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肌肉破坏对局部腰椎椎体骨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30只20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伪手术组、双侧背部侧正中切口,CNT)、双侧竖脊肌组(切除双侧腰椎旁竖脊肌,RESM)以及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OVX)。术后第3个月取材腰椎椎体(L4~6)依次进行骨密度、显微CT、椎体压缩实验等检测。
结果在术后第3个月RESM组骨密度明显地低于对照组CNT[(0.211±0.028) g/cm2比(0.253±0.021) g/cm2,P<0.01],然而,OVX和RESM两组之间骨密度差异不明显[(0.197±0.015) g/cm2比(0.211±0.028) g/cm2,P>0.05]。在显微CT三维重建及椎体显微形态计量学分析中,相比于对照组CNT,实验组OVX、RESM的骨小梁都更为稀疏,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之间相互连接较少,特别是OVX骨小梁网络的疏松趋势更为明显。在椎体压缩实验中,实验组OVX和RESM较之CNT组的最大载荷、能量吸收、最大应力以及弹性模量均显著的减低(P<0.01)。RESM上述4个生物力学参数均显著高于OVX(P<0.05)。
结论椎旁肌肉的完整性和活力对于维持邻近椎体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切除双侧竖脊肌可致局部椎体骨质量明显减低,椎旁肌肉萎缩或损伤可能会引起椎体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