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十九)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尬”字一般不独用,它向来“呆”在“尴尬”一词之中,一同用来表述窘迫难堪的情形。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尴尬,行不正也。”因二字偏旁之“尢”乃象形一腿跛曲之状——但凡以其为偏旁,皆取其“不正”之义。“尴尬”多闻于南方方言,亦多见之元明清小说,如《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章节标题“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如今的流行语中,“尬”竟脱离“尴”而“自立门户”,如明星姚晨的知名演讲《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但“尬”并非偶尔被这般“创意”使用,其列《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之榜正是其广泛运用的证明。
  按理说在汉语词化的发展中,由词之组合、凝缩进而词化,单音词转变双音词为历史之趋势,符合语言表达所追求的丰富性,特别是适应社会发展信息量剧增的事实,以及交流传播对清晰度的要求——“尬”字是逆汉语之复音化而刻意复古之单音?——亦不全然,更多时候,它还是热衷执他字之手,以陈无处不在之人生窘态——“尬舞”(原指斗舞,后指不擅舞蹈胡乱扭动令人尴尬)、“尬聊”(尴尬地聊天,聊天的气氛跌至冰点)、“尬吹”(无节制吹捧,令人为难)、“尬酒”(呼喝饮酒用语,拼酒或指喝酒中任何尴尬场面)……此等词中,但见“尬”只身出入各种派对聚会,与其他字词积极拼对,力搅“尬文化”之波。
  “尬”“领衔”之新词,皆见窘困乖剌,其流行正是人际交往中不适感屡见叠出的反映——一个人独处无所谓尴尬与否,尴尬指称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尬”对哲学中“他人即地狱”的理念可谓有所表现,虽是一种更加轻松入世的表述,但它频繁的亮身足以证实相处和平怡和的艰难。“尬”之感虽不至于痛苦,但已令眉头之紧锁。礼貌的分寸总是不及或过之,其造成的狼狈实难清算,“尬”更斩截的发音令此种无语苦笑的情形更为便捷呈现出来,特别是欲抽身之紧迫令人迅速感同。于是“尬X”成为万能符码,自由进入生活的处境,与人心情绪之微妙变化相照应,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组生力字眼。
  好在,“尬”只是对难以摆脱的处境无法平静的写照,还不至于绝望,与“丧”的疏离相比,明显更加热情乐观;与多年前流行的“糗”相比,詞味无不大方了许多,与可爱且形象的“囧”相比,似乎又显得更加认真和略带自我的思考力。
  总而言之,青年群落与其他年龄段相比,社交热情更加旺盛,出现社交窘境的机率更大,热衷寻找新词来表达宣泄高发的人际困境自是情理之中。对一个词汇的使用亦是与某种潮流纠缠起来的方式,他们在尝试,在抛弃,最终又无不处于对美好之关系充满情味的希冀中,并恒久眺望一个新词——生鲜而准确地领养他们此间的情绪,一种总是如影随形的人世的不惬。
其他文献
说到大师,人们常常想到民国,想到胡适、陈寅恪、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那些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可以说这些灿若星辰的大师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人文教育的理念和智慧,更是一种独立坚韧的精神。于是有人说“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远承魏晋之后,以独立姿态演奏出的最后一个华彩乐章。”甚至还有人说“民国之后,没有大师。”我本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尽管中国当代教育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教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但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4 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全面推进,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同年,上海、浙江成为全国率先进行新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
说起洪业这个名字,现在学历史或文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大多已不甚了了。更不必说一般的大学生了。其实我知道洪业也很晚,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中华书局《学林漫录》第八期读到王锺翰的一篇文章《洪煨莲先生和引得编纂处》。那篇文章介绍了洪业的业绩,使我知道了“引得”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了这位三四十年代和顾颉刚、傅斯年齐名的历史学家。近来读美籍华人陈毓贤的《洪业传》,使我对洪业这位堪称伟大的学者有了更深的敬意
近日,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繁华地段的“双限房”小区“龙源印象”全面建成,首批477套优质房源优先低价面向冠捷科技、艾德蒙科技等千亿显示产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发售。蔡甸区紧紧围绕“三大千亿产业”发展开展人才服务,采取建设人才公寓周转住、提供公租房短期住、开发“双限房”长期住等方式,为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有效地帮助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目前,园区面向千亿汽车零部件产业、轻工纺织产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的
谁没有过梦想?小时候,我和所有女孩子一样,有仙女梦、公主梦;上学了,考第一、拿奖状是我的梦想;成长后,我憧憬着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梦想牵引着目光、梦想驱动着脚步、梦想让生活充满希望!  我喜欢寻梦,正如我喜欢阅读,尤其是优秀人物的传记,和伟大的灵魂交流,读他们立下怎样的梦想,学他们如何让梦想成真。在我读过的书中,最难忘的是鸿忠书记推荐的《历史选择了邓小平》。这本书展现了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通
命运是个死结。“听天由命”不如“秉承天命”,想想这个问题倒也温馨也忐忑,遐想的日子里有诗意,有未来。我本是一个向往自由的散淡之人,对这一天还是有所期盼。“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徐渭)过一种不被这人或是那人赋予的所谓这样或那样有意义的日子,简单,心安,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儿。  还处于奔五的年龄,想这个问题自然想起比我老的老头,想起黄永玉先生《比我老的老头》。这书有意思,有趣味,有性情。
2010年,谢翌教授第一本学术著作《教师信念论》出版。作为先生的一名弟子,我希望把我读完著作后的感受写出来,既勉励自己,也表达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谢翌教授对教师的信念有深入的思考和见解,他认为:人无信念,人生则会显得麻木和苍白。教师无信念,则教育人生会黯然失色。没有信念的教师,是无法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立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基于信念并直指人信念生成的活动,教育需要信念不仅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
“点赞”流行已久。它最初的“蹿红”,是人们热拥社交便捷化的结果。网络社交媒体对点赞功能的开发,可谓对社交心理的洞察,即在忙碌的生活之中,人们仍然渴望着社交需求得到妥善以及方便的满足。妥善,则是关心的思绪可以实现准确的抵达和及时的回应;方便,则是对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有效压缩。点赞,是时间稀缺的普遍压力下对关系维护努力之求解,但无形之中操作的简易也悄悄加大了情感的投机。  点赞有利于快速传达出关注之
走上工地,绿水成带、绿树成荫的“两河四岸”开发蓝图正在铺就,“打造麻城市城镇化示范区”的标语格外醒目;走进村组,一个个院落整洁怡人,一幢幢民居静雅别致,呈现出一幅田园诗歌般的景象。  近年来,麻城市鼓楼办事处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四化同步”为指引,创新驱动园区建设和“两河四岸”打造“两驾马车”,突出把握“十大重点工程”,着力做好“四大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农业稳处、工业强处、旅游兴处、物流活处的发
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省属中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在我省广大中小学校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教育厅决定举办第十四届广东省中小学(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