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计划的“四川轨迹”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9+3”计划,能够为藏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项创造性的工作由四川率先提出实施,在全国是首创。
  
  “能够到内地免费学习,在我心中燃起了希望。”甘孜州藏族学生中布说。中布是首批到内地学习的学生,目前就读于仁寿县第二职业中学。
  事实上,让中布受益的这项惠民工程出台于今年2月12日我省召开的藏区免费职业教育工作会。这次会议决定在甘孜及阿坝、凉山州等地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3月份,我省组织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学生到内地5所重点职业学校学习,引起强烈反响,学生家长基德说:“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现在都想把孩子送出去学习。”赞扬之声体现了群众的心声。
  
  “9+3”模式,全国首创
  
  6月1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9月,我省将全面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已确定80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作为该项计划的实施学校。届时,我省将有1万余名藏族学生到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学习。
  据介绍,“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即9年义务教育9+3年免学费中职教育。近年来,藏区绝大多数县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每年有大批初中学生毕业,由于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广大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组织藏区广大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可以利用内地教育资源,弥补藏区职教资源的不足,帮助藏区学生学到技能并就业,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促进藏区发展,帮助藏区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一项民心工程。”省教育厅副厅长姜树林说。此前一周,姜树林亲自率领内地中职学校藏区宣讲团赴甘孜、阿坝州16个县及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宣讲政策。
  “几年来,经过认真调研,我们认为民族地区要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到中等职业教育上来,培养输送区域内外都普遍接受的实用技能人才,以质量高保证出口畅,以出口畅带动入口通,才能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大发展。”一份教育厅作为承办单位回复省人大代表余百玲“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这样表述。
  同时,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2008年以来我省在推进宫民安康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配套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三大民生工程之一。“实施这一举措,能够为藏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而建立维护藏区稳定的长效机制。”省民委社会事业处处长侯蓉华告诉记者。“这项创造性的工作由四川率先提出实施,在全国是首创。”
  
  兩基攻坚,实现历史性跨越
  
  针对我省藏族地区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到20世纪末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新态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2001年我省启动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孩子是等不起的,教育是不能等的!”2004年春天,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向出席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的代表郑重宣告:国家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惠及西部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是一场限期达到既定各项目标的攻坚战役,也是一项让亿万中国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重大国家教育战略。中央财政为此投入100亿元,为西部“两基”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政保障。
  为了实现政府的庄严承诺,我省把“两个计划”作为一项严肃的科学工程来认真对待,从政府决策到国家工程、重点项目支持,到初步建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系列政策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据统计,2001-2008年间,我省共投入30.2亿元资金用于藏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8年底,藏族地区32个县全部完成了普及小学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任务,30个县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5%,藏族地区教育基本实现了由初创到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标志的历史性转变。
  
