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课 教学方法 五步法
  计算机专业操作课是一种实践操作型课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必须通过大量上机操作完成,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批基础薄、习惯差、底子薄,且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中专学生,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迫切的求知欲。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很多学生惊奇地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便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高效率活动。
  二、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兴趣后,就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笔者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内容有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学习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控制,通过具体任务、明确目标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三、引导质疑,有针对性地自学,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动手实践操作,揭示存在问题
  当学生有了兴趣,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刚开始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笔者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和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且修改控件设置。鼓励学生大胆操作,相互讨论帮助。
  四、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鼓励学生共享好的操作方法
  在学生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能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通过讨论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
  五、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习动力,反馈吸收,修改完善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的赏析,让同学们见识到了自己的作品与好的作品的差异,这时,就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馈吸收,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找出学生共同的难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好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独创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提到“评价”,人们往往把它简化为“考试”,重甄别与选拔,轻诊断与激励;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信息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形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生活经历相互印证,引导学生重视英语的应用,在生活当中听英语、说英语、发现英语,养成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英语学习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英语 生活化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因此
随着重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政治课堂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来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久而久之,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退化,并严重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培养及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模式是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要具体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就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民主平等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被很多学校忽略的学科,具体表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没有专职的思想品德教育老师,思想品德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更是十年未变,很多例子都是十年前的“最新例子”。而初中是最叛逆的时间段,一旦思想品德上出了问题,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是终生的。  我是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初中班主任,在我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阶段决定一个孩子未来发展方向的是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态度。而思
摘 要: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纪律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情感保障,要管纪律先建师生感情。用心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换位思考,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法等方式加以教育,用真诚的师爱转化后进生,使之实现超越,用这种正能量鼓励班级前行。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师爱 激励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班级工作首先管好的是纪律,这是治班的根
《农村新貌》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除法的内容。《农村新貌》是一幅主题图,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应用题教学。而现在的新课标将过去的应用题教学进行了改革,取而代之的就是“解决问题”,尤其是这样的主题图式的应用题教学,在过去的应用题教学中是不曾有过的。这节课其实是第一单元除法中问题解决的精华所在,新课标给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之一就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节课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
德育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历史教师忽视德育教育的功能,将历史这样一门人文学科上成了如何得高分的技术课,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严重偏离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只有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情操,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
摘 要: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传统意义上的“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活动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发展观的教学模式创新。本文以实践活动课课例《说不尽的桥》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完美整合,让实践活动助语文教学一臂之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首先表现在语文是一门语言,语言贵在交际和运用,其次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体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初步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可能真正得以形成。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