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人战立新长时间坚持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口碑建设,再加上不断实施技术研发和创新,成功把黑龙江神顶峰蜂蜜从东北大山深处带到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在中国的东北边陲,有一座巍峨的山峰静静地矗立,它就是中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之一——完达山的主峰神顶峰。半个世纪前,王震将军正是因为这一轮“早起”的火红骄阳,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命名为东方红。东方红素有“东方重镇、绿色明珠”之称,这里有着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的乌苏里江、黑龙江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森林公园,并且,这里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集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众多自然奇观于一身的生态胜地。
在这样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中,生活着一群渺小但勤劳的“精灵”——东北黑蜂。新农人战立新就是和这样一群“精灵”一起在神顶峰上,坚守着一份“甜蜜”的事业。“做世界的好蜂蜜!”这是战立新和他的团队将生态和健康带给世界而为之不懈奋斗的诚信宣言。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战立新发展合作社、建基地、创品牌……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已经让神顶峰蜂蜜走向了世界。
借力林区资源聚焦蜂蜜产业
1967年出生的战立新,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曾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东方红林业局做过科级干部,面对森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他率先开始了自我转型和自主创业,走上了一条兴林富民的创业之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对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森林资源开采管控力度的加大,面对木材这样一种单一经济的短板,加之生态保护下木材大幅减产的趋势,林区经济的发展渐渐步入了“寒冬期”。大量下岗职工没有活干、没有工资,生活在比较困苦的状态下。森林木材资源由采伐变保护势在必行,寻求林区经济转型的“破冰”也迫在眉睫,要怎么寻找替代的产业?在不断地思考和求索中,战立新最终决定带领下岗职工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他觉得这是一份责任。
考虑到林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不管是养殖业、种植业、采植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2001年,时任东方红林业局多种经营局局长的战立新通过对现有资源种类和市场行业的深入梳理和调研后,先后确定了一条以养蜂产业为突破口的产业转型发展之路,提出了“抓协会、建基地、创品牌、闯市场”的发展战略。
2002年创业初期,战立新通过组成养蜂协会,把松散的蜂农组织在一起,同时联合新的林区下岗工人进行培训,成功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且把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蜂业专家、老师引进来,指导和培训养蜂协会的会员。
当时,大家对养蜂产业都抱着观看和怀疑的态度,都知道要转型,但都是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在徘徊。此时的林业已经禁止采伐了。战立新通过宣传引导林区的富余人员和下岗工人加入养蜂协会,借助全国蜂业大会的契机,通过与中国养蜂学会专家进行交流来获取一定的指导的同时,也进一步引起了中国养蜂学会的关注。
经过两三年时间,战立新成功把协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渐渐地发展到200多个会员、20000多蜂群的规模,发布和印刷了自己的《(有机食品)蜜蜂饲养管理规范2005》、《完达山林区有机蜜蜂养殖加工管理手册》、《神顶峰有机蜂产品生产管理手册》、《养蜂小常识》和《森工蜂业合作社创建辅导指南》,发起制定了黑龙江地方标准《东北黑蜂饲养管理规范》,并供协会成员学习交流。
