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就关注到王西京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他的那些代表作总能强烈地扣动心弦,印象很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远去的足音》为血践改革之业以唤醒民族觉醒的戊戌六君子立碑;又有赞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后来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歌颂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春潮》和温家宝《守望生命》,都是表现主旋律高扬民族精神的巨制。与文革作品普遍的“高、大、全”倾向不同,这些领袖人物已脱离了高高的神坛来到了现实生活,观瞻这些先贤名人可以引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而这种感觉又会是真实和亲切的。一位画家能有如许代表作立于当代画坛,受人喜爱,就非常值得敬佩。
去年“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联展”到上海巡回展出,我出席了上海美术馆为之举办的研讨会,王西京先生作为主持者出现,我又见到了画家本人,还是原来的样子,西北汉子那种高高大大、淳朴厚重、诚恳大度的形象。王西京与刘文西先生是师生关系,刘先生是浙江美院老校友,他们都与浙派人物画有着联系,受过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的“浙派人物画”在艺术上有较大的突破,技法丰富,波及全国,影响不小。浙江的后继名家也不少,但后继画家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作还是不多,相比之下陕西画家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进入新时期王西京的艺术又有出其不意的发展,在题材上他开始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形象和创作古典诗词的诗意画,在技法上则完全摆脱了写实绘画的某些羁绊,而进入大写意领域。这种跨跃式的变化,让造形服从笔墨的需要,笔线的表现力和墨色的丰富变化随着作者的个人学养审美、个人情感变化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追求完全属于自己的那种理想化境界和格调。
这种变化虽说并非王西京所独创,许多人作过尝试。但后来有的放弃了,有的变形夸张过度而失去了追随者,王西京则一直坚持着,作品数量非常可观,拥有特别多的喜爱者。市场广阔的刚性需求,为他提供了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开拓的机会,所以他的变形夸张已成为一个新特色,作品的主观情感强烈鲜明,与他人以及与自己以前的作品都拉开了距离,作品面貌为之一变,颇具现代感,而同时代出道的不少画家画路子不变,作品也多少会有某种陈旧的味道。显然他的跨度大,风险也大。这些年来,屈原、司马迁、文天祥、钟馗、达摩、李太白、蒲松龄、曹雪芹、青藤山人、石涛、郑板桥,以及骊宫舞女、玉楼梨园佳丽频频出于他的笔下,个性形象和群像均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早年他创作过优秀连环画《越南女英雄》《林中响箭》,画过许多速写,也善于谋篇布局,创造力就不同凡响,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自然犹如鱼入深渊,鸟归旧林,有了自由创造的天地。他不愧为高产画家,发表过五千余幅作品,每次展览都有新作面世。西安街头巷脑大小画廊会所,几乎家家西京,笔者曾到过西安,至今印象尤深。
西京担任西安市美协主席时创办西安中国画院,并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立院精神,屡屡创建奇功。他在美术圈子里是少壮派,现在是美术大省——陕西省美协主席,挑起了一付重担。如今陕西要重振“长安精神”,主张“博大、雄强、开放、宽容”,去年的巡回展阵容壮大,气势高昂,他的团队和他本人前途自当不可限量。
王西京是新中国美术的一个成才典范。他勤奋好学,我总觉得他就是那种好学生的形象。新中国时期成长的艺术家,长在红旗下,从小确立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和争取当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也许正是那种经历他从小就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入世精神,一种浩然正气。前面我提到他题材和画风有所转变,但歌颂浩然正气,弘扬民族精神一点也没有改变。他的艺术不是休闲乐道的靡靡之音,也不是怪力乱神的精神刺激,而是给人美的享受,积极鼓舞精神向上的推动力。他担忧民间疾苦,近几年赈灾个人捐款愈五百万元,捐赠作品达两千余幅,这在美术界也是有口皆碑的。
他说:“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一个内心存着过多忧虑、过多渴念的人,一个负担过重而无法超越的人。在日常作画时,即使就在最信笔恣意涂抹之际,我依然能感到一种无形的牵扯,我似乎总能听到我那深渊般的无告而沉默的灵魂的呼号。……我固执地走传统的路。”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近三十年的光景,政治运功不断,极左思潮影响着当时的各个领域,文艺政策也受到如是影响。毋庸置疑那时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一般都有时代的印记,而后的三十年改革开放,政策宽松曾让多数成年的艺术家有点措手不及,这时的王西京却敢想敢干,显得成熟果敢,他没有在“西风烈”中摇摆,而一头扎进中国古典传统。他倾心于中华文明中的澹泊明志、超凡脱俗、儒雅高贵的气质,敬慕文人画中的逸趣和人格魅力。他强调人物画“写”的效果,研究中国书法与中国线描人物画的关系,主张从书法用笔中汲取营养以提高人物画笔线质量,从书法用墨的墨色运笔中感受线象内蕴,还借鉴书法的章法将其生动的气韵与主观情感的抽象性表现移为人物画的笔墨抒情。在他撰写的《中国线描人物画技法》一书出版后,这种研究还在不断继续。
王西京的线描人物画受明末画家陈洪绶的影响很大,以古拙的线条结合变形,努力表现人物性格,而他的水墨人物画得到梁楷《李白行吟图》的启发,沿着任伯年的路子向前推进,人情物态,形神兼备,神奇多变。浙派人物画擅长从写意花鸟画技法中吸取,使人物画变得笔墨丰富而充满诗意,这无疑也给王京西有了参照。他的人物画在此基础上探索用墨用水之道,包括借鉴石涛山水画的优长,再加上他自身原有的那种豪迈、旷达,他画的人物别具一格,画面清新,意蕴丰富,气势撼人,为民众喜闻乐见又有精神可究。
