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平:整形医生要保持对生命和健康的敬畏感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旭平

  在医院一片常规蓝色手术帽中,李旭平的手术帽显得俏皮活泼,上面小猪佩奇、海绵宝宝的印花彰显着李旭平的与众不同。她是个格外爱美的女医生,自己也毫不隐晦这一点。这个出身外科医生世家的女医生,遵从自己的内心,毅然从传统治病救人的岗位上转换赛道,进入到美容外科的领域,成为一名和“美”打交道的医生。虽然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但李旭平治病救人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始终怀着对生命和健康的敬畏,去触及求美者真正的内心需求,并用医疗的手段去解决他们的困扰。

从求美者成长为美容外科医生


  李旭平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外科专家,李旭平就在医院旁边的家属院里长大,受父亲影响很深,她说:“爸爸夜间被叫回医院抢救急诊病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也很多次亲眼目睹爸爸抢救病人的场景,见多了病人家属对爸爸那种尊重和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治病救人在我心里是件非常神圣的事情。”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李旭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医,梦想着能和父亲一样成为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
  但真正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后,李旭平却觉得心里的愿望好像只实现了一半。她最开始在外科和妇产科,做的都是标准意义上的医生工作,但其实心里是喜欢美容外科的。她从小就爱美,也敢于做“吃螃蟹”的人,她说:“我大二放暑假就去做了漂唇,还超前地做了‘美瞳线’,大五临床实习的时候主动去找别的医生做了双眼皮,这在2000年左右的学生圈是很大胆的做法,但我就是喜欢变美。”李旭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美容整形时,双眼发亮,她太向往了。
  后来,李旭平主动争取到了去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进修深造的机会,在那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规范化的培训,对美容整形外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进入这个专业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上手很快,兴趣又大,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外科,成为一名美容整形医生。”李旭平说。
  她觉得,专业是不分高下的,只要存在,就说明是人民需要的,医生的工作就有价值。“专业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不喜欢的话,工作就会成为负担;喜欢的话,就会做得很好,主动去钻研,并且乐在其中。我就是这样的。”她笑道。
  李旭平是从一名求美者成长为一名美容外科医生的,因为是“过来人”,所以特别能理解、共情求美者的心思。“我近些年专注微整注射,但整形手术也一直在做,比如眼整形,也帮助很多人修复了‘问题眼’。”李旭平觉得如今她的工作,与在妇产科时的工作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去助人,去解决他们的困扰。




医生不能忘记治病救人的初心


  注射美容,看似简单的操作治疗,其实内在要求很高,外科医生的功底,让李旭平对解剖层次非常了解,这也是她的技术优势。她会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对求美者的要求做出评估,这是她坚持的底线,她治病救人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始终坚持用医疗的手段去解决求美者的困扰,所有的操作和为他们做出的选择,一定是从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的角度出发的。
  “美容外科,其实是非必须医疗,我们更多解决的是人的内心需求,如果求美者觉得自己的皱纹很美,你不能强迫他去进行什么改变;如果求美者已经很漂亮了,但是还不停地问医生‘我还有什么要改善的’,那就必须把握好这个度,去了解求美者真正的内心需求和心理状况,负责任地给出一个结论。”她认为,医生始终要保持对生命和健康的敬畏。
  对于一个整形医生来说,审美和技术同样重要。“优秀的技术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无论在什么医学专业都一样;而审美则是更高的素质要求,如果你的操作,让求美者在普世意义上没有变得更好看,那么你在这个行业肯定是失败的。”李旭平说。
  她观察到,大众的审美一直在改变。以前求美者处在一个跟风的状态,但如今这种情况有所改变,95后、00后的求美者,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往往不会随波逐流。“我觉得这源于他们成长于一个医美‘飞入寻常百姓家’或者说是医学科普流行的年代,很多年轻人自己就是半个‘專家’,对自己要改变的方向非常笃定,网红脸越来越少。求美者越来越专业,医生如果不专业,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她说。
  “微整形的医生,在很多做临床研究的医生看来是不太能理解的,会觉得整形医生做的不是常规的治疗。”李旭平笑道,“但是身在其中,苦乐自知,只要能帮助求美者解决困扰,甚至治愈内心,就是值得的。”


