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新品种苏红离体增殖的影响因素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朱顶红苏红的母株小鳞茎为外植体,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生长调节物质与抗褐化、污染的紫薯提取液、甲基紫提高增殖系数、降低褐化与污染。结果表明:在MS 6-BA 2.0 mg/L、NAA 0.01 mg/L 0.01 g/L 甲基紫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高,可达11.4,并能有效控制真菌污染和褐化。在继代培养1~13代时,增殖系数基本保持在9~11,继代14次以后增殖系数明显降低。
  关键词:朱顶红苏红;离体增殖技术;甲基紫;褐化现象;增殖系数;外植体;生长调节;真菌污染;继代培养
  中图分类号: S682.2 50.4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036-02
  朱顶红为石蒜科朱顶红属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近几年作为高档盆栽花卉品种的种球都从国外引进[1],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与配套的规模化离体繁殖技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朱顶红品种资源引进与选育研究,近年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一批优良单株,通过分生扩繁形成株系,有些品系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其中朱顶红新品种苏红(Hippeastrum hybridumcv.Suhong)以其花大色艳且重瓣而深受市场青睐,因此离体快繁技术成为该新品种种球生产的关键技术。本试验通过对朱顶红新品种苏红离体增殖技术研究,为朱顶红种球的大量繁殖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外植体材料取自朱顶红新品种苏红种球,该品种花色草莓红(RAL3018)和纯白色(RAL9010)相间,重瓣,花瓣18~20瓣,冠径18 cm,小花数4朵,株高32 cm,花期4—5月。试验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组培室内进行。
  1.2 方法
  1.2.1 初代培养
  春季取母球侧边新长出的小籽球,洗净,剥除外层的鳞片,保留1~2张长约2 cm的嫩叶,用洗衣粉将鳞茎清洗干净后,在流水下冲洗1 h,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初代消毒处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30 s,倒出乙醇,再倒入0.1%氯化汞浸泡12 min,用无菌水清洗5次,将小籽球的鳞茎横切成带鳞茎盘的0.5 cm小块接入初代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中,在培养室中培养[2],平均50 d转接1次,经3次同一培养基转接培养,球径长至0.4~0.5 cm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1) ℃,光照12 h/d,光照度3 000 lx 左右。
  1.2.2 继代(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的小球茎转入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浓度的增殖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MS 6-BA 3.0mg/L NAA 0.01mg/L、MS 6-BA 2.0 mg/L NAA 0.1 mg/L、MS 6-BA 1.0 mg/L NAA 0.1 mg/L)中,将初代培养的种球按四分法切割,每小切块带有部分鳞茎盘,50 d后对增殖系数与发生根数进行统计。每瓶增殖系数=增殖后球茎发生数量/接种数,每处理统计10瓶,用于數据分析。
  1.2.3 紫薯提取液制作与甲基紫添加方法
  紫薯提取液制作方法参考Lu等的方法[3]并进行改良。称取250 g紫薯 750 g纯净水,先将称好的紫薯微波炉煮熟,紫薯和纯净水混合煮沸10 min,将紫薯碾碎后与同煮的水混合,用80目筛过滤混合液,得过滤液400 mL。紫薯液添加量分别为0、50、150、200 mL/L,加入增殖培养基中备用,用增殖培养基添加0.01 g/L甲基紫作为对照,每处理50瓶,转接30 d后对培养瓶苗的污染与褐化率进行统计,50 d后统计增殖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鳞茎增殖的影响
  把鳞茎切割小块转接在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见表1。表1显示,增殖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MS 6-BA 3.0 mg/L NAA 0.01 mg/L、MS 6-BA 2.0 mg/L NAA 0.1 mg/L中培养的鳞茎增殖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中鳞茎的增殖系数最高,为11.0,但根数最少,为0.2条,根系细弱;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中的增殖系数最低,为3.8,而平均根条数最多,为4.9条,且根系粗壮,与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MS 6-BA 3.0 mg/L NAA 001 mg/L、MS 6-BA 2.0 mg/L NAA 0.1 mg/L增殖培养基中鳞茎增殖系数差异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初代培养基 MS 6-BA 1.0 mg/L NAA 0.1 mg/L已不适宜继续用于增殖培养中。
  在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MS 6-BA 2.0 mg/L NAA 0.1 mg/L中的细胞分裂素6-BA的浓度相同,提高生长素NAA的浓度则不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即在增殖培养中产生的根系越少,鳞茎的增殖系数越高,NAA应该控制在0.01 mg/L。增殖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MS 6-BA 3.0 mg/L NAA 001 mg/L中培养的鳞茎增殖系数和根数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细胞分裂素6-BA浓度的提高并不利于鳞茎的增殖,还出现了小球的玻璃化现象,因此增殖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 6-BA 2.0 mg/L NAA 0.01 mg/L。