优秀绘画传统滋养了王西京,他的审美感觉不断提升,作品的内蕴越来越丰厚隽永。他对于不同题材用什么技法表现有着独特的近于固执的选择,他没有“今是昨非”地否定过去,而是继续寻求最佳表现方式。他清醒地表述:“对一个当代画家而言,向古典回归并不一定意味着‘出世’,要如古人般遁迹山林去远离生活,陶渊明讲‘心远地自偏’,禅学也讲‘灭掉心头火自凉’。今天的艺术家更应在于远眺,俯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能认清本民族传统中属于人类整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充分地理解它并坚持以当今(一个20世纪90年代人)的严肃目光去关照它,从而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它,继而在真正的古典和真正的现代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王京西准确地给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找到了位置。
陕西长安画派或称黄土画派,一贯主张两手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王西京说:“生活给予的是艺术感受,传统给予的是文化精神。”这就是他的艺术理念,说得明确简练,一语中的。就宏观能力而言,王西京无疑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
他本人其实就是标杆,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在内地举办过许多次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海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泰国等地区举办画展三十余次。他出访写生,开设讲座,出版各种画集和学术专著,譬如《开源——陕西人文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一书,就是王西京对文化的思考。2007年他的《醉八仙图》在艺术品拍卖会上以330万元成交。无论是绘画界还是收藏界,他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他获得过许多奖项,诸如:“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展枫叶奖”、日本政府“教育文化勋章”、韩国“国际贡献奖”等数十项大奖。荣获过许多荣誉称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第四届全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劳动模范”等。
王西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曾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过《画坛新秀王西京》,陕西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都拍摄过他的专题片。新闻界十分关注他的作品,尤其是风格的变化。
他说得很实在:“从我这些作品的不同趣味、风格的变迁,读者当能窥视到我的情绪,感受到嬗变,以及我的成熟、我的欠缺。现代哲学认为,人生并无终极目标和终极实现,它只是一个过程。倘若如此,我便希望自己的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充分的;同时整个过程又是不断变化、更新,充满着一次次艰辛、悲哀而又光辉复旦的。”这才是他一个当红画家的真实想法。
去年“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联展”到上海巡回展出,我出席了上海美术馆为之举办的研讨会,王西京先生作为主持者出现,我又见到了画家本人,还是原来的样子,西北汉子那种高高大大、淳朴厚重、诚恳大度的形象。王西京与刘文西先生是师生关系,刘先生是浙江美院老校友,他们都与浙派人物画有着联系,受过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的“浙派人物画”在艺术上有较大的突破,技法丰富,波及全国,影响不小。浙江的后继名家也不少,但后继画家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作还是不多,相比之下陕西画家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进入新时期王西京的艺术又有出其不意的发展,在题材上他开始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形象和创作古典诗词的诗意画,在技法上则完全摆脱了写实绘画的某些羁绊,而进入大写意领域。这种跨跃式的变化,让造形服从笔墨的需要,笔线的表现力和墨色的丰富变化随着作者的个人学养审美、个人情感变化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追求完全属于自己的那种理想化境界和格调。
这种变化虽说并非王西京所独创,许多人作过尝试。但后来有的放弃了,有的变形夸张过度而失去了追随者,王西京则一直坚持着,作品数量非常可观,拥有特别多的喜爱者。市场广阔的刚性需求,为他提供了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开拓的机会,所以他的变形夸张已成为一个新特色,作品的主观情感强烈鲜明,与他人以及与自己以前的作品都拉开了距离,作品面貌为之一变,颇具现代感,而同时代出道的不少画家画路子不变,作品也多少会有某种陈旧的味道。显然他的跨度大,风险也大。这些年来,屈原、司马迁、文天祥、钟馗、达摩、李太白、蒲松龄、曹雪芹、青藤山人、石涛、郑板桥,以及骊宫舞女、玉楼梨园佳丽频频出于他的笔下,个性形象和群像均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早年他创作过优秀连环画《越南女英雄》《林中响箭》,画过许多速写,也善于谋篇布局,创造力就不同凡响,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自然犹如鱼入深渊,鸟归旧林,有了自由创造的天地。他不愧为高产画家,发表过五千余幅作品,每次展览都有新作面世。西安街头巷脑大小画廊会所,几乎家家西京,笔者曾到过西安,至今印象尤深。