《女友》快问快答


  Q:为什么有时候填充会出现“塑料脸”?
  A: 做填充时,正确的方案、合适的产品,以及适量的填充,都非常重要,“塑料脸”是填充过度了。我一直认为,许多大众理解的“填充的坑”,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医生的问题。我们医生一定要保持自省,多反思,多听听求美者和同行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
  Q:有什么关于“微整”的事情想告诉大家?
  A: 微整形乱象一直存在,无任何从医资质,仅上了几天速成班就敢在人脸上打玻尿酸的“从业者”不在少数。由此导致的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如打玻尿酸导致眼睛失明、打肉毒素过量导致中毒危及生命等。我见过太多被伤害的求美者,有的是无知,有的是贪图便宜,所以还是奉劝大家去正规的医院,找真正的医生,去进行科学的整形。
  李旭平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微整注射科主任,从事医美行业多年,拥有十几年外科整形手术、微创注射等临床治疗经验。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行业学术交流技术会,荣获“面部微雕青年医生进步奖”、“全国优秀微整形医生”、“中国线技术精雕师”等荣誉称号,是医美界杰出年轻医生代表。
其他文献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心房颤动(房颤)论坛(the 5th China Atrial Fibrillation Symposium,CAFS)于2007年7月6至8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美、法、德、韩、日以及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两岸三地数百名专家和500余名代表参加,聚
期刊
做人力资源出身的何颖善于与人沟通,“通过沟通成就他人的职业梦想”,是她给曾经的本职工作下的温暖定义。她坚持做公益很多年,对“助人”这件事有着天然的热爱和情怀,进入集团养老产业时,她就认定“这辈子,就干这件事了”。  多年过去,随着人们理念的改变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她观察到,在养老机构里养老的人正在获得更多的体面和尊严,以及拥抱新人生的勇气。这让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备感欣慰,作为置身其中的业内人,她想告
期刊
据统计,我国多年来的养老模式是“9073”,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照顾,7%的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也就是说,居家养老仍是主流,这意味着照顾老人的重担最终还是得落到子女身上。但现实中,不少人无法兼顾工作、育儿和照料老人的责任,老人养老变成了难题。我们家曾面临这样尴尬的状况,最终不得不做出将老人送进养老院的决定。生病后,公公变“娇气”了  2019年的某天晚上,我们突
期刊
离婚后的猫壳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同事们都认为她找到了更好的下家,只有她自己清楚:筹备已久的计划,终于付诸实践了。当三保(公积金、社保、医保)皆空时,猫壳才真切地感知到,自己双脚踏进了豆瓣上“FIRE生活”里所宣扬的提前退休的生活里。辞职开民宿,不为创业,只是提前退休。她带着父亲,来到了东北人最喜欢的温暖南方城市,父亲是候鸟,她就当他的港湾。“提前退休”的成功实践者  猫壳是哈尔滨人,前夫家在西北,兄
期刊
丁克族群肯定不适用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毛毛曾和亲戚朋友讨论过养老话题,但是探讨中总是带着刻薄的滤镜,妈妈“吓唬”她,在养老院的小世界里,丁克是在鄙视链的最低端,会被欺负的;表姐妹也劝她远离丁克,因为在她们眼中,丁克老了后可能会给亲戚的子女添麻烦,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打算老了之后 “薅侄子侄女的羊毛”?  但毛毛夫妇觉得,用养娃的钱来养老,前半生潇洒,后半生自由。早点未雨绸缪,储存健康和物质,老年之
期刊
都市女性都保养有道,再加上没有结婚生子,39岁的赵也白几乎没什么岁月的痕迹。从外企离职创业至今六七年,她有了两套房子、一辆车、一辆摩托车、一只狗、一只猫,以及若干存款和必备的商业保险。但即便如此,她对即将到来的40岁,以及转眼就要面临的50岁,还是充满了焦虑——怕重病、怕重病后无人照顾、怕失智后有钱也没尊严。用做项目的严谨,制定可行的养老计划  赵也白已经去看过本地三家养老院,看得很认真,从房间设
期刊
期刊
当我们老了,该如何度过每一天?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已经步入老龄化,它们在“养老”之路上的诸多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本期“养老研究院”,為大家带来各国花式养老模式。你会发现,优质的老年生活,不仅有现代化设施的养老院,还有和朋友一起变成很酷的老头、老太太的期待。瑞士·“时间银行”,先予再取很实际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到将来自己老了、
期刊
患者男性,72岁.2006年5月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在外院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型号:法国产ELA2450,模式:DDD).当时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生活可以自理,出院记录无心力衰竭(心衰)诊断.2个月后患者出现行路5分钟后即感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在基层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症状不能缓解.转入我院时,患者行走不超过1分钟,每夜均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