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林青的远方》中的音乐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剧《林青的远方》,是以烈士林青的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大型红色题材舞剧。通过音乐、舞蹈以及舞台美术的手法,表现了林青这位烈士年轻而又不平凡的一生。该剧虽然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方式,但一部优秀的舞剧,离不开好的配乐,而该舞剧中的配乐,为它的完美表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舞剧《林青的远方》;林青;配乐
  作品背景
  林青(1911——1935),中共地下党人、贵州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书记、首任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
  舞剧《林青的远方》由贵工程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担任编剧,聘请优秀的青年舞蹈新锐赵小刚担任编导,原创音乐部分由关鹏和周正军担任。该剧由“序”“求索”“星火”“光芒”“远方”五个部分组成。
  序中,幕布以林青所作的《悼亡妹》——“五龙桥在毕城南/五龙桥下浅水清/淹不了古塔的倒影/这其间/有多少欺负的坟茔”作为结束。第一幕“求索”描述了林青在革命队伍里的成长。第二幕“星火”讲述了出狱后的林青和党组织失去联系,返回家乡毕节,开始艰苦的奋斗历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毕节的第一个党支部,在林青的发动带领下,反抗压迫/救亡图存的思想传遍毕节,《国际歌》的旋律在毕节的上空回蕩。第三幕“光芒”讲述了遵义会议放光芒,党中央和红军来到了贵州,林青在红旗下和当年雨中的党课老师吴亮平相聚,欣喜不已,红军四渡赤水,转战乌蒙,林青带领地下党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传递情报,活跃在大街小巷,开展着拥军扩红、支前带路等革命工作。第四幕“远方”,讲述了林青和战友们送别远征的中央红军,黑恶势力乘机疯狂反扑,林青再次被捕中秋之夜,他用指尖在牢房墙面上写下献给母亲的诗《合唱》。
  整部剧的音乐主要由管弦乐队编配而成。个别剧目中加入了民族乐器,合唱以及自然界的风声。
  一、舞剧中弦乐的运用
  1.同组乐器的运用
  A.弦乐队与独奏乐器的结合
  弦乐队与小提琴独奏的结合:最后谢幕的音乐,主旋律由小提琴独奏,弦乐队演奏副旋律和织体。这种弦乐队伴奏,小提琴演奏主旋律的形式,两者音色对比不是很强烈,形成较为同意且稳定的音响效果。小提琴演奏序中的主旋律,首尾呼应,统一整部作品。
  B.弦乐队声部间的结合
  中提琴组与小提琴组间的结合:第一幕的开始,中提琴组演奏紧凑而又连续的音符,小提琴组拉奏长音。中提琴组用连续紧凑而又有规律的节奏型来烘托“求索”中林青烈士对党的热爱与极度渴望的状态,小提琴组的长音表现了林青烈士在“求索”过程中无比激动的情感,两个声部完美的结合,巧妙的运用了我国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刻画了林青烈士在“求索”初期的激动心情。
  2.与其他组乐器结合的运用
  弦乐与其他乐器组合形式在该舞剧中应用的较多,例如弦乐与铜管乐器的结合,
  A.弦乐与铜管乐器的结合
  在第一幕前半部分的最后,弦乐拉奏抒情的长音,暗示着林青烈士在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后,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了他感慨万分的心情;而圆号类似号角般的旋律,象征着党对他的号召,两条旋律线相互交错陈述,刻画了林青烈士在党的号召下激动万分,一心向党的画面。
  第一幕的后半部分,讲述的是林青烈士的“求索”道路进入了比较困难的时期,人民开始反抗,林青烈士加入了“三·三一”爱国集会,最后被捕入狱。该部分音乐一开始,延续了第一部分“紧拉慢唱”的手法,但这个“慢唱”却使用的是大号这个乐器,在弦乐连续音符造成的紧张的节奏中,大号有规律且不紧不慢的长音响起。弦乐紧张的节奏型与有规律的音型,刻画出爱国集会中,爱国人士激动且愤怒的心情,但大号低沉而又稳定的旋律出现,更是暗示着他们热爱党和国家的那份坚定的心。弦乐与大号的呼应,更加形象的刻画了林青等爱国人士在爱国集会中坚定且勇敢的心情。
  B.弦乐与打击乐的结合
  打击乐的出现,是为了将音乐的氛围刻画的更加形象,例如加入有音高的打击乐来加强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或是加入大鼓和小军鼓来加强紧张而又有力的氛围。
  第三幕“光芒”中就运用到了有音高的打击乐。第三幕主要讲述的是林青烈士第一次入狱出来后,返回家乡,由于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因此他在自己的家乡开展地下党活动,成立了“草原艺术社”,在这幕开始,有一段描绘“草原艺术社”开展活动时的情景,在这段音乐中,弦乐一改之前抒情或是紧张的肢体,灵活俏皮的音型与节奏型,再加入有音高的打击乐颤音琴和木琴,更是加深了这段音乐的灵动性,描绘出林青烈士回家开展工作时的情景。
  第三幕的最后,运用到了无音高打击乐,渲染紧张而又有力的氛围。第三幕最后描述林青烈士遵义会议之后又继续留在家乡从事地下党工作。在描绘这段经历的音乐,弦乐紧张的旋律和铜管有力的声音占据了极大部分,但随着音乐的一步步推进,在最后一段中,加入了打击乐(大鼓和小军鼓),大鼓沉重而又稳定的重音,加上小军鼓连续规整的节奏型,将音乐推向高潮,音乐高潮的来临,也表示着林青烈士的地下工作进入了最最艰难的时期,为他的再次入狱埋下伏笔。
  二、铜管乐器的运用
  在该舞剧中,铜管乐器单独使用的片段几乎没有,主要是和其他乐器组的器乐结合使用。
  1.铜管乐器与弦乐的结合
  铜管与弦乐结合的片段分析见上面弦乐与铜管乐器的结合部分。
