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EN组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组(PN组),每组20例.EN组术后12 h经造瘘管给予营养液;PN组术后按常规,营养支持共7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D3+、CD4+、CD8+及CD4+/CD8+,并观察感染率的变化.结果7d后EN组补体C3、IgA、IgG、CD4+及CD4+/CD8+的恢复程度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感染率(10.0%)较PN组低.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免疫功能,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RCT)的应用,配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已经使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综合治疗对直肠癌手术后的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临床上并无定论,仅有少数作者认为,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1,2].因此,
期刊
直肠阴道瘘是肛肠外科比较棘手的问题.推移瓣修补直肠阴道瘘创伤小、恢复快,不需切断括约肌,避免了锁眼畸形和肛门失禁,文献报道成功率83%~100%[1].我们自2001年3月至2007年1月,采用这一技术治疗直肠阴道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正常直肠和16例腺瘤组织标本及8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FHIT、Bax、Bcl-2和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直肠癌细胞凋亡.结果 (1)直肠癌组织FHIT蛋白异常表达率为53.8%(4
期刊
目的 探讨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将中国家兔分成浆肌层吻合组、2层吻合组、1层吻合组和黏膜外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家兔行1处吻合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处回肠和2处结肠的端端吻合.术后第3、7天,测定吻合口爆破压(ABP)和羟脯氨酸(HP)含量.结果 术后第7天,浆肌层吻合组各吻合口ABP均高于其他3组(P<0.05,P<0.01);HP含量高于2层吻合组(P<0.05).结论 胃肠道浆肌
食管破裂穿孔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疗效差、病死率高,外科医生一直在探讨其治疗手段.我科采用空肠双腔造瘘(经十二指肠、逆行胃减压引流和空肠肠内营养)加纵隔胸腔引流治疗食管穿孔18例,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2007年6月1-5日,第43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在芝加哥顺利举行,本届大会报道了许多有关结直肠癌化疗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该领域内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最新进展,现介绍给大家以供临床参考。
期刊
低位直肠癌患者常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为了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往往需要以牺牲肛门括约肌功能为代价.近年来,随着对低位直肠癌病理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只有3.6%的直肠癌病例通过壁内途径向直肠远端播散超过2 cm.因此目前认为,肿瘤远端切缘大于2 cm、甚至1 cm即属安全[1]。
期刊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胃癌中的13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201例胃癌中检出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病例13例(6.5%),其肿瘤组织中的AFP表达均阳性,形态学上癌细胞呈腺样分化结构,癌细胞群呈髓样或条索样排列.AFP阳性胃癌的13例中10例为胃窦癌,且低分化腺癌占10例;胃肝样腺癌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