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婴儿型石骨症相关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恶性婴儿型石骨症患者临床上非常少见,合并眼部症状的病例罕见.由于该病延误治疗时预后差,因此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而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的患儿治疗后眼部症状是否改善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的 分析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患者的发病特点、眼部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的患儿2例,对患儿进行全身临床检查和眼部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血液学检查、腹部B型超声检查、全身骨骼X线摄片、外眼检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和眼部CT检查.对患儿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儿白细胞总数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进行性贫血,腹部B型超声检查提示肝脏、脾脏肿大,全身骨骼系统均有密度增高、增厚等特征性改变.治疗前1例女性患儿同时存在视神经管狭窄、视盘苍白、右侧面部肌肉麻痹和麻痹性内斜视;而另1例男性患儿存在视神经管狭窄和交替性外斜视,2例患儿均存在F-VEP P2波潜伏期延长和振幅下降.2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全身症状均明显改善,女性患儿F-VEP结果稍有改善,术后1年视神经管直径为1.9mm,随访至5年视神经管直径增宽到3.2mm,但斜视和视神经萎缩症状无改善;而男性患儿除视神经管增宽外,双眼共转性斜视症状消失.结论 斜视和眼部症状是恶性婴儿型石骨症重要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反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应该引起重视.恶性婴儿型石骨症的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全身症状和部分眼部症状,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其他文献
甘蓝的传统育苗具有成苗率低、幼苗质量差等不足,影响甘蓝的产业化种植。采用穴盘技术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育苗的不足,能实现集中供应,远距离运输,值得大范围推广。文章从播前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从构建节约型图书馆的角度出发,解决资源浪费现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是:严把图书采购关,建设高质量图书资源;合理安排图书加工流程,减
为了合理划分出行者类型,全面解析行程时间可靠性的本质特征,考虑到出行者的异质性,将SP调查与聚类分析结合,提出基于预留时间的出行者类型划分方法,同时应用多项Logit模型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实验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梳
目前,锦州市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应加快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市级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研究出台抉持政策,完善担保体系建设。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笔记,在小学教育领域是一个值得开发研究的课题。文章探究了2015~2019年发表的有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情感的特殊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特殊学生的情感变化,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文章根据特殊学生的情感特征提出以情感人、爱护学生
背景如何选择高质量、生物学特性更接近在体生理状态的角膜内皮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角膜研究的基础。角膜内皮细胞(CECs)的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检测是优选角膜内皮种子细胞的
对天水市主干道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和绿地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粗糙度关系显著;不同尘
为增加土壤利用率,获得更高的甘薯产量。试验采用立柱式栽培的方法,研究上、中、下层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立柱式栽培甘薯中层的叶绿素、藤蔓长和秧薯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