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高职文化素养课审美化教学,可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化素养 审美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C).2011.10.036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养课,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审美功用的发挥,通过高职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审美化是文化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高职语文的发展目标。
一、高职生文化素养教育审美化内涵分析
我国的中学教育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强调的是对字、词、句的认知理解,这其实是对文学最表层的学习。对文学作品最高境界的理解应该是“神气”层面的,所谓“得意而妄言”。但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怎么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不是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了怎样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学远离了以真、善、美为传授内容的美育源头。
因此,学生进入高职读书后,往往需要高职语文教师利用美育化教学的诗意空间对他们进行美育修复和美育慰藉。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的目标就是,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审美内涵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高职语文实行审美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审美是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培育,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学给学生的是丰富的人生体悟,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没有功利目的的审美活动,能消除人的异化状态,让人充分地享受自由。审美化教育塑造的就是“自由的人”,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时,学生在审美化教学中,能体悟到人性中的真、善、美,同时反观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进步。中学的学习生活比较单一,往往将是否有利于考学作为做事情的判断标准。到了大学,学生的生活变化很大,会面临很多选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对外界有着浓厚的审美兴趣,但审美心理不成熟,审美标准还不确定,在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中难免会有所迷茫,容易感伤、颓废。因此,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感至关重要。美感是对人自身力量的肯定体验,是一种宽松、从容、愉快的心理环境。这是一种最利于创造的心理环境,置心身于其中,人们就有兴趣也有韧性大胆驰骋自己的思想,发挥想象,追求新颖和独特。人的创造性往往能在审美心境中得到良好的孕育和最自由的伸展。
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在文学具体形象的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并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
二、实现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审美化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审美习惯
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而审美感知能力不是凭空而来,有些人天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但有些人感知能力可能不那么强。在教学中,曾经有学生产生这样的疑惑,别人感觉很好的电影,很好看的书,他却无动于衷,提不起兴趣,这是审美感知力的钝化。导致这种钝化的原因除先天不足外,还有后天培养的缺失。要提高审美感知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一条非常实用可行的途径。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领悟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获取生活的智慧。然而,当今当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此,笔者曾经在教学实践中作过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仅约20%的学生课余时间会阅读一些经典性文学作品;约35%的学生比较喜欢看武侠、言情小说,或者通俗性比较强的杂志;但有约63%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被网络和游戏所占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读图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视觉文化的冲击日显激烈,在如今大的学生群体中,阅读的惰性正逐步蔓延,一些人逐步甚至已经丧失了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的责任。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做一些适当的引发和阐释,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自觉地去开拓审美路径。当然,除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开列书目,在课堂上推荐优秀的、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就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获得较快的审美发展。如在讲授汪曾祺的《四方食事》时,推荐学生看汪曾祺的小说、散文集;学习苏轼的诗词,可以推荐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推荐作品进行讨论,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进而养成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习惯。
(二)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化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情感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在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引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感的教育深切而真挚,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比单纯的政治、道德、认知教育要深刻,对人的影响很大,因而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他们人格与修养的完善。
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的表现,经典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有着改变人精神的力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意蕴,用美的事物陶冶他们的情操,唤醒人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对自然的向往,李白《将进酒》中的豁达和豪迈,苏轼《定风波》中的旷达和洒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的热爱等,这些经典的审美意象和情感,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所蕴涵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
当然,在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育过程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要按照教育学的原则和规律来进行,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引导受教育者接受这种影响,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如一位学理科的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在朗诵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结束时,这位同学竟用道具做拔剑自刎状,倒在了舞台上。这个表演设置其实是对作品的误读,该词的确表现了词人辛弃疾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悲郁之情,但更重要的则是词人落魄潦倒之时,仍不减报国之志的坚韧情怀。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应用积极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言谈举止富有感染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魅力也是唤起学生审美情感的一方面,因此,教师应充实自己的实力,既应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又应善于表现。内在的学术修养,外在的表现水平的历练,都是审美化教学成功的保障。这一点,《百家讲坛》的名师作出了很好的示范:莫砺锋老师温文尔雅的风度,娓娓道来的讲述,引人入胜;易中天老师抑扬顿挫的语气,机智幽默的语言,大大活跃了讲授时的氛围;于丹老师的旁征博引、激情盎然,让人听来酣畅淋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细细揣摩和学习的。
