,让习作在生活中积淀、在实践中历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又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习作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只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在生活中体验,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文本中的内容在许多时候的确起到了引领、指导和示范习作的作用,但它也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也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实现由文本向生活的迁移。使学生能超越文本历练习作。
  例如教学《田忌赛马》时,学生在吃透教材之后,我让学生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来解说这两场比赛。
  学生在初试时,效果很不理想。许多同学都是在复述课文中描写的两场比赛的经过。于是,我引导他们回想自己看过或听过的体育比赛,想想解说员是怎样解说比赛的。学生说:“说话快;高潮时声音大;还会加入自己对比赛的看法……”我又补充说:“还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场上队员的表现。”
  第二次尝试,学生先在各自的小组内练习,随后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参加解说。不参加的同学既是观众又是评委。第一位“解说员”以“各位观众、各位听众,欢迎您来到赛马场观看由我为您解说的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比赛……”这样的开场白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后面的同学明显都在借鉴前面发言的同学的优点,所以越是往后,越是高潮迭起。甚至许多“观众”如同真的亲临比赛现场般地又鼓掌又叫好的。那一课我留的作业就是:写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比赛的解说词。至今,我仍对这次习作的许多精彩片断记忆犹新。
  这种在立足文本之后的迁移,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生活中可进行习作训练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但这并不是说,随便什么内容都能拿来让学生写。只有在文本中有学习、有积累,懂写法之后,才能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畅所欲言”,才能够“笔下生花”。
  自从我立足文本,尝试把“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有机整合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对习作不再畏惧了,而习作中的语言也越来越生动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阅读中积累,在习作中历练,我们的阅读与习作教学会向大自然中的鲜花和树木一样,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
其他文献
阐述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探讨了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深化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若干举措。
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实践短学期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素质方面作了探索。在实践短学期内进行的创新实验效果显著,使学生学会并实践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
如何实施医疗制度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单病种费用及管理标准,保护医患双方利益,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军队医院要适应医疗体制的再次改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读”的功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为着眼点,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发挥‘读’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朗读水平 功能 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读”承载着一定的使命,即培养学生的预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都知道,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为帮建医疗机构、体系部队服务的步伐,提高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水平,使“军卫二号”工程真正走进基层,惠及每
现在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完善,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已经转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摘 要】  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当代初中语文课堂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人文性,让初中生时刻为课堂喝彩,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如何实践新课程,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这一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基本前提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目的:考察不同方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质量,并考察其透皮性能,为筛选当归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
以该校开展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实验为例,讨论如何开展创新研究型实验,分析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此类实验教学所需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