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红楼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必讲篇目。以江西省为例,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时,第四册选入《林黛玉进贾府》,第五册设置《红楼梦》专题单元(含《诉肺腑》《宝玉挨打》《探春理家》);目前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仍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独立篇目,且为小说单元首篇,另设有《名著导读》专栏《〈红楼梦〉导读》(明确指定为必讲必考)。
任何教材编订者对《红楼梦》向来是“青眼”有加,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无论从积累母语语言,积淀文化传统的长远目标,还是形成阅读能力,丰富表达材料的现实追求,这部名著必须认真对待。在教材中《〈红楼梦〉导读序言》就说:“如果我们能抱着一种对经典的尊崇态度,认真沉下心来,逐步进入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一定会大有收获。”
在序言中,教材编写者还写道:“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但是对年轻的中学生来说,刚接触这部作品,可能不太喜欢读。因为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不算曲折。而且描写又十分细腻,读起来的确需要耐性”。
“可能不太喜欢读”,“读起来的确需要耐性”,甚至“本书适合文化程度中等以上读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红楼梦·序》)……这些都是摆在教学中的难题。新教材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定位在“导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入”内容,“传导”知识,“疏导”困惑,“执导”环节,“导演”这出以学生为主角的“品读经典”的“大戏”?
“抱着对经典的尊崇态度”,值得商榷。尊崇,尊敬崇拜,观其“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敬畏之感油生,敬则远之,畏则不敢亲近。“博大精深”,却又“故事情节不算曲折”,内容也是“家庭琐事,闺阁闲情”,琐琐屑屑,唠唠叨叨,易生厌倦,已是“食之无味”,如何细品其中“滋味”?
所以在导读《红楼梦》时,首先采取的是“诱导”——引起兴趣,诱生进入,克服畏惧心理,亲近名著。
抓住高中生特有的心理,“讲故事,品人物”是“诱导”的主要方式。
1.讲“红楼故事”:《红楼梦》本不胜在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但好在“人事”二字不可分,讲“事”以人为“抓手”,以人带事,以事析人,“金钗十二钗”、“十二副钗”的身世、遭际、结局,既可以独立成篇,一一道来,又可纵览全局,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映证了整个家族的兴衰荣枯。这种“解密”的形式人为地制造了悬念,是很巧妙地“诱导”的“导源”之一。
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应当是把“红楼梦”阅读的准入门槛降到适于初读《红楼梦》的学生群体,教师要甘于放下身段做文学名著的“普及”工作。
2.品“红楼人物”:《红楼梦》的人物世界是博大精深,读者见仁见智,以熟悉的人物为依托,深可引发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联想,广可拓展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参悟。教师发挥“诱导”作用的空间相当大。笔者曾两次面向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红楼梦讲座》:一次为《宝玉挨打——看贾府人情世态》、《薜宝钗——人生的理性和智慧》,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学生阅读的全面引导。
1.学生自读原著,参阅脂砚斋评点,作摘录笔记。
2.教师课堂精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
3.选择性观看1987版和2010版电视连续剧,比较分析——原著与电视剧比较,新旧版电视比较,然后讨论。
4.邀请相关学者举行《红楼梦》知识讲座。
5.交流读书笔记——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在班级QQ级发起讨论。
6.交流读书心得,以“我读红楼”为题作文,学生相互交流,推荐优秀文章到校报和相关杂志,教师也下水作文并展示,讨论并师生互评。
整个“导读名著《红楼梦》”教学完成后,笔者有以下思考:
1.教学创设的高度。《红楼梦》本身是“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红学研究”是中国三大显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把阅读教学的高处定在何处比较恰当?高了,则为空中楼阁,教学无法落实;低了,缺少挑战性,既无激赏的期待,更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旷神怡。教学创设如何更精准,能引领又能提升?
2.教师在导读过程中身份的“确认”和“转换”。理想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对话者,又是学习收获的分享者和共享者。为了“导读”,教师尽其所能,极尽“诱”、“引”之各种手段,可谓用心良苦,而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获”是自然的,自发生成的,教师的匠心是否有揠苗助长之嫌?是否剥夺了其“自长”的发展的空间。
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读红楼,从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每个学生所见“仁”、“智”不尽相同,阅读的高低深浅也各异,若一味强调尊重个性,各抒己见,极易造成“自话自说”,难以切磋砥砺,共同深入。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要引领整个群体共同前进,如何在导读过程个性和共性兼顾?
4.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的共联,语文教学历来提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多次把《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阅读课文的精讲篇目,可以将其在课堂上精雕细刻,求“解剖麻雀”之功。但若按传统小说学习方法来分析鉴赏人物,极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所有人物(除薜宝钗)在此章节都有“露面”,寥寥几笔,无不神情毕肖,但又仅是“露面”的几笔,再好也不能涵盖全文,总是挂一漏万,而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对文体的创造。若真正以课堂所学之“法”,让学生在课外“野读红楼”时,有自己的收益,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讲读与课外导读的关联?