西京担任西安市美协主席时创办西安中国画院,并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立院精神,屡屡创建奇功。他在美术圈子里是少壮派,现在是美术大省——陕西省美协主席,挑起了一付重担。如今陕西要重振“长安精神”,主张“博大、雄强、开放、宽容”,去年的巡回展阵容壮大,气势高昂,他的团队和他本人前途自当不可限量。
王西京是新中国美术的一个成才典范。他勤奋好学,我总觉得他就是那种好学生的形象。新中国时期成长的艺术家,长在红旗下,从小确立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和争取当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也许正是那种经历他从小就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入世精神,一种浩然正气。前面我提到他题材和画风有所转变,但歌颂浩然正气,弘扬民族精神一点也没有改变。他的艺术不是休闲乐道的靡靡之音,也不是怪力乱神的精神刺激,而是给人美的享受,积极鼓舞精神向上的推动力。他担忧民间疾苦,近几年赈灾个人捐款愈五百万元,捐赠作品达两千余幅,这在美术界也是有口皆碑的。
他说:“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一个内心存着过多忧虑、过多渴念的人,一个负担过重而无法超越的人。在日常作画时,即使就在最信笔恣意涂抹之际,我依然能感到一种无形的牵扯,我似乎总能听到我那深渊般的无告而沉默的灵魂的呼号。……我固执地走传统的路。”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近三十年的光景,政治运功不断,极左思潮影响着当时的各个领域,文艺政策也受到如是影响。毋庸置疑那时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一般都有时代的印记,而后的三十年改革开放,政策宽松曾让多数成年的艺术家有点措手不及,这时的王西京却敢想敢干,显得成熟果敢,他没有在“西风烈”中摇摆,而一头扎进中国古典传统。他倾心于中华文明中的澹泊明志、超凡脱俗、儒雅高贵的气质,敬慕文人画中的逸趣和人格魅力。他强调人物画“写”的效果,研究中国书法与中国线描人物画的关系,主张从书法用笔中汲取营养以提高人物画笔线质量,从书法用墨的墨色运笔中感受线象内蕴,还借鉴书法的章法将其生动的气韵与主观情感的抽象性表现移为人物画的笔墨抒情。在他撰写的《中国线描人物画技法》一书出版后,这种研究还在不断继续。
王西京的线描人物画受明末画家陈洪绶的影响很大,以古拙的线条结合变形,努力表现人物性格,而他的水墨人物画得到梁楷《李白行吟图》的启发,沿着任伯年的路子向前推进,人情物态,形神兼备,神奇多变。浙派人物画擅长从写意花鸟画技法中吸取,使人物画变得笔墨丰富而充满诗意,这无疑也给王京西有了参照。他的人物画在此基础上探索用墨用水之道,包括借鉴石涛山水画的优长,再加上他自身原有的那种豪迈、旷达,他画的人物别具一格,画面清新,意蕴丰富,气势撼人,为民众喜闻乐见又有精神可究。
优秀绘画传统滋养了王西京,他的审美感觉不断提升,作品的内蕴越来越丰厚隽永。他对于不同题材用什么技法表现有着独特的近于固执的选择,他没有“今是昨非”地否定过去,而是继续寻求最佳表现方式。他清醒地表述:“对一个当代画家而言,向古典回归并不一定意味着‘出世’,要如古人般遁迹山林去远离生活,陶渊明讲‘心远地自偏’,禅学也讲‘灭掉心头火自凉’。今天的艺术家更应在于远眺,俯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能认清本民族传统中属于人类整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充分地理解它并坚持以当今(一个20世纪90年代人)的严肃目光去关照它,从而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它,继而在真正的古典和真正的现代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王京西准确地给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找到了位置。
陕西长安画派或称黄土画派,一贯主张两手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王西京说:“生活给予的是艺术感受,传统给予的是文化精神。”这就是他的艺术理念,说得明确简练,一语中的。就宏观能力而言,王西京无疑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
他本人其实就是标杆,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在内地举办过许多次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海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泰国等地区举办画展三十余次。他出访写生,开设讲座,出版各种画集和学术专著,譬如《开源——陕西人文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一书,就是王西京对文化的思考。2007年他的《醉八仙图》在艺术品拍卖会上以330万元成交。无论是绘画界还是收藏界,他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他获得过许多奖项,诸如:“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展枫叶奖”、日本政府“教育文化勋章”、韩国“国际贡献奖”等数十项大奖。荣获过许多荣誉称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第四届全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劳动模范”等。
王西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曾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过《画坛新秀王西京》,陕西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都拍摄过他的专题片。新闻界十分关注他的作品,尤其是风格的变化。
他说得很实在:“从我这些作品的不同趣味、风格的变迁,读者当能窥视到我的情绪,感受到嬗变,以及我的成熟、我的欠缺。现代哲学认为,人生并无终极目标和终极实现,它只是一个过程。倘若如此,我便希望自己的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充分的;同时整个过程又是不断变化、更新,充满着一次次艰辛、悲哀而又光辉复旦的。”这才是他一个当红画家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