2003年,养蜂协会虽然发展壮大了起来,战立新却遇到了新的考验。由于行业造假、掺假及抗生素的问题,导致2004年欧盟对中国蜂蜜实行禁运,国际贸易壁垒使得国内蜂蜜无法出口,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战立新和他的同事为了帮助当地蜂农渡过难关,就把蜂农的蜂蜜每家五六桶先收过来,自己再想办法找客户帮助销售,结果一下子蜂农送来了上千桶蜂蜜,积压的库存已超过上百吨,竟一点也卖不动,可想而知,当时战立新面对的是怎样的压力和困境。最终战立新只能靠卖掉房子和借贷暂时解决了部分资金的困难。
2005年,由于大量的库存积压和资金问题,压得战立新喘不过气,为了寻找新的商机,2005年5月,战立新只身背着20多斤蜂蜜,从虎林市开始一路南下,途经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武汉、长沙、福州、深圳等各大城市,每一站都留下了他“求卖”的足迹,历经一个多月时间,走了一万多公里路,见了一百多个企业,最终却没有把一滴蜂蜜卖出去,而卖不动的原因是真蜂蜜的价格比假蜂蜜高。战立新手捧着“甜蜜”,心中却满是苦涩。最后,战立新站在中国的南大门——深圳罗湖口岸,久久凝望国门之外,面对无情的市场打击和各种指责与非议,他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对照当时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战立新发现发展黑蜂产业至少是“六个有利于”: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林业转型、有利于林业职工转岗就业,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有利于国民健康、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想到这些,战立新认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决定要发展黑蜂产业,做真正的好蜂蜜。
在这样的处境下,战立新成功“逼迫”自己转换思维,开始着手创造屬于自己的蜂蜜品牌。“蜂蜜原蜜没人要,那我就创造自己的品牌,卖包装好的蜂蜜。”基于这样的想法,2005年战立新创办了黑龙江神顶峰黑蜂产品有限公司,注册了“神顶峰”品牌,从此神顶峰雪蜜产品正式走向市场。
严守品质 终获殊荣
为了实现产品在品质上的创新,战立新从协会开始抓起,组织养蜂户加入协会,引进专家学者,培训蜂农,学习技术,让蜂农掌握绿色标准,提高蜂农质量意识,确保生产的是优质蜂蜜。在此基础上,战立新还提出了“质量从源头抓起、采取优质优价和让农民先赚钱”的发展理念。
2006年,战立新和他的团队建立了国家有机基地和成熟蜂蜜示范基地。为了进一步整合蜂农的标准化生产,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更好地推动蜂农走向市场,2008年在协会的基础上战立新成立了虎林市森蜜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促使蜂农以新农人、新关系、新主体参与打造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最终分享中端市场的经营成果,实现原材料供应和技术标准(如生产工艺、病虫害防治等)在生产、加工、销售上的一体化。合作社由公司创办,也由公司现有人员管理。合作社的产品由公司收购核定质量和价格后进行分红返利。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功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对基地规模和质量的控制提升。合作社现有社员145户,集绿色成熟蜜养殖、蜂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产业辐射带动、蜂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建立了以黑蜂养殖大户为主体、以示范户带动集体的发展机制。同时,战立新还搭建学习平台,帮扶林区蜂农科学养殖,多次举办“虎林森蜜蜂业合作社成熟蜜技术培训班”和“养蜂技术培训班”以及引进外国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服务,投入30余万元,受益人数达近3000人次。战立新本人也受农业农村部、省农委有关部门邀请去做一些交流分享。
此外,战立新特聘请省农科院和养蜂协会专家为养蜂户授课,传授新的养蜂知识和饲喂技术,帮助解决蜂群繁殖及产品质量和防治蜂病等技术难题,推广新理念,有效提高了合作社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并树立了强烈的产品质量意识。同时,战立新从创业之初率先实施成熟蜜的生产方式,按国际标准组织蜂蜜生产,使合作社蜂产品的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拉动了蜂产品价格的不断提高,使林区下岗职工靠养蜂实现了转岗就业,成为致富转型的榜样。
在品牌创建方面,战立新想到既然中国假蜂蜜已经把市场做混乱,好的蜂蜜没有市场,如果做的产品还叫蜂蜜,或者还叫椴树蜜的话,根本就无法摆脱假蜂蜜带来的不好的影响,那么怎么与假的蜂蜜区分开来呢?
