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边缘,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山地、丘陵地势特色的典型代表地区,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本文从研究新型城镇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概念出发,分析黔东南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最终探索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地特色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自从2002年提出城镇化发展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城镇化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随后2014年5月15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实施《关于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指明了走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边缘,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山地、丘陵地势特色的典型代表地区,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研究和探索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首先应包含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黔东南州特有的内涵。通过对黔东南州城镇化的研究,本文试提出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科学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布局为前提,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山地特色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山地特色城镇建设为载体,结合黔东南州实际,走出一条在黔中地区具有示范效应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黔东南州城镇化的基本现状及特点
  随着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黔东南州城镇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4年年末黔东南州常住人口347.75万人,城镇化率为35%,同比增长2%。
  1.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从表中可以看出,黔东南州城镇化水平随着时间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增长速度缓慢。在2010年-2014年间,黔东南州人口城镇化率仍然低于贵州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仍在不断缩小,至2014年,差距最小,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5.01个百分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77个百分比。
  2.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城镇化的质量。2014年黔东南州生产总值为701.71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8:30:52,形成了林业、铝矿、重晶石等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数控装备、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白酒、绿茶、药材等特色轻工产业,现代服务业,原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蓝莓、油茶、弥猴桃、绿色有机蔬菜等现代高效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然而黔东南州各县市城镇化的城镇工业基础薄弱,加工业的链条较短,附加值不高,主要表现在2014年黔东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5.47亿元,仅占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7.60亿元的4.99%。黔东南州产业经济总量小,规模经济效应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3.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围绕山地特色的发展优势和“6个20工程” (20个工业园区、20个现代高效示范园、20个特色小城镇、20个城市综合体、20个旅游景区、20个美丽乡村),黔东南州城镇群初具规模,城镇、乡村组团式发展,串珠式连接,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浑然一体、良性互动,宜居宜业宜游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山地特色城镇建设绽放光彩,全州特色小城镇共有22个。其中:3个省定省级示范镇是黎平县肇兴镇、台江县施洞镇和雷山县丹江镇;11个省定州级示范镇是丹寨县兴仁镇、凯里市龙场镇、麻江县宣威镇、三穗县台烈镇、黄平县旧州镇、锦屏县敦寨镇、施秉牛大场镇、剑河县岑松镇、镇远县青溪镇、从江县下江镇、榕江县忠诚镇;8个州级特色小城镇是凯里市舟溪镇、麻江县下司镇、三穗县滚马乡、镇远县羊坪镇、天柱县远口镇、黄平县重安镇、锦屏县隆里乡、岑巩县水尾镇。
  4.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做大做强凯麻同城一体化极核的发展,着重优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布局,强化各类特色产业支撑,强化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多样化、集约型、有特色、可持续的黔东南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黔东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三、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1.优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沪昆高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黔中經济区,强化区域合作,构建以凯里中心城区、凯麻同城化为核心增长极,黔东新城、黎平、从江、榕江、天柱等区域城市为二级区域增长极,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环境、经济的特色小城镇为为三级区域增长极,逐步形成“一核、一圈、六组、多点”为主体的山地特色城镇空间格局。加快建设六大城镇组群 (组团式发展)。以凯里市、黔东新城、天柱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城镇群组为主要空间范围构建黔东南州城镇组群。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整合以凯里市、黔东新城、天柱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优势产业体系。强化各城镇群组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推动凯里—麻江同城化、黔东南州城镇群组团式发展。
  2.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速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具体可以从“流动转移”和“培训提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加快推进黔东南州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市、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融入城镇。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让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黔东南州各市县城镇有序落户,并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基本养老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加快提高黔东南州农业流动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提升”是人口城镇化实现的重要目标。应围绕黔东南州特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既要考虑具有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引进,又要考虑如何将现有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努力提升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3.强化产业支撑,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一是强化特色工业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加强凯里中心城区、凯麻同城化核心增长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围绕工业强州战略,以及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和“六大基地”建设,强力打造黔东南州20个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黔东南州工业产业的发展,进而为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二是强化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指引下,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蓝莓、蔬菜、茶叶、香猪、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黔东南州的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名特产品,如香炉山云雾茶、凯里红酸汤、大风洞有机米、平良山香米等。三是强化特色旅游业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以“一节一会”(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姊妹节、龙船节、萨玛节、苗年、鼓藏节、吃新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日为契机,以各大旅游区(西江苗寨为代表的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旅游区、镇远为代表的舞阳河上游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旅游区、肇兴侗寨为代表的黎从榕地区侗族文化旅游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业,促进黔东南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
  4.强化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速度。以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环境、经济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建设为引擎,逐步将黔东南州打造成黔中经济区的经济高地,引领黔东南州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一是强化自然立体的山地特色城镇的发展,进一步彰显黔东南州城镇的山地特色。着重突出黔东南州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建筑风格和城市色彩,形成山地特色城镇风貌。结合黔东南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二是强化城镇的文化和民族元素,在城镇化中传承和弘扬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中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继续强化台江县施洞镇、雷山县丹江镇、黎平县肇兴镇3个省级示范特色城镇建设,11个省定州级示范特色城镇建设,8个州级特色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力.对我国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点思考[J].生產力研究,2010 (12).
