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95后大学生课堂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种提高大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95后;大学生;课堂积极性
引言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二十年前,大学课堂上,老师学富五车,学生好学不倦;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教室里认真聆听,仔细领会;老师有成就,学生有收获。那时候老师与学生共同演绎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过程。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学课堂却广受诟病。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少大学生成为了“低头族”,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入性屡次被高校作为做重中之重的工作。大学课堂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高校需要使尽浑身解数来维护大学课堂的尊严?
一、95后大学生课堂的学习特点
人的成长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的区别,会受到时代环境的极大影响。根据最近几年笔者给大学生上课情况分析,可以总结出95后大学生课堂特点如下:
1.纪律性差,个性散漫。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睡觉现象常有,手机声音打断课堂也时有发生。95后所生存的时代,其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是很充足的,他们没有“柴、米、油、盐”的压力,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兴趣,遵从内心的意愿。因此在课堂上遇到感兴趣的则会认真听讲和钻研,但更多的时候却漫不经心,对其他事物例如手机的关注度远远大于课堂知识。
2.课堂参入性差,学习氛围不浓。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面对面的沟通隔了一层屏障,导致大学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性情感交流严重缺乏。因此,课堂中往往出现老师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却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甚至采取冷漠的方式对待。
3.对网络与电子产品的依赖度较高。网络是95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从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心智发展超前。这种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学习有一定帮助,可以成为大学正规课堂的有益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自学或者答疑解惑的需求。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5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信息,但不能辨别真伪,也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二、调动95后大学生课堂参入积极性的途径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面临的是一个选择题,即课堂应该给予学生最多的知识还是最大的快乐?实际中往往会偏向其中的一个方向。但如果仔细分析,适当偏向学生快乐的课堂是必要的,因为学生快乐的课堂往往会带来知识传授效果的增进,同时也增进师生的感情和信任度。当然,现实中所谓的学生快乐的课堂确实很难完全达到,也没必要以课堂“嘉年华”的形式进行,但是可以以学生愿意听、愿意参与,内容切合课程作为基本的衡量形式。在此基础上,应该采取以下途径调动大学生课堂参入积极性:
1.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前的“满堂灌式教学”,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部分时间在被动地听。这大大地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大学课堂的教学本质就是师生共同作用,来达到理想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针对95后的特点,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得以释放。
2.利用科研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当今的信息传播通畅, 95后眼界十分开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大学生的阅历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许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不愿听讲,除了没有兴趣、听不懂之外,还可能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考察,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就没必要再重复了。高校教师应当为大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问题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甚至可以交给学生部分研究任务,放手让他们去做。教师除了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上的指导,还可以帮助他们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团队合作学习,从查资料开始,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在学习课程中形成研究风气,让学生看到教材之外的广阔天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包括实习见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之外,还有科研创新大赛训练,学生的科研训练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包括学生的畢业设计都可以与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甚至可以是教师自己的部分科研项目。研究证明,参加过科研项目的学生的平均学业成绩要显著高于未参加的学生,并且参加越多的科研项目的学生成绩会越高,越早进入科学研究工作对学生益处越大。
3.应用网络做学生课堂外的朋友。95 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既然每个大学生都离不开网络,那么教师可以在课下参与到学生的网络交流中,利用QQ 群、微信、微博等与他们成为好友,在空闲的时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上课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这应该是新形势下的新式师生关系。相比传统方式,这种新的网络交流在加强人与人沟通方面有独特优势,更有助于师生的彼此了解和交流。任课教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包括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还有QQ号,每个班级都可以邀请本学期的所有任课教师加入自己的班级QQ 群。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4.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情感。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迷恋,被教学内容感动,为真知而去探索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设情境、启心智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没有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教学。
三、总结
调动95后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勇于突破自己,敢于创新和摸索,为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更勇敢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肖璐.“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课堂.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2] 甄强. 调动“90后”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探讨—以理工类英语课堂为例.长江大学学报,2014.02.
[3] 尹晨祖. 解析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赤峰学院学报,2013.06.