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取得理想的审美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善于扮演多重身份。在课堂上,教师是演讲者,用语言的魅力唤起听众的激情;是演员,用倾情投入的表演把观众带到审美和谐的氛围中;同时又是主持人,要善于调动气氛,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唤起他们的审美热情。主持人虽然统领全局,但主角是学生,教师适时引导,并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审美感受。学生的喜好和判断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与老师的见解存在差异,对文学的解读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就值得肯定。因为这其中有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有他们独到的见解,是他们用心思考的表现,也是审美化教学所要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审美认知过程中,丰富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而审美情感的教育,可以“将人的蛰伏的创造力唤醒,将被唤醒的创造力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的特点,善于挖掘其中的艺术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例如屈原、李白、庄子作品中纵横驰骋的想象,光怪陆离的物象,夸张怪诞的景象,都会给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打破其思维定势,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古典诗词时,可以综合运用精美的诗词配图与声情并茂的吟诵,营造立体化的审美空间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在审美状态下,激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主要表现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和加工。教师在审美化教学过程中,以某种形象或情感为启发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和阅历对此进行创造,并将这种创造文字化或语言化。例如,在学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后,让学生对这首叙事诗进行改编,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和创作。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长恨歌》进行全新的解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书评、影评,开展读书讨论等形式进行训练。在这种创意启发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所提的要求或给的题目应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人人有话可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挑战性,能够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活思路,独创性地进行构思,由此调动其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袁静.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之诗意空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4)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3]彭书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N].光明日报,2006-05-10
【作者简介】刘 奕(1977-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化素养 审美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C).2011.10.036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养课,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审美功用的发挥,通过高职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审美化是文化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高职语文的发展目标。
一、高职生文化素养教育审美化内涵分析
我国的中学教育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强调的是对字、词、句的认知理解,这其实是对文学最表层的学习。对文学作品最高境界的理解应该是“神气”层面的,所谓“得意而妄言”。但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怎么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不是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了怎样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学远离了以真、善、美为传授内容的美育源头。
因此,学生进入高职读书后,往往需要高职语文教师利用美育化教学的诗意空间对他们进行美育修复和美育慰藉。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的目标就是,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审美内涵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高职语文实行审美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审美是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培育,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学给学生的是丰富的人生体悟,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没有功利目的的审美活动,能消除人的异化状态,让人充分地享受自由。审美化教育塑造的就是“自由的人”,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时,学生在审美化教学中,能体悟到人性中的真、善、美,同时反观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进步。中学的学习生活比较单一,往往将是否有利于考学作为做事情的判断标准。到了大学,学生的生活变化很大,会面临很多选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对外界有着浓厚的审美兴趣,但审美心理不成熟,审美标准还不确定,在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中难免会有所迷茫,容易感伤、颓废。因此,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感至关重要。美感是对人自身力量的肯定体验,是一种宽松、从容、愉快的心理环境。这是一种最利于创造的心理环境,置心身于其中,人们就有兴趣也有韧性大胆驰骋自己的思想,发挥想象,追求新颖和独特。人的创造性往往能在审美心境中得到良好的孕育和最自由的伸展。
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在文学具体形象的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并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
二、实现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审美化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审美习惯