  在该舞剧中,铜管主要担任了两种主要角色,第一种:渲染阳光积极向上的氛围,例如圆号吹奏号角般的旋律,小号吹奏的旋律,均为表现正面积极向上的形象。第二种则是用来刻画反动军阀的形象,例如大号隐约吹奏的旋律,长号顿挫有力的音型,或是尖锐刺耳的音响效果,常用来刻画敌人的形象。
  2.铜管乐器与打击乐的结合
  铜管与打击乐的结合主要仍是在渲染紧张有力的氛围,具体例子见弦乐与打击乐的结合中的第二个例子,该例子中除了弦乐和打击乐,铜管的存在,将音乐的整个效果变得更加明亮,象征的即使革命再困难,林青烈士和爱国人士的斗争是不会停息的。   三、打击乐的运用
  打击乐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和弦乐以及铜管乐的结合上。但主要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用来稳定节奏,增强音乐的节奏性。例如弦乐与打击乐结合的第一个例子,通过有音高的打击乐,来表现明快活泼的节奏型。第二则为表现紧张的氛围,例如弦乐与打击乐结合的第二个例子,打击乐连续的节奏型,将音乐情绪烘托得更加紧张。
  四、合唱的运用
  在该舞剧中,第二幕“星火”开始加入合唱,首先使用的是女生合唱,女声合唱擅长表现优美、亲切、深情、柔顺的音乐形象。在第二幕中,随着主角林青的出现,女声合唱的旋律响起,用女声表达林青烈士在狱中所经受的苦难,优美,却又伤感。之后加入混聲合唱,混声合唱更加宽广的音域,更加充沛的音量,更加丰富的音色,将林青烈士在狱中接受了特别的党课后,想要播撒革命的火种,用混声合唱来表现,渲染出了宏伟崇高的史诗型的场面。
  五、其他
  1.民族乐器的使用
  本舞剧音乐中,总共运用到了三个民族乐器,分别为芦笙、胡笳和二胡。芦笙是林青烈士家乡具有特征的乐器,而胡笳和二胡,主要用来渲染悲凉的氛围。
  芦笙这个乐器在“序”的开始处出现,“序”中随着芦笙吹奏的主旋律响起,林青烈士抱着亡妹走上台。芦笙拥有明亮而又柔美的音色,吹奏出凄凉的旋律,反而将场景渲染的更加凄凉。芦笙本身很高的民族音色辨识度,在舞剧的一开始,从音乐角度将整个剧目的情景放在了贵州这片土地上,芦笙明亮柔美的音色与凄凉的旋律形成对比,更加增加了序中所要表现的情绪。
  胡笳也出现在序中,在芦笙演奏的凄凉的旋律之后,胡笳哽咽的副旋律响起,将音乐的悲伤又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芦笙旋律表达的悲伤之情中,胡笳起到了加深情感的作用。
  2.效果音的运用
  该舞剧中主要运用到的效果音有风声和枪声两种。
  风声出现在剧目的一开始和最后,两次均使用的是寒风呼啸的声音,均用来描绘寒风凌烈,在“序”林青烈士抱着亡妹,从凌烈的寒风中走来,表达了林青烈士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就像这寒风一样。第二次出现是在最后,林青烈士在第二次入狱后,敌人对他的折磨,就好比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的寒风。
  枪声在该舞剧中,模拟敌人杀害进步青年和党员时的枪声。
  六、调式
  该舞剧所讲述的是地下革命党,林青烈士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故事,因此,配乐中所使用的为中国的民族调式。
  小结
  该舞剧的配乐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以弦乐作为整部剧音乐的基础,铜管表现明亮且有力量的形象,打击乐主要用来刻画有节奏感的氛围。但由于民族乐器加入,不仅加强了整部剧的民族特性,并且也丰富了整部剧的音色。虽然本舞剧的配乐以西洋乐器为主,但经过配乐师对于整体音色以及调式的控制,将整部剧的音乐给人明显的民族感,为这部红色舞剧打好了听觉基础,成就了这部歌颂伟大烈士的现代舞剧。
  参考文献:
  [1]《配器法教程》塞缪尔·阿德勒主编:叶小纲中央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
  [2]《民族管弦乐法》胡登跳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3]《合唱与指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婷婷(1990.10-),女,籍贯甘肃定西,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复调)。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其他文献
一、视觉传达艺术相关概述  视觉传达艺术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概念,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内容新颖。由于视觉传达艺术创新设计是利用视觉形象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因此,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欢迎。视觉传达艺术将商品、商家和消费者三者联系起来,利用相关文字、图片等将情感观念传达给人们,给人以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视觉传达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今,视觉传达艺术已经经历从商业美
期刊
一个闷热的夜晚,我正与作业进行着一场决斗,突然几只“不速之客”在耳边嗡嗡叫着。  我被弄得心烦意乱,于是决定开展人蚊大战。  刚开始我屏住呼吸,生怕惊动它们。蚊子们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不肯前来冒犯,趁我不备,竟送我几个“红包”。我气急败坏,发现它们正在桌子休息,我大喊一声:“你的死期到了。”“啪”的一声拍在桌子,可是蚊子没打到,还震翻了水。  虽然桌子一片狼藉,但是我不肯放弃。我跳到床上,看到蚊子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高品质设计这一主题,以中国高级时装设计为例,简要分析高级时装的概念,并从高品质设计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分析高品质时装设计的价值意义,最后结合中国高级时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高品质服装设计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高品质;设计;价值意义;高级时装  一、高级时装设计概述  高级时装设计起源于素有时尚之都之称的法国,法语称之为“Haute Couture”,是指专门为少数高品质生活的高端
