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挑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是否能够安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基本学科,创新教育实施于课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以及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育;原则;措施
一、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激励性原则.高中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对事物或者某些数学概念原理的自我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以权威和专家为最高标准,而是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创造,敢于进取.(2)主体性、主动性原则.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技能与知识.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也要成为课程设置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发展性原则.在创新教育中要把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4)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不同的创新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特色[2].(5)渗透性原则.高中课程的设置,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结合点的,相互之间是渗透的.因此,创新教育会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在教育全过程和全方位中渗透创新教育.(6)开放性原则.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解放师生的脑、眼、手、嘴.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结合[3].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的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向学生提问,问学生知道“圆”的性质吗,然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一下.这样就可以先将学生带入一个问题情境,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及点评.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些“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以及性质.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主要是来源于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允许学生质疑,质疑教师的讲解,质疑专家的观点,质疑课本,质疑所有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观点,教师要进行鼓励、表扬.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该是批评与挖苦,而是应该先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师生之间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在数学课的教授过程中要鼓励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才能够了解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想,从而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以及独特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有重点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授概念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联络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现象.因此,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既要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异性,又要通过活动课和思训课,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动力.
5.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望以及意志力和挑战精神.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个性品质,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总之,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高中数学教师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时刻灌注创新教育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尚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12(S1).
[2]刘秀杰.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3]陆中彪.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武装学生[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224500)]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育;原则;措施
一、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激励性原则.高中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对事物或者某些数学概念原理的自我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以权威和专家为最高标准,而是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创造,敢于进取.(2)主体性、主动性原则.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技能与知识.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也要成为课程设置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发展性原则.在创新教育中要把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4)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不同的创新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特色[2].(5)渗透性原则.高中课程的设置,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结合点的,相互之间是渗透的.因此,创新教育会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在教育全过程和全方位中渗透创新教育.(6)开放性原则.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解放师生的脑、眼、手、嘴.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结合[3].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的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向学生提问,问学生知道“圆”的性质吗,然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一下.这样就可以先将学生带入一个问题情境,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及点评.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些“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以及性质.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主要是来源于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允许学生质疑,质疑教师的讲解,质疑专家的观点,质疑课本,质疑所有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观点,教师要进行鼓励、表扬.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该是批评与挖苦,而是应该先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师生之间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在数学课的教授过程中要鼓励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才能够了解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想,从而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以及独特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有重点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授概念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联络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现象.因此,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既要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异性,又要通过活动课和思训课,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动力.
5.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望以及意志力和挑战精神.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个性品质,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总之,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高中数学教师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时刻灌注创新教育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尚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12(S1).
[2]刘秀杰.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3]陆中彪.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武装学生[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2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