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而审美感知能力不是凭空而来,有些人天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但有些人感知能力可能不那么强。在教学中,曾经有学生产生这样的疑惑,别人感觉很好的电影,很好看的书,他却无动于衷,提不起兴趣,这是审美感知力的钝化。导致这种钝化的原因除先天不足外,还有后天培养的缺失。要提高审美感知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一条非常实用可行的途径。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领悟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获取生活的智慧。然而,当今当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此,笔者曾经在教学实践中作过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仅约20%的学生课余时间会阅读一些经典性文学作品;约35%的学生比较喜欢看武侠、言情小说,或者通俗性比较强的杂志;但有约63%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被网络和游戏所占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读图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视觉文化的冲击日显激烈,在如今大的学生群体中,阅读的惰性正逐步蔓延,一些人逐步甚至已经丧失了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的责任。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做一些适当的引发和阐释,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自觉地去开拓审美路径。当然,除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开列书目,在课堂上推荐优秀的、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就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获得较快的审美发展。如在讲授汪曾祺的《四方食事》时,推荐学生看汪曾祺的小说、散文集;学习苏轼的诗词,可以推荐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推荐作品进行讨论,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进而养成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习惯。
(二)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化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情感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在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引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感的教育深切而真挚,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比单纯的政治、道德、认知教育要深刻,对人的影响很大,因而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他们人格与修养的完善。
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的表现,经典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有着改变人精神的力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意蕴,用美的事物陶冶他们的情操,唤醒人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对自然的向往,李白《将进酒》中的豁达和豪迈,苏轼《定风波》中的旷达和洒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的热爱等,这些经典的审美意象和情感,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所蕴涵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
当然,在高职语文的审美化教育过程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要按照教育学的原则和规律来进行,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引导受教育者接受这种影响,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如一位学理科的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在朗诵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结束时,这位同学竟用道具做拔剑自刎状,倒在了舞台上。这个表演设置其实是对作品的误读,该词的确表现了词人辛弃疾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悲郁之情,但更重要的则是词人落魄潦倒之时,仍不减报国之志的坚韧情怀。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应用积极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言谈举止富有感染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魅力也是唤起学生审美情感的一方面,因此,教师应充实自己的实力,既应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又应善于表现。内在的学术修养,外在的表现水平的历练,都是审美化教学成功的保障。这一点,《百家讲坛》的名师作出了很好的示范:莫砺锋老师温文尔雅的风度,娓娓道来的讲述,引人入胜;易中天老师抑扬顿挫的语气,机智幽默的语言,大大活跃了讲授时的氛围;于丹老师的旁征博引、激情盎然,让人听来酣畅淋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细细揣摩和学习的。
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取得理想的审美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善于扮演多重身份。在课堂上,教师是演讲者,用语言的魅力唤起听众的激情;是演员,用倾情投入的表演把观众带到审美和谐的氛围中;同时又是主持人,要善于调动气氛,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唤起他们的审美热情。主持人虽然统领全局,但主角是学生,教师适时引导,并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审美感受。学生的喜好和判断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与老师的见解存在差异,对文学的解读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就值得肯定。因为这其中有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有他们独到的见解,是他们用心思考的表现,也是审美化教学所要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审美认知过程中,丰富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而审美情感的教育,可以“将人的蛰伏的创造力唤醒,将被唤醒的创造力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的特点,善于挖掘其中的艺术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例如屈原、李白、庄子作品中纵横驰骋的想象,光怪陆离的物象,夸张怪诞的景象,都会给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打破其思维定势,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古典诗词时,可以综合运用精美的诗词配图与声情并茂的吟诵,营造立体化的审美空间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在审美状态下,激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的主要表现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和加工。教师在审美化教学过程中,以某种形象或情感为启发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和阅历对此进行创造,并将这种创造文字化或语言化。例如,在学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后,让学生对这首叙事诗进行改编,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和创作。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长恨歌》进行全新的解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书评、影评,开展读书讨论等形式进行训练。在这种创意启发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所提的要求或给的题目应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人人有话可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挑战性,能够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活思路,独创性地进行构思,由此调动其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袁静.高职语文:审美化教学之诗意空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4)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3]彭书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N].光明日报,2006-05-10
【作者简介】刘 奕(1977-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