★作者单位: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
任何教材编订者对《红楼梦》向来是“青眼”有加,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无论从积累母语语言,积淀文化传统的长远目标,还是形成阅读能力,丰富表达材料的现实追求,这部名著必须认真对待。在教材中《〈红楼梦〉导读序言》就说:“如果我们能抱着一种对经典的尊崇态度,认真沉下心来,逐步进入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一定会大有收获。”
在序言中,教材编写者还写道:“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但是对年轻的中学生来说,刚接触这部作品,可能不太喜欢读。因为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不算曲折。而且描写又十分细腻,读起来的确需要耐性”。
“可能不太喜欢读”,“读起来的确需要耐性”,甚至“本书适合文化程度中等以上读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红楼梦·序》)……这些都是摆在教学中的难题。新教材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定位在“导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入”内容,“传导”知识,“疏导”困惑,“执导”环节,“导演”这出以学生为主角的“品读经典”的“大戏”?
“抱着对经典的尊崇态度”,值得商榷。尊崇,尊敬崇拜,观其“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敬畏之感油生,敬则远之,畏则不敢亲近。“博大精深”,却又“故事情节不算曲折”,内容也是“家庭琐事,闺阁闲情”,琐琐屑屑,唠唠叨叨,易生厌倦,已是“食之无味”,如何细品其中“滋味”?
所以在导读《红楼梦》时,首先采取的是“诱导”——引起兴趣,诱生进入,克服畏惧心理,亲近名著。
抓住高中生特有的心理,“讲故事,品人物”是“诱导”的主要方式。
1.讲“红楼故事”:《红楼梦》本不胜在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但好在“人事”二字不可分,讲“事”以人为“抓手”,以人带事,以事析人,“金钗十二钗”、“十二副钗”的身世、遭际、结局,既可以独立成篇,一一道来,又可纵览全局,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映证了整个家族的兴衰荣枯。这种“解密”的形式人为地制造了悬念,是很巧妙地“诱导”的“导源”之一。
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应当是把“红楼梦”阅读的准入门槛降到适于初读《红楼梦》的学生群体,教师要甘于放下身段做文学名著的“普及”工作。
2.品“红楼人物”:《红楼梦》的人物世界是博大精深,读者见仁见智,以熟悉的人物为依托,深可引发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联想,广可拓展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参悟。教师发挥“诱导”作用的空间相当大。笔者曾两次面向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红楼梦讲座》:一次为《宝玉挨打——看贾府人情世态》、《薜宝钗——人生的理性和智慧》,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学生阅读的全面引导。
1.学生自读原著,参阅脂砚斋评点,作摘录笔记。
2.教师课堂精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
3.选择性观看1987版和2010版电视连续剧,比较分析——原著与电视剧比较,新旧版电视比较,然后讨论。
4.邀请相关学者举行《红楼梦》知识讲座。
5.交流读书笔记——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在班级QQ级发起讨论。
6.交流读书心得,以“我读红楼”为题作文,学生相互交流,推荐优秀文章到校报和相关杂志,教师也下水作文并展示,讨论并师生互评。
整个“导读名著《红楼梦》”教学完成后,笔者有以下思考:
1.教学创设的高度。《红楼梦》本身是“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红学研究”是中国三大显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把阅读教学的高处定在何处比较恰当?高了,则为空中楼阁,教学无法落实;低了,缺少挑战性,既无激赏的期待,更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旷神怡。教学创设如何更精准,能引领又能提升?
2.教师在导读过程中身份的“确认”和“转换”。理想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对话者,又是学习收获的分享者和共享者。为了“导读”,教师尽其所能,极尽“诱”、“引”之各种手段,可谓用心良苦,而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获”是自然的,自发生成的,教师的匠心是否有揠苗助长之嫌?是否剥夺了其“自长”的发展的空间。
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读红楼,从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每个学生所见“仁”、“智”不尽相同,阅读的高低深浅也各异,若一味强调尊重个性,各抒己见,极易造成“自话自说”,难以切磋砥砺,共同深入。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要引领整个群体共同前进,如何在导读过程个性和共性兼顾?
4.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的共联,语文教学历来提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多次把《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阅读课文的精讲篇目,可以将其在课堂上精雕细刻,求“解剖麻雀”之功。但若按传统小说学习方法来分析鉴赏人物,极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所有人物(除薜宝钗)在此章节都有“露面”,寥寥几笔,无不神情毕肖,但又仅是“露面”的几笔,再好也不能涵盖全文,总是挂一漏万,而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对文体的创造。若真正以课堂所学之“法”,让学生在课外“野读红楼”时,有自己的收益,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讲读与课外导读的关联?
★作者单位: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