  [2]2014年黔东南州统计年鉴.
  [3]厉以宁.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一些问题[J].当代财经,2011(1).
  [4]马远,陈军.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管理现代化,2012( 5) : 50 -53.
  [5]陆仰渊.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改革创新,2015(8):15 -19.
  作者简介:陈烦(1987—),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在凯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教,讲师,从事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多遗留问题。因此,必须对吉林省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吉林省 产业结构 现状与对策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  2013 年吉林省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981.46 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一、二、三產业增加值分别为 1509.34、6858.23、4613
期刊
摘 要:2016年2月14日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即日启用,并首先对“e租宝”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投资人开放。“e租宝”事件牵扯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并对P2P行业发展存在影响。本文在分析“e租宝”事件上有所思考,希望监管引领P2P合理发展。  关键词:e租宝 自融 P2P平台 风险定价 风险预警  2016年2月14日晨,央视网报道震撼了网络人群。报道称:公安部组织建设的非法集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合川区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结合合川旅游发展现状和当前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的变化趋势,提出了热血红、宁静绿、闪耀银、深情蓝和诱惑紫五类色调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的思路,以实现特色旅游品牌的打造,提高合川旅游区域地位。  关键词:色调 旅游产品品牌 打造  一、引言  世界由五颜六色的各种色彩拼合组成。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原始人用液体颜料对身边的
期刊
摘 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挑战,需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文章从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历史改革、国有企业创新限制因素和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策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为促进国有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献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创新 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形势。第十
期刊
摘 要:现代企业要想得到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给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要想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应的利益,一
期刊
摘 要:MZD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能和原供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没能形成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利益共同体,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旧有供求关系解体。在选择新的替代供应商YMH公司的过程中,MZD公司采取合作伙伴方式来构建与供应商的利益共同体,并在具体的运作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这一利益共同体,最后成功实现合作伙伴的双赢。  关键词:委托代理 风险 措施 降低  在MZD公司
期刊
摘 要:2009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又颁布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旨在保护和发展特色少数民族村寨,体现了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因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笔者通过地处黔中境内高荡村民族特色村寨的
期刊
摘 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具有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的资源配置,确立企业的发展策略等重要作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激发员工创造热情,鞭策企业快速发展。本文以合肥热电集团近几年企业发展情况为基础,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企业如何坚持加速转型升级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企业 发展 战略规划 思考  一、合肥热电集团实行战略规划的背
期刊
摘 要:现代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全面做好企业新员工培训培养工作,使其短期内快速融入企业并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对企业新员工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建议,希望能对企业员工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员工 培训培养 优化策略  新员工培养的目的在于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土地供应在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供地率这一指标调控土地市场,推进实施节约集约大战略,不仅成为考核政府土地利用效率的约束条件,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才能高效能的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供地率,即供地面积与征收土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效率、节约集约用地程度的一项关键性约束指标。它体现的是征收回来的土地已供应的土地面积,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