为了区别于假蜜,战立新决定要定位一个新的名称。人们都知道东北椴树蜜易结晶,颜色洁白如雪,而市场上的假椴树蜜是不结晶的且颜色呈浅琥珀色。一次战立新出差到海林(又称“雪乡”),面对白雪皑皑的景色,战立新突然来了灵感,雪是白色的,蜂蜜结晶也是白色的,它们都是液态转化成固态的一个物理变化,而且都是在低温的时候开始转化成固态的,“雪蜜”这个既能代表产品特色,又能区别于市场上假蜂蜜的名称诞生了。
瑞雪兆丰年,雪预示着丰收,雪乡代表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于是在各种各样的展会上就有了“中国雪乡,黑蜂雪蜜”这样的标语。2008年,“雪蜜”商标完成注册正式得到保护,同年战立新的雪蜜产品还完成了第一个有机食品认证。就这样从不被认可到慢慢地被接受,再到最终的知名产品,实践再一次证明战立新当时提出的“抓协会、建基地、创品牌、闯市场”思路的前瞻性和正确性。更难得的是,战立新十余年一路坚守,一直践行这样的思路而从未动摇,神顶峰雪蜜最终不断被市场认可,各类荣誉也接踵而至。
2009年9月,战立新带着雪蜜产品第一次迈出国门,参加在法国召开的第41届国际养蜂大会,赢得了该届大会中国唯一的奖项一一银奖,这也是历史上在境外国际蜂会上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国际蜂联主席阿斯格尔评价:“这是中国蜂业久违的殊荣。”2015年在第44届国际养蜂大会上,神顶峰雪蜜荣获世界金奖。在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养蜂学会宣布了神顶峰雪蜜改写了中国蜂蜜数年来没有世界金奖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蜂蜜质量迈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打造蜂文化面向国际化
在战立新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神顶峰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稳健成熟。目前公司在厂区占地1.2万平方米,有蜂蜜、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制酒等十余种系列产品,还有北药、山野菜、食用菌、小杂粮、大豆、大米等山特产品。其中,神顶峰基地先后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国际森林认证,森蜜合作社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实现了林区黑蜂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品牌带动效应,有效带动一大批林区职工转岗创业,新增就业千余人。林區神顶峰周边新增蜂场500多家,增加蜂群3万多群,年产椴树蜜近2000吨,几年下来使当地农户通过蜂业产业增收上亿元。特别是东北黑蜂保护区,单户农户年度创收最高能达到30万元以上,带动一大批蜂农脱贫致富。
作为合作经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战立新多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评比与交流。他的目标就是,做世界最好的蜜,让中国的农产品有底气、有尊严。2018年,神顶峰公司与中国养蜂学会和法国托马斯公司联合签署三家合作框架协议,神顶峰公司率先从法国引进一套成熟蜜生产设备,创新国内蜂蜜工艺和模式,实现山上蜂场标准化与成熟蜜生产规模化有机结合,建成200群以上的国际标准示范蜂场五处,以林场为建设地点,用法国的成熟蜜生产设备创新建设黑蜂观光体验工厂,并与林区旅游项目有机结合,很好地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未来五年,战立新计划创建神顶峰黑蜂雪蜜产业园区项目,打造旅游产业链,用蜂业产业、产品带动林业产业旅游,再靠旅游观光体验进一步拉伸蜂业产品的销售和顾客黏性。目前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雪蜜故事馆、蜜蜂童话馆、蜜源植物博物馆和国际金奖品牌馆等几类。
战立新打算依托林区自然资源,挖掘神顶峰地貌特色,本着遵循“资源整合、产业提升、品牌借助、模式创新”的原则,融合“体验经济”的发展理念,以蜂业带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宿康养等产业发展,探索以黑蜂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实现蜂业与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林区养蜂、山区旅游、深林养生、山间民宿,“旅游+养生+养蜂+民宿”是林区未来产业振兴的新模式,战立新想要把蜂场变成可体验、可参观的旅游景点,把工厂变成蜜蜂文化、养蜂文化的主战场,打造蜂业产业上的一二三产融合。同时,战立新还打算开展瑞士、德国、法国等出口合作,力争将瑞士有机农业成果引进虎林,把东方红镇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黑蜂小镇”。
