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职教学生分流制度系统化模式的构建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职分流的含义、政策保障及必要性
  (一) 普职分流的含义及主要政策依据
  所谓“普职分流”,是指将普通教育中的学生,一部分分流到职业教中去,即直接把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通过教育分流从普通教育中分流出来,它是教育分流中的一种。依据国家经济和教育状况的不同,每个国家的分流阶段是不一样的。我国一般实行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当前的普通高中阶段的普职分流也日益受到重视。
  从我国的国家政策上看,国家一直重视和关注教育分流的发展。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提出我国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普职分流的必要性
  1.国际形势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两大机构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各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实行高中阶段普职分流的制度,即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并呈现多样化的格局。随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或地区间的分工合作也越来越明显,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2. 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在国际上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在较短时间培养各种合格的人才。普通高中教育对应的是升学,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而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面广量大的初、中级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它的服务对象占社会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从教育成本上来说,职业教育能在短时间内使成本转化为利润,和普通高中战线较长的培养方式形成互补。
  3.自身发展的需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采用普职分流,既能满足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需要又能合理的配置资源,这样更能发挥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与我国传统的精英教育漠视个别差异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形成鲜明对比,普职分流以个别差异与社会分工为自己存在合理性的基础。
  再者,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教育能更快更直接地实现“立业、成家”的梦想,更早地改变自身的困境
  4.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现状的需要
  (1)职业高中教育现状
  从上表左图我们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1年,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明显增多,由359.55万人增加到557.98万人,而职业高中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82.68万人下降到2001年155.05万人,两者招生人数的差距逐渐拉大,由原来1993年的93.46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02.93万人。这说明普职分流政策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上表右圖里虽然两类学校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但是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却未见明显减小。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深受科举考试影响,认为上高中,考正规大学才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正途,才更光彩,到职业学校读书,尽管现在能够就业,但是充其量也是一个做工的,是体力劳动者。所以,相当多的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行职业教育。
  2.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历时短,的经验不足,加之国家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很难把握,在最初的职业教育中出现了与人们的理想不相符的现实困境,很多也因此对职业教育产生了质疑。
  3.生源质量低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大战烽烟四起。各级各类学样都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生源争夺大战,录取通知满天飞。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学校往往忽视招生质量,不管年龄大小、表现如何、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
  4.教学管理存在弊端。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所学校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但在很多职业高中存在管理不严、管理漏洞,以致形不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校秩序混乱,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给招生带来严重困难。
  5.经济条件限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没有摆脱贫困,没有能力送孩子上学,即使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辍学现象,职业学校就更不用说了。
  基于以上原因,进行职普分流,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结合的系统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职普分流制度的系统化构建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1.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取消高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批次上的歧视。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在生源的选择上应各成体系.不能以普通高考的分数和标准来选择高职生源.不能把高职当作“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而应该把高职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分开,两者可以各成体系,也可以互相兼容。
  2.进行职业高中课程改革
  以前的职业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内容上都已经落后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必须进行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在职业高中课程设计上,要立足社会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相统一;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职业教养与职业训练并重;课程实施要以产学合作为主要模式。
  3.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二)加强学校改革力度,
  1.转变观念,大力宣传,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让广大老百姓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现实意义。
  2.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3.强化技能训练,注重提高效能。职业中专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进行生产劳动,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而劳动者所需要的技术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都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职业技能训练是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把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这种制度是劳动法的组成部分。
  4.端正认识,努力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提高职中文化课的教学质量,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和落实职中教学的双重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文化课与能力培养,使文化课的教学更具活力。
  5.提高職业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要培养创新人才,职业教师首先要创新,要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理论合格的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既能动口,也能动手;既要善讲,更要会做。
  (三)重视农村生源,开辟农村市场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学,从农村青年的发展需要出发。
  中等职业教育抓住农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采取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如办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班,短期速成长期跟踪,就业有保障,走的是短、平、快的办学思路,让老百姓觉得既能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又能很快得到实惠,对保障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是个大市场,要本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畅通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对存量劳动力进行转移,打破城乡壁垒,发挥城乡间各自的优势,通过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普通教育的对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村生源,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
  总之,只有国家支持有力,学校办学得力,构建一个职普分流的系统化模式,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高中办学新出路,真正推动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振兴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的普及,公寓的管理就成为学校治安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全面营造中职生良好的住宿环境,为服务教学尽一份力量呢?就此,本文做粗浅分析。  一、在管理层面上,必须以管理教师为基点,以履行岗位职责为前提,以工作实效为考核依据。  1、加强管理教师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强化管理素质。作为公寓管理教师,同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作为学校领导,不能忽
期刊
2010年9月,我校在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立项的“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我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研究,并立项了子课题“基于生本教育的中职数控加工工艺有效教学研究”,以《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为载体,开展生本教育指导下的,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的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按课题设计积极组织实践研究,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这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进行,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和老师构成的双边活动,而农村学生受
期刊
摘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小学作为学生语文素养速成的基础阶段,语感对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成绩,以及整个求学过程中的语文素养,都是非常关键的。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预感培养 意义和策略  引言:  使学生具备与接受教育水平相当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贯穿的主旨思想之一。所谓“语感”,通常理解为是一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部位和类型的关系。方法 120例胃癌患者,根据内镜所见,对其胃癌部位和类型进行诊断。用ABp H2.5-PAS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区别肠型和
2003年12月,中国烟草学会在上海举办2003年学术年会,国家烟草专卖局杨传德副局长、中国烟草学会潘必兴理事长及会议代表共128人出席会议。 杨传德副局长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开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语文活动的强烈愿望,体现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本色内涵。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形影相连的 ,语文学科自身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诠释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体会生活,把语文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更新语文。用语文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实现从文本语文转化为生活语文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整個体育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它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但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期,也是学生身体发展的最佳期,这个时期培养学
期刊
摘要: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的创新,还要把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联系学生实际,遵循一定原则,精心设计,巧妙编排,才能在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创新 游戏原则  随着时代的前行,小学数学教学以不能滞于传授基本的数理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