  2.2 紫薯提取液、甲基紫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语文老师说:“一切皆有可能。”  数学老师说:“无穷。”  生物老师说:“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当下各种APP,满足各种不可能的可能。  小鹿,被情感博主四个字耽误的搞笑博主,日常喜欢转锦鲤,运气交给锦鲤,而我负责努力前行。  我没想过这么快又面临这个问题——手机内存再度告急!  都怪我平时太喜欢自拍,女孩子嘛,每次拍照当然都是五六张里选精华,而且有趣的事情我都喜欢截图或者保存下来分享给好友。 
摘要:在对观赏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进行性状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观赏甘薯的观赏性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分析,筛选出综合价值高的甘薯品种,建立观赏甘薯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约束层中叶的权重最大,其次为整株的观赏性;指标层中叶形的权重最大,其次是成熟叶色,生长势;黑美人、大叶薯、卡罗琳紫、卡罗琳铜、B01-LC1、FD-6、XX等7个品种的观赏价值较高,
摘要:以喀斯特地区林下白三叶-麦冬混播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体系的群落特征以及人工草地退化演替的物种替代机制和恢复演替模式。结果表明:白三叶和麦冬混播草地建成后就开始逐渐向天然植被演替;处于极度退化或严重人为破坏时,只有补栽才能恢复人工草地特征;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及草地质量随着人工草地退化演替趋于下降;白三叶与麦冬混播体系比单播能获得更好的草地质量和较强的防除杂草能力。  关键词:喀斯
摘要:为探讨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对逆境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法,对芦苇幼苗进行NaCl和Cd2 胁迫处理,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300 mmol/L NaCl处理时,芦苇幼苗的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都呈现增加趋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旻夕:  95后,双鱼座,大学主修艺术学,辅修心理学,致力于做一个有趣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凭着对心理学世界的好奇,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乐此不疲地奔跑,想带你在“me too”栏目里乐呵呵地聊点和生活很近的心理学冷知识。  苗爽是一个典型的“微笑抑郁者”。很多时候她明明不开心,却又强迫自己做出很开心的样子,还要顺嘴说一句:“唉,好开心。”  每次听到她这么说,我都很不舒服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我们
摘要:研究三合激素在奶牛乳中的降解规律,试验选择卵巢静止的9头泌乳奶牛,随机分为2组,5头为试验组,注射治疗三合激素后,4头为对照组不注射激素,间隔不同的天数采集每头牛的乳样品。分别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乳中激素的残留量。结果表明,14 d后3种激素在奶牛乳中的浓度降至0.5 ng/g 以下,表明奶牛注射三合激素后14 d可降解完全,确定苯甲酸雌二醇的弃奶期为 14 d。 
球球走了,它靜静地趴在地上,仿佛睡着了一样,只是缺少了呼吸。它平时就不喜叫,一直很安静,直到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球球是只小泰迪,买回来后没几天,它就生病了,吃了药,打了针,也没有完全康复。直到几个小时前,它走了。我没有用到“死”这个字眼,因为我觉得它还在,只是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了另一个世界。球球是只幼犬,希望它在另一个世界里健康成长。  球球走了,以后,可能我还会养新的狗,我依旧把新养的狗叫
摘要:选择原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云南樟半年生实生幼苗为研究材料,进行在不同浓度的铅、镉溶液浇灌下云南樟幼苗各项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Pb2 、Cd2 胁迫下,MDA的含量略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且总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Pb2 、Cd2 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
摘要: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途径。转基因大豆转入的目的基因及表达蛋白可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2种方式在土壤中富集,从而导致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通过利用生物学试验方法,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交06-698及其非转基因亲本蒙豆12不同量秸秆还田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初期土壤脲酶、脱氢酶、蔗糖酶活性基本表现为亲本秸秆还田>转基因大豆秸秆还田>秸秆未还田,并在个别时期差异
摘要:为了建立适合山东省鲁中地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生姜产量、养分效率及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为:与农民习惯模式相比,高产高效、再高产、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