在中国的东北边陲,有一座巍峨的山峰静静地矗立,它就是中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之一——完达山的主峰神顶峰。半个世纪前,王震将军正是因为这一轮“早起”的火红骄阳,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命名为东方红。东方红素有“东方重镇、绿色明珠”之称,这里有着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的乌苏里江、黑龙江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森林公园,并且,这里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集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众多自然奇观于一身的生态胜地。
在这样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中,生活着一群渺小但勤劳的“精灵”——东北黑蜂。新农人战立新就是和这样一群“精灵”一起在神顶峰上,坚守着一份“甜蜜”的事业。“做世界的好蜂蜜!”这是战立新和他的团队将生态和健康带给世界而为之不懈奋斗的诚信宣言。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战立新发展合作社、建基地、创品牌……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已经让神顶峰蜂蜜走向了世界。
借力林区资源聚焦蜂蜜产业
1967年出生的战立新,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曾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东方红林业局做过科级干部,面对森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他率先开始了自我转型和自主创业,走上了一条兴林富民的创业之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对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森林资源开采管控力度的加大,面对木材这样一种单一经济的短板,加之生态保护下木材大幅减产的趋势,林区经济的发展渐渐步入了“寒冬期”。大量下岗职工没有活干、没有工资,生活在比较困苦的状态下。森林木材资源由采伐变保护势在必行,寻求林区经济转型的“破冰”也迫在眉睫,要怎么寻找替代的产业?在不断地思考和求索中,战立新最终决定带领下岗职工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他觉得这是一份责任。
考虑到林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不管是养殖业、种植业、采植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2001年,时任东方红林业局多种经营局局长的战立新通过对现有资源种类和市场行业的深入梳理和调研后,先后确定了一条以养蜂产业为突破口的产业转型发展之路,提出了“抓协会、建基地、创品牌、闯市场”的发展战略。
2002年创业初期,战立新通过组成养蜂协会,把松散的蜂农组织在一起,同时联合新的林区下岗工人进行培训,成功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且把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蜂业专家、老师引进来,指导和培训养蜂协会的会员。
当时,大家对养蜂产业都抱着观看和怀疑的态度,都知道要转型,但都是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在徘徊。此时的林业已经禁止采伐了。战立新通过宣传引导林区的富余人员和下岗工人加入养蜂协会,借助全国蜂业大会的契机,通过与中国养蜂学会专家进行交流来获取一定的指导的同时,也进一步引起了中国养蜂学会的关注。
经过两三年时间,战立新成功把协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渐渐地发展到200多个会员、20000多蜂群的规模,发布和印刷了自己的《(有机食品)蜜蜂饲养管理规范2005》、《完达山林区有机蜜蜂养殖加工管理手册》、《神顶峰有机蜂产品生产管理手册》、《养蜂小常识》和《森工蜂业合作社创建辅导指南》,发起制定了黑龙江地方标准《东北黑蜂饲养管理规范》,并供协会成员学习交流。
