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来源 :农业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农业耕作环境复杂多变、耕作过程切削状态不清晰、耕作方案经验化、主观化等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以全面、实时地监控整个耕作过程,实现智慧化的农业耕作。该系统由监控模块、虚拟耕作系统和可视化服务3部分组成。监控模块实时采集农业耕作过程的农业机械耕作装备、土壤、田间环境等状态信息;虚拟耕作系统利用监控模块采集的信息实现对农业耕作过程的仿真模拟与分析预测,迭代优化出最佳的耕作策略;可视化服务综合监控模块和虚拟耕作系统的信息实现对农业耕作过程的数据和模型的可视化展示。该农业耕作监控系统可以为智慧化农业耕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新能源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对传统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挑战。源网荷储协同的电力平衡是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核心,新型平衡资源考虑得越多,电网越经济,但风险也越大,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对平衡进行折中和优化。以负荷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源网荷储等各方面灵活资源,通过叠加电能替代负荷、常规负荷、新能源出力、用户侧主动削峰填谷、电网侧调峰、基
梭伦说“活到老学到老”,认为“学习”应该贯穿人生各个阶段,才能保持充实与活力,避免堕入无所事事的荒废之道。国家制定继续教育制度既是为每个个体“学到老活到老”提供支持,也是国家打造学习型社会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继续教育制度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得到创新,但是创新不能凭空而起,必须立足于实际深入考量。由吴遵民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四十年终身教育
期刊
中尼两国传统友好、互相依存,“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以及相似的边境安全威胁使得构建中尼边境安全共同体成为可能。边境自然环境恶劣、跨境犯罪频发、尼泊尔治理能力偏弱、政局更迭频繁、美西方国家和印度的干扰给中尼边境安全治理带来挑战,威胁边境安全稳定。中尼边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需要通过共同参与、多元协同治理的方式实现,构建边境安全共同体是边境协同治理的最终目的。首先,通过建立边境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保障我国边
目的 对车载信息系统界面中亮度对比及颜色组合的认知机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知觉负载范式,实验A采用6∶1、9∶1、12∶1和18∶1共4种亮度对比水平下的16种颜色组合作为实验材料,对高、中、低载荷下的错误率进行分析。实验B在实验A基础上进行脑电研究。结果 实验A:在高、中载荷下,18∶1的亮度对比显著降低了目标搜索出错率,黄色/黑色、黄色/蓝色和白色/蓝色是搜索错误率最低的3种颜色组合;在低载荷
为保证飞机在空战中发挥导弹的最大攻击能力,文中对空-空导弹发射的火控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空-空导弹的发射特点,详细描述了发射瞬间载机、目标和导弹之间相互的运动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拦射瞄准矢量方程改善导弹在末制导段的运动条件,以保证复杂空战环境中对空中目标的有效攻击。文章最后讨论了导弹拦射前置角、目标攻击进入角和导弹离轴角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座舱显示器上的显示。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的分布状态,分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功能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ASP技术通过1个抗白粉病分子标记(Pm21)、1个抗条锈病分子标记(Yr15)和2个抗叶锈病分子标记(Lr14、Lr68),检测458份小麦品种(系)。【结果】筛选出携带Pm21标记材料2份,Yr15标记材料14份,Lr14a标记材料22份,Lr68标记材料48份
龙窑从战国时期投入使用并延续至今,是我国陶瓷窑炉发展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热工设备,在陶瓷生产以及历史研究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价值。为更好地对龙窑进行研究与传承,文章通过对龙窑基本情况的介绍,对古代龙窑形制和烧造技术演变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性探讨,期望能够为龙窑文化传承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启示。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金属银,获得镀银空心玻璃微珠(Ag@HGMs)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半导体粉末电阻率仪对Ag@HGMs复合粒子的微观形貌、尺寸、结构、组分和导电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Ag@HGMs粉末的体积电阻率为2.85×10-4Ω·cm,表面镀银层致密、完整。将Ag@HG
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是半合成青霉素的一种必需医药中间体。由于生物酶法属于环境友好的合成技术,酶法逐渐成为工业领域中化学合成法的理想替代方法。为了实现D-HPG酶法生产的工业规模化,首先构建了D-海因酶(DHD)和D-氨甲酰水解酶(DCB)的重组菌,并使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然后,基于单因素实验考察诱导剂浓度、温度、pH、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对DHD与DCB重组菌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使用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