期刊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当以着重实践应用操作为主导,理论辅助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实践摸索经验,教师应在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倡导创新,重在改进  没有最新的设计,只有不断改进。当一件创新作品出现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类似作品产生。对于新媒体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立德树人显现得更为重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主力军,应不再依附于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逐渐摸索出更适合开展学生工作的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创建出更优越的师生关系,进而将党团工作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贯彻始终。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提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新模式,并对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新的管理模式转
期刊
一、身体是不会撒谎  中国有句俗话经常说:“身心合一”,我想一个不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又怎么能做到自己跟自己的身心交流,所以我们的身体是不会撒谎。作为一个欣赏舞蹈的人来说,为什么要说自己的身体呢?舞蹈难道不就是美吗?难道不就是无数个美的身体的化身和它的重新组合吗?实际上不是,对于编舞家而言,舞蹈就像我们伟大的雕塑家罗丹一样,他看到是一个一个的瞬间一个一个的肢体和躯干和无数个细节所构成的,其实从人的咕
期刊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因素,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科普的时效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受众上都要符合新时代的特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本论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渭南农村科普现状和问题的调研分析,通过借鉴成功案例等方法,从科普模式、科普主体及科普对象等方面对其有效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科普;人文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我国的农村社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目前约有5千万糖尿病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因此早期干预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便携式
期刊
前言: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实现规模扩大的一种产业。大部分城市的文化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主要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为了营造城市的文化气息,则需要充分借助数字媒体艺术设?的应用优势,以便将城市人文、科技和文化特点等全面展现出来,真正丰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念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来讲,指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不足,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方法不科学,还未能促进学生认识到研究物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应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构建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机制,促进学生以更加高效、合理、科学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学措施  物理科学方法来源于物理学家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包括了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情景、进行物理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