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政策演进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引领对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政策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对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政策演进的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政策演进是一个在与实践互动进程中既能发挥引领作用又循序渐进并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且所形成的经验有助于政策结构特征的梳理,进一步为政策发展趋向指明努力方向.基于“政策—实践”发展进路,加强生态培育、项目开发、联盟合作、质量提升、数字支持等重点领域的政策研制与政策实施,更有利于建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助推“幸福家园”建设的社区治理新形态.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升级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行为方式,也对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人才需求的变化,拟构建“双轮驱动、分层递进、学科融合、合力育人”的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动力、组织、路径和主体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进一步,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策略.
掩蔽翻译启动不对称性是双语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但以往研究主要考察非同源词.本研究采用两个跨语言掩蔽翻译启动范式下的词汇判断任务,对比汉-英同源词和非同源词在汉-英和英-汉两个不同翻译方向的启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汉-英同源词和非同源词都出现了掩蔽翻译启动不对称性.母语的编码方式可能影响汉-英同源词的掩蔽翻译启动效应.结合已有理论和发现,文章提出了汉-英同源词的跨语言交互激活模型.
随着浙江与意大利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高校意大利语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时代语境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在分析浙江高校意大利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浙江高校应对标《国标》和《指南》,优化意大利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城市改造建设的重要方向.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名片,其规划改造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以湛江法式风情街区为例,分析研究其规划改造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城市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应注重以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主来规划商业业态聚集、合理规划街区道路交通、注重街区改造的风格统一与延续性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等建议,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斯巴达之魂》的考察,发现它呈现出诸多伪译的特征,其书写体现了清末民初这一特定时期的翻译规范.对该文本属性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翻译在目的语多元系统中所占据的特殊文化和文学地位.本文通过对我国伪译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伪译理论的不同之处,促进伪译研究的跨文化对比.本文亦揭示出翻译史研究中将某一时期翻译活动语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还原当时对翻译的认识,从历史的维度拓宽现代翻译研究的疆界.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毛泽东诗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译者中,许渊冲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活动时间最长、译本种类最多,特色鲜明.因此,对许渊冲毛泽东诗词英译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许渊冲数十年笔耕不辍,勇于突破和创新,其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的启发下,本文认为,由海外出版社出版发行、改进传播方式、重译等策略可以使毛泽东诗词的对外传播效果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本文借鉴文化话语研究框架,从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和话语主体三个方面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南京发布”在政府形象建构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南京发布”相关报道的话语内容主要涉及疫情数据、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复产复学、疫情相关科普知识和各类物资供应五个方面;话语形式可分为单模态报道和多模态报道;话语主体主要有政府机构、普通民众、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南京发布”相关报道建构了负责、高效和坦诚、亲民的政府形象.
现代性困境是启蒙运动的后果之一.启蒙理性的膨胀激发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欲望,不仅导致人类与自然日渐疏离,也消磨了人类向善求美的意志.作为“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作品,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通过其荒野叙事,展现了作家对现代性的思考和对现代人命运的关注.本文以荒野叙事为切入点,聚焦荒野想象、荒野追寻、荒野融入、荒野疏离和荒野再想象的叙事循环,对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和阐释.研究发现,凯鲁亚克是一位具有潜在生态意识的作家,其作品再现了处于文化边缘的“垮掉的一代”所面临的城市还是荒野的两难选择,表达了他们对物
素馨花自汉代引入中国后,由于花姿妖娆,香味浓郁,特别适宜广东地区的生长,得到了粤人的喜爱,被民间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岁时民俗中.清末民国初年,素馨花不仅是珠江三角洲花农赖以生存的“衣食”之花,亦是粤人用于“七夕”节俗、装扮花艇等民俗行为之爱情之载物.又由于汤显祖、居巢等名人对素馨花咏赞与刻画,素馨花成为粤人眼中骨气高洁与情操高尚的载体,一度成为广州的市花而受到民间的追捧.近代以来,虽然由于时代的演变与民族气节的提倡,其花的精神地位让位于具有红色基因的木棉花,但其对于岭南地区弯而不折,性情洁雅民间风情的形成
美国纽约派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的诗歌在战后先锋文学中独树一帜,其作品不仅具有明显的跨艺术特点,也再现了桑塔格所强调的坎普美学特色.本文以坎普的特征为切入点,从语言风格、情感主题和死亡意象三个方面论证诗人的美学思想.奥哈拉以戏谑而夸张的诗歌语言书写了对现代艺术的思考,探讨了以同性情感为代表的亚文化问题,并通过非传统的坎普式预言流露出自己对死亡的复杂情感,最终在诗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坎普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