【关键词】95后;大学生;课堂积极性
引言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二十年前,大学课堂上,老师学富五车,学生好学不倦;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教室里认真聆听,仔细领会;老师有成就,学生有收获。那时候老师与学生共同演绎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过程。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学课堂却广受诟病。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少大学生成为了“低头族”,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入性屡次被高校作为做重中之重的工作。大学课堂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高校需要使尽浑身解数来维护大学课堂的尊严?
一、95后大学生课堂的学习特点
人的成长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的区别,会受到时代环境的极大影响。根据最近几年笔者给大学生上课情况分析,可以总结出95后大学生课堂特点如下:
1.纪律性差,个性散漫。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睡觉现象常有,手机声音打断课堂也时有发生。95后所生存的时代,其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是很充足的,他们没有“柴、米、油、盐”的压力,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兴趣,遵从内心的意愿。因此在课堂上遇到感兴趣的则会认真听讲和钻研,但更多的时候却漫不经心,对其他事物例如手机的关注度远远大于课堂知识。
2.课堂参入性差,学习氛围不浓。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面对面的沟通隔了一层屏障,导致大学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性情感交流严重缺乏。因此,课堂中往往出现老师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却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甚至采取冷漠的方式对待。
3.对网络与电子产品的依赖度较高。网络是95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从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心智发展超前。这种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学习有一定帮助,可以成为大学正规课堂的有益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自学或者答疑解惑的需求。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5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信息,但不能辨别真伪,也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二、调动95后大学生课堂参入积极性的途径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面临的是一个选择题,即课堂应该给予学生最多的知识还是最大的快乐?实际中往往会偏向其中的一个方向。但如果仔细分析,适当偏向学生快乐的课堂是必要的,因为学生快乐的课堂往往会带来知识传授效果的增进,同时也增进师生的感情和信任度。当然,现实中所谓的学生快乐的课堂确实很难完全达到,也没必要以课堂“嘉年华”的形式进行,但是可以以学生愿意听、愿意参与,内容切合课程作为基本的衡量形式。在此基础上,应该采取以下途径调动大学生课堂参入积极性:
1.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前的“满堂灌式教学”,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部分时间在被动地听。这大大地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大学课堂的教学本质就是师生共同作用,来达到理想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针对95后的特点,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得以释放。
2.利用科研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当今的信息传播通畅, 95后眼界十分开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大学生的阅历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许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不愿听讲,除了没有兴趣、听不懂之外,还可能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考察,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就没必要再重复了。高校教师应当为大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问题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甚至可以交给学生部分研究任务,放手让他们去做。教师除了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上的指导,还可以帮助他们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团队合作学习,从查资料开始,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在学习课程中形成研究风气,让学生看到教材之外的广阔天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包括实习见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之外,还有科研创新大赛训练,学生的科研训练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包括学生的畢业设计都可以与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甚至可以是教师自己的部分科研项目。研究证明,参加过科研项目的学生的平均学业成绩要显著高于未参加的学生,并且参加越多的科研项目的学生成绩会越高,越早进入科学研究工作对学生益处越大。
3.应用网络做学生课堂外的朋友。95 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既然每个大学生都离不开网络,那么教师可以在课下参与到学生的网络交流中,利用QQ 群、微信、微博等与他们成为好友,在空闲的时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上课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这应该是新形势下的新式师生关系。相比传统方式,这种新的网络交流在加强人与人沟通方面有独特优势,更有助于师生的彼此了解和交流。任课教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包括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还有QQ号,每个班级都可以邀请本学期的所有任课教师加入自己的班级QQ 群。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4.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情感。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迷恋,被教学内容感动,为真知而去探索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设情境、启心智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没有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教学。
三、总结
调动95后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勇于突破自己,敢于创新和摸索,为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更勇敢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肖璐.“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课堂.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2] 甄强. 调动“90后”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探讨—以理工类英语课堂为例.长江大学学报,2014.02.
[3] 尹晨祖. 解析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赤峰学院学报,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