2003年,养蜂协会虽然发展壮大了起来,战立新却遇到了新的考验。由于行业造假、掺假及抗生素的问题,导致2004年欧盟对中国蜂蜜实行禁运,国际贸易壁垒使得国内蜂蜜无法出口,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战立新和他的同事为了帮助当地蜂农渡过难关,就把蜂农的蜂蜜每家五六桶先收过来,自己再想办法找客户帮助销售,结果一下子蜂农送来了上千桶蜂蜜,积压的库存已超过上百吨,竟一点也卖不动,可想而知,当时战立新面对的是怎样的压力和困境。最终战立新只能靠卖掉房子和借贷暂时解决了部分资金的困难。
2005年,由于大量的库存积压和资金问题,压得战立新喘不过气,为了寻找新的商机,2005年5月,战立新只身背着20多斤蜂蜜,从虎林市开始一路南下,途经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武汉、长沙、福州、深圳等各大城市,每一站都留下了他“求卖”的足迹,历经一个多月时间,走了一万多公里路,见了一百多个企业,最终却没有把一滴蜂蜜卖出去,而卖不动的原因是真蜂蜜的价格比假蜂蜜高。战立新手捧着“甜蜜”,心中却满是苦涩。最后,战立新站在中国的南大门——深圳罗湖口岸,久久凝望国门之外,面对无情的市场打击和各种指责与非议,他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对照当时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战立新发现发展黑蜂产业至少是“六个有利于”: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林业转型、有利于林业职工转岗就业,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有利于国民健康、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想到这些,战立新认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决定要发展黑蜂产业,做真正的好蜂蜜。
在这样的处境下,战立新成功“逼迫”自己转换思维,开始着手创造屬于自己的蜂蜜品牌。“蜂蜜原蜜没人要,那我就创造自己的品牌,卖包装好的蜂蜜。”基于这样的想法,2005年战立新创办了黑龙江神顶峰黑蜂产品有限公司,注册了“神顶峰”品牌,从此神顶峰雪蜜产品正式走向市场。
严守品质 终获殊荣
为了实现产品在品质上的创新,战立新从协会开始抓起,组织养蜂户加入协会,引进专家学者,培训蜂农,学习技术,让蜂农掌握绿色标准,提高蜂农质量意识,确保生产的是优质蜂蜜。在此基础上,战立新还提出了“质量从源头抓起、采取优质优价和让农民先赚钱”的发展理念。
2006年,战立新和他的团队建立了国家有机基地和成熟蜂蜜示范基地。为了进一步整合蜂农的标准化生产,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更好地推动蜂农走向市场,2008年在协会的基础上战立新成立了虎林市森蜜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促使蜂农以新农人、新关系、新主体参与打造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最终分享中端市场的经营成果,实现原材料供应和技术标准(如生产工艺、病虫害防治等)在生产、加工、销售上的一体化。合作社由公司创办,也由公司现有人员管理。合作社的产品由公司收购核定质量和价格后进行分红返利。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功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对基地规模和质量的控制提升。合作社现有社员145户,集绿色成熟蜜养殖、蜂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产业辐射带动、蜂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建立了以黑蜂养殖大户为主体、以示范户带动集体的发展机制。同时,战立新还搭建学习平台,帮扶林区蜂农科学养殖,多次举办“虎林森蜜蜂业合作社成熟蜜技术培训班”和“养蜂技术培训班”以及引进外国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服务,投入30余万元,受益人数达近3000人次。战立新本人也受农业农村部、省农委有关部门邀请去做一些交流分享。
此外,战立新特聘请省农科院和养蜂协会专家为养蜂户授课,传授新的养蜂知识和饲喂技术,帮助解决蜂群繁殖及产品质量和防治蜂病等技术难题,推广新理念,有效提高了合作社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并树立了强烈的产品质量意识。同时,战立新从创业之初率先实施成熟蜜的生产方式,按国际标准组织蜂蜜生产,使合作社蜂产品的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拉动了蜂产品价格的不断提高,使林区下岗职工靠养蜂实现了转岗就业,成为致富转型的榜样。
在品牌创建方面,战立新想到既然中国假蜂蜜已经把市场做混乱,好的蜂蜜没有市场,如果做的产品还叫蜂蜜,或者还叫椴树蜜的话,根本就无法摆脱假蜂蜜带来的不好的影响,那么怎么与假的蜂蜜区分开来呢?
