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患眼超广角短波长眼底自身荧光特征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眼超广角短波长眼底自身荧光(SW-FAF)特征,分析其特征性表现与传统影像检查的对应性。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临床确诊为MEWDS的13例患者1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4.5岁。所有患眼均行传统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广角SW-FAF检查。其中6只眼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步检查。观察患眼眼底白色斑点的超广角SW-FAF特征性改变,并将其与FFA、ICGA影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眼间隔1~2周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7周。随访期间重点观察病变不同时期超广角SW-FAF及OCT影像特征和对应性。

结果

眼底白色斑点状病灶在超广角SW-FAF影像中表现为圆形或花冠状强荧光斑点,大小50~500 μm;病灶在视盘附近及后极部相对密集并可相互融合,向中周部延伸扩散,分布相对稀疏。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斑点状病灶与彩色眼底像中的灰白色斑点、FFA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以及ICGA晚期影像中的弱荧光病灶在分布上基本对应,但超广角SW-FAF影像显示的斑点数量较FFA影像更多,较ICGA影像略少。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与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的损害相对应;病变恢复后,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完全消退,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亦完全修复。

结论

MEWDS在超广角SW-FAF影像中特征性表现为圆形或花冠状强荧光斑点,主要分布于视盘附近及后极部并向中周部延伸。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斑点状病灶与彩色眼底像中的灰白色斑点、FFA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以及ICGA晚期影像中的弱荧光病灶在分布上基本对应;与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的损害相对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硅油取出手术前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拟行硅油取出手术的39例患者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15例15只眼。平均年龄(53.05±4.03)岁。硅油填充时间3~7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傅立叶OCT检查。硅油取出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
眼底影像检查诊断技术最新进展的标志性特征是成像层次与深度上分层与复合相结合以及成像角度向广角、超广角发展。其中,广角、超广角眼底检查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了解周边视网膜的作用,加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型与治疗再认知,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可靠性、改进分型诊断与治疗决策,而且还有利于指导和改进激光光凝治疗方式。在包括广角眼底检查诊断新技术在内的眼底影像检查诊断新技术临床应用中,必
期刊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TOD)具有相关性,颈动脉病变属于高血压TOD之一,二者常合并存在。颈动脉病变又与心脑血管疾病及终点事件密切相关,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重要依据。颈动脉病变相关性眼缺血性疾病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均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了解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二者与TOD的关系,对于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早期筛选患者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
目的观察免散瞳超广角成像系统与免散瞳2个视野45°数码成像系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结果的一致性及差异性。方法由2名技术人员在同一天分别对社区规范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一患者的同一只眼行免散瞳超广角成像系统和免散瞳2个视野45°数码成像系统检查,同时成功采集两组图像的717例患者1434只眼纳入统计。图像采集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眼底病专科医生分别对两组图像进行阅片和DR分期。对于分期结果不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眼视盘血流灌注情况。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AION患者40例40只眼(AION组)以及正常人30名3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AINO患者以病程<3周定义为急性期;>3个月定义为恢复期。采用傅里叶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AION组患眼急性期、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血流面积、外层血流密度及视盘血流指数。观察AION患眼急性期及恢复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为并发PHPV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71例93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54只眼,女性26例39只眼。年龄1~24个月,平均年龄(7.6±4.3)个月。所有患眼均行CDFI检查,观察玻璃体内是否存在病理性条带状回声、条带状回声与眼球壁相连部位以及条带状回声上是否存在血流信号。C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