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乳香胶联合吉西他滨对体内、外培养的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四唑氮蓝还原法检测BxPc-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乳香胶联合吉西他滨(两药联合组)用药后BxPc-3细胞内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亚基以及NF-κB抑制蛋白IkB、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人胰腺癌
【机 构】
: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200233上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乳香胶联合吉西他滨对体内、外培养的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四唑氮蓝还原法检测BxPc-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乳香胶联合吉西他滨(两药联合组)用药后BxPc-3细胞内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亚基以及NF-κB抑制蛋白IkB、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移植瘤体积变化.结果 两药联合组选择乳香胶(40 mg/L)和吉西他滨(10 mg/L)处理72 h后,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细胞的作用显著优于单独使用(P<0.01);凋亡比例(45.13±4.01)明显高于乳香胶组或吉西他滨组(P<0.01)和对照组(5.07±1.37,P<0.01);乳香胶或两药联合可抑制NF-κB的活性;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作用48 h后,Bcl-2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和对照组(P<0.01).而IkB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吉西他滨组和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乳香胶或两药联合组可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 乳香胶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增加IkB和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的蛋白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并增强吉西他滨的药效。
其他文献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是一类表现为胆囊黏膜向腔内局限性隆起样病变的统称,临床上称为胆囊息肉。随着B超、CT检查的普及,PLG的临床发病率明显提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670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回顾分析如下。
患者男,39岁.因右上腹胀痛1个月,腹胀、纳差半年入院.疼痛与进食及排便无明显关系,无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无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既往体健.入院后查体:体温正常,腹平软.右上腹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8 cm× 6 cm大小,边界不清.肝剑突下约3 cm.质硬,肝区轻叩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上腹部CT增强扫描提示肝左外叶有一密度不均、边界模糊的实性块影,约10 cm×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完全腹腔镜下解剖、阻断相应肝段、肝叶的入出肝血流,按解剖学标志切除右半肝共4例,其中3例右肝血管瘤、1例外伤性肝破裂.结果 4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右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70±42.7)min,术中出血量(1950±881.3)ml,术后住院(15±2.9)d,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对于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完全腹腔镜右半肝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GIQLI生存质量指标评定156例胆道探查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8、12、16周的生存质量。结果胆道探查患者手术前平均GIQLI指数109.2分,术后2周平均GIQLI指数102.5分(P<0.05),术后8周平均GIQLI指数108.3分(P>0.05),术后12周平均GIQLI指数116.5分(P<o.05),术后16周平均GIQLI指数
目的 探讨前入路分层解剖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S)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我科共开展27例LS,回顾分析前入路分层解剖LS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因胰尾肥大出血,中转剖腹行脾脏切除术外,其余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切除脾脏长径8~20 cm,6例患者发现副脾(6/27,22.2%),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9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5 d.结
肝内胆管细胞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ICC)的发生较肝外胆管癌[1]少见,在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中占5%~10%[2-3].由于其有自己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行为,诊断方法与预后有其独特的特点,值得临床探讨.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2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现报告如下。
结石性胆道病在我国胆道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发性胆管结石(尤其是肝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原因的特殊性、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加之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再手术率较高,都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胃癌根治术、胰头癌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时,因需要行淋巴结清扫,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常需要骨骼化游离.为此,相关血管解剖变异亦常有报道.我院曾遇1例患者肝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合干、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缺如,现报道如下。
T管引流术是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拔管后部分病例发生窦道断裂,引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一旦发生胆漏必须予以积极治疗.现就大连市友谊医院应用纤胆镜经T管窦道微创治疗窦道断裂致胆汁性腹膜炎临床体会作一总结报告。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COL8A1的表达,通过观察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侵袭能力,研究调节COL8A1表达对肿瘤细胞药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析干扰前后Hca-F细胞中COL8A1的表达情况.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干扰前后Hca-F细胞的侵袭能力.用MTT法分析干扰前后Hca-F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其对右旋柠烯(D-limonene)的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