为了区别于假蜜,战立新决定要定位一个新的名称。人们都知道东北椴树蜜易结晶,颜色洁白如雪,而市场上的假椴树蜜是不结晶的且颜色呈浅琥珀色。一次战立新出差到海林(又称“雪乡”),面对白雪皑皑的景色,战立新突然来了灵感,雪是白色的,蜂蜜结晶也是白色的,它们都是液态转化成固态的一个物理变化,而且都是在低温的时候开始转化成固态的,“雪蜜”这个既能代表产品特色,又能区别于市场上假蜂蜜的名称诞生了。
瑞雪兆丰年,雪预示着丰收,雪乡代表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于是在各种各样的展会上就有了“中国雪乡,黑蜂雪蜜”这样的标语。2008年,“雪蜜”商标完成注册正式得到保护,同年战立新的雪蜜产品还完成了第一个有机食品认证。就这样从不被认可到慢慢地被接受,再到最终的知名产品,实践再一次证明战立新当时提出的“抓协会、建基地、创品牌、闯市场”思路的前瞻性和正确性。更难得的是,战立新十余年一路坚守,一直践行这样的思路而从未动摇,神顶峰雪蜜最终不断被市场认可,各类荣誉也接踵而至。
2009年9月,战立新带着雪蜜产品第一次迈出国门,参加在法国召开的第41届国际养蜂大会,赢得了该届大会中国唯一的奖项一一银奖,这也是历史上在境外国际蜂会上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国际蜂联主席阿斯格尔评价:“这是中国蜂业久违的殊荣。”2015年在第44届国际养蜂大会上,神顶峰雪蜜荣获世界金奖。在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养蜂学会宣布了神顶峰雪蜜改写了中国蜂蜜数年来没有世界金奖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蜂蜜质量迈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打造蜂文化面向国际化
在战立新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神顶峰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稳健成熟。目前公司在厂区占地1.2万平方米,有蜂蜜、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制酒等十余种系列产品,还有北药、山野菜、食用菌、小杂粮、大豆、大米等山特产品。其中,神顶峰基地先后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国际森林认证,森蜜合作社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实现了林区黑蜂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品牌带动效应,有效带动一大批林区职工转岗创业,新增就业千余人。林區神顶峰周边新增蜂场500多家,增加蜂群3万多群,年产椴树蜜近2000吨,几年下来使当地农户通过蜂业产业增收上亿元。特别是东北黑蜂保护区,单户农户年度创收最高能达到30万元以上,带动一大批蜂农脱贫致富。
作为合作经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战立新多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评比与交流。他的目标就是,做世界最好的蜜,让中国的农产品有底气、有尊严。2018年,神顶峰公司与中国养蜂学会和法国托马斯公司联合签署三家合作框架协议,神顶峰公司率先从法国引进一套成熟蜜生产设备,创新国内蜂蜜工艺和模式,实现山上蜂场标准化与成熟蜜生产规模化有机结合,建成200群以上的国际标准示范蜂场五处,以林场为建设地点,用法国的成熟蜜生产设备创新建设黑蜂观光体验工厂,并与林区旅游项目有机结合,很好地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未来五年,战立新计划创建神顶峰黑蜂雪蜜产业园区项目,打造旅游产业链,用蜂业产业、产品带动林业产业旅游,再靠旅游观光体验进一步拉伸蜂业产品的销售和顾客黏性。目前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雪蜜故事馆、蜜蜂童话馆、蜜源植物博物馆和国际金奖品牌馆等几类。
战立新打算依托林区自然资源,挖掘神顶峰地貌特色,本着遵循“资源整合、产业提升、品牌借助、模式创新”的原则,融合“体验经济”的发展理念,以蜂业带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宿康养等产业发展,探索以黑蜂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实现蜂业与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林区养蜂、山区旅游、深林养生、山间民宿,“旅游+养生+养蜂+民宿”是林区未来产业振兴的新模式,战立新想要把蜂场变成可体验、可参观的旅游景点,把工厂变成蜜蜂文化、养蜂文化的主战场,打造蜂业产业上的一二三产融合。同时,战立新还打算开展瑞士、德国、法国等出口合作,力争将瑞士有机农业成果引进虎林,把东方红镇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黑蜂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