  适应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随着“普九”任务的基本完成,藏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改善民生事关藏区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要突出藏区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动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现代文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指出。
  为推进全省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省委、省政府适应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决定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由此出台并实施。继2001年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后,我省又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这将助推藏区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省提出,到2013年,藏族地区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基础上,通过每年组织1万名农牧民子女到内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5%,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达到6:4。为此,省教育厅组建了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内地中职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藏族地区学生特点,遴选了68个专业、169个专门化方向,作为中职学校藏族地区招生的专业建议目录,相关中职学校明确了招生专业计划。
  中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学制3年计算,政府对来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每生补助经费在2万元左右。其中,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前两年生活补助每年3000元,第三年补助1500元(不足部分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报酬)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每年补助1500元。
  记者从阿坝、甘孜和凉山州教育部门获悉,正在开展的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报名工作进展顺利。
  国家资助政策是一项着眼未来的政策,实行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起点上为藏族地区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赢得机会和时间。这样就把他们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人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才总量明显增加,民族地区各层次人才有39万,占人口总数的6%。“人才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民族地区如果不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是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敬全林说。
  “藏区教育关系到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四川一定要继续搞好藏区教育,基本建立适应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我省教育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四川作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一定要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要对职业教育作系统规划,按产业特点合理布局,在整合的基础上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到内地读中职为了啥?“致富!”这是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词语。
  “我不想让爸妈太辛苦,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但因为缺技能,只能干一些力气活,挣不了多少钱。”就读于仁寿二职中的地吉拉姆说,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再次读书,所以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目前,就业问题已被各实施学校纳入通盘考虑。“学生入学时,将和学校签订就业推荐协议,学校会创造更多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成都市工业学校校长助理罗伟说。
  “我的孩子终于可以走出这茫茫大山,用知识和技能改变他的人生。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学生家长王燕说。
其他文献
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实施这项工程,关键在人、重点在居民、薄弱环节在社区。达州市通川区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注重在社区推行创新管理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广大居民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规范居民行为,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老人娃娃都盯着看谁敢不文明  “小伙子,站到起!请把扔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一名30多岁的男子将一团废
期刊
坚持典型引路完善制度保障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省紧密结合特殊省情和发展要求,始终突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最大实践,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和引领推动作用,高标准打造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多层次树立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行典范,全方位建立健全促先进催后进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争当科学重
期刊
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从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看,三国领导人此次着重强化了从战略高度对三国合作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首次将“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写入文件。三国合作今后的走向,必将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关系中,中日韩合作形成了一个新颖的小多边机制。从其起源来看,它本来是更大范围的东亚合作的产物。1997年亚洲金
期刊
2009,四川在金融危机与灾后恢复重建的双重考验下艰难开局。  如今,赛程过半,成绩如何?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统计数据,全国GDP同比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3.5%,7.0%,19.6%。反观四川,GDP增速可望达两位数,其他三项指标分别为69.6%、20%和54.7%。  换言之,四川经济跑赢了全国“大盘”。  半年来,四川激情攻
期刊
欢迎胡主席    来纽约不久,即逢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22日到24日出席联合国气候、核裁军峰会以及匹茨堡20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  胡锦涛主席的到来,令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极为振奋。当地《侨报》连续三天每天以20个整版,刊登侨界各团体祝贺胡主席参会成功的专辑。美中商贸总会写道:“谱各国人民友谊新篇,创中华民族世纪辉煌”。美国亚洲文化中心的祝词:“领袖风范亲民形象,华人华侨尊敬爱戴”占了整整一版。
期刊
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还未过去,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又肆虐全球。这对于我省的招商引资无疑是雪上加霜,给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困难。  一些企业的投资愿望和信心悄然发生变化,不少投资方开始观望或者放缓行动:同时,在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包括广东、浙江、上海等相对发达地区在内,都力图吸引更多投资,招商引资竞争愈加激烈。  在如此多重压力之下,如何克服不利影响,在攻坚克难中实现招商引资、经济合作的新突破?这考验
期刊
“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阶段。尽管地震给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但总体上看,四川的生产能力、物质基础和投资环境没有遭受全局性的损害,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四川灾后重建催生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刘奇葆在香港“四川抗震救灾致谢会暨灾后重建投资说明会”上的致辞    震后回顾:利用援建平台。深化经济合作的广度深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我省部分
期刊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要求削文山、填会海,并以红头文件对此进行了规范,但“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文山会海”却并没有“消肿减肥”,反而还呈“增肥”之势。这种流弊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时间、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降低了机关的办事效率,损坏了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从“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去落实”的对联中,从“大会中会小会,会
期刊
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季节,这是一个五百年一遇的日子。  7月22日,在日全食带来的惊喜、在丝丝细雨带来的清爽中,我们迎来了《四川党的建设》发展的新契机。  这一天,为了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奇葆“一定要把党建杂志办好”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把《四川黨的建设》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发挥省委机关刊的重要作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德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省纪委常委苏梅、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等省直部门相
期刊
“以高雅端庄的造型,绽放早春第一抹殷红;以夜夜挑灯的憔悴,诠释诚信务实的精髓;事业与家庭之间抉择,用不一样的精彩实现同一种幸福……”这是在郎酒员工中流传的题为《红花》的一首诗,诗的主角是蒋英丽。    穿着白大褂,但不是医生;摆满美酒,却不是盛宴。不借助任何精密仪器,仅凭感官在短短几分钟的轻闻细品中,品酒师就完成了对一种酒的品评。在郎酒集团品尝室,记者看到以上的场景。  看上去整个品酒过程不过是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