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生活,推开学生写作的另一扇窗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jewe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当下学生的习作仍然呈现出一种虚假、空洞、肤浅的状态。如编造事实,捏造文中之“我”;言之无物,不知所云;无病呻吟,乱发感慨等。那么,学生为什么无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表达得体恰当的习作呢?究其原因,与学生的习作储备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习作源于生活。但是,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习作素材,那么,他就无法获得丰富、真实的习作材料;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饶有兴致、充满热情地投入享受,那么,他就无法拥有鲜活、深刻的体验,自然也就无法让自己的习作表达真实、血肉丰满了。
  因此,笔者做了几点尝试,意图引领学生进行“微”观生活,提高捕捉生活信息的敏感度,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学生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一、与生活融通,引领微观察
  对于学生,不是缺少习作材料,而是缺少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习作素材,而是学生没有发现或是发现了但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习作素材,可以写进自己的习作中。这就需要教师来将学生的眼睛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处处留心的良好习惯了。
  我给学生布置了“每天微观察”的任务。什么叫“微观察”?时间微,观察时间不超过60秒;对象微,观察对象是具体的一个人或物,如天空飞过的一只鸟、风中飘落的一片叶、正在思考的一个同学等。这样的要求降低了任务难度,明确了目标指向,激发了学生“微观察”的兴致。
  当然,“微观察”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帮助。
  比如,雾霾天气严重的时候,我对学生说:“雾气缭绕,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哪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在将学生观察的视野引向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刺猬,学生可高兴啦,争着抢着围上来,我问:“小刺猬来到了咱们班,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这是在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引向自身和校园生活。
  天上飞过滑翔伞,同伴之间闹别扭,考试之后或喜悦或伤心,班级服务岗位竞选、元旦节庆祝、才艺展示……种种引领,不一而足。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明白: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
  微观察的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处于一种“放松警惕的状态”,以此提高他们捕捉生活信息的敏感度,解决“无事可写”“言之无物”的难题。
  二、与兴趣中共鸣,促进微表达
  观察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它不仅仅是看,而且包括听、触、想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性活动。观察只是起点,观察的归宿是表达。
  我给学生提出了在“微观察”时“微表达”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学会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以提高兴趣,增强体验。具体如下:
  1.音乐浸染
  芳香如雪的茉莉花开了,欣赏着绿叶丛中探出的娇小洁白的花朵,你的心中是不是响起了那支江南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跟着动人的音乐,一边看花,一边尽情唱出心中流淌着的歌词吧。这就是一种“微表达”。当文字的缺乏让学生拙于言表的时候,通过现成的音乐的介入,让他们得以“借别人之乐、表自己之声”,吟唱出内心丰富而复杂、细腻而委婉但又难以言表的感受,这样的方式与文字表达联系甚“微”,还会受到环境的限制,需要硬件的支持。然而,其在“促进感受的深刻性”方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微表达”可以是吟唱与观察对象相关的音乐,如观看运动会时哼唱《运动员进行曲》,观察月亮时弹奏古筝曲《平湖秋月》等;可以是与观察对象意境相通的声音,如欣赏高山时播放曲声巍巍的音乐,欣赏溪流时播放曲声潺潺的音乐;可以配促进观察与表达的声音,如配轻柔的小夜曲激发想象,配激昂的《将军令》振奋激情等。
  2.经典共鸣
  阳春三月,柳枝轻拂,学生站在高高的柳树下,一边细细欣赏眼前如画的美景,一边深情地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细语蒙蒙,斜风煦煦,学生在风中,在雨中时而追逐奔跑,时而静下心来轻读“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东方破晓,面对喷薄而出的红日,学生放声朗读《海上日出》;暮靄低垂,华灯初照,学生悄声细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不管是在草地上打滚儿,还是在西湖畔赏荷,抑或是感受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学生总能在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中找到情感的共鸣,促进体验的升华,增强生活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微表达”。
  3.个性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因其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状态、年龄差异的不同,导致兴趣爱好不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维护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兴趣。
  有的学生喜欢一边观察一边画下来;有的学生喜欢抱着摸着亲着,细细玩赏;有的学生喜欢唱着歌儿亲自感受采草莓的快乐;有的学生喜欢默默旁观伙伴们追逐游戏……这些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虽然都跟文字表达方式联系甚“微”,但都应得到教师的关注、支持、赞扬和鼓励。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广泛地留心生活,更用心地感受生活,更动情地享受生活,又何必在意学生是怎么去留心、去感受、去表达的呢?
  三、与同伴共长,加强微交流
  人不是一座孤岛,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交流、沟通的需要。心理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尤其如此。
  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是学生“微交流”的时间。什么叫“微交流”?一是时间微,四个人合用五分钟,每个人只有一分钟左右;二是范围微,不是大组或全班交流,仅在前后左右四人之间;三是内容微,交流的是“微观察”
  的发现,三言两语,即使有话,也得短。
  “微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同伴之间的倾诉、倾听中,情感产生共鸣,思维互相碰撞。旧的体验得到深化,新的体验逐步生成,习作也就水到渠成。
  “微交流”平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星期每组推出一名代表,利用一个语文早读课来打擂——向全班展示。展示过程分为三步:
  1.课前板书内容。培养展示者的概括能力,给听众以视觉提示,引领其他学生睁大眼睛关注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2.展示观察结果。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唱念做打,样样都行。以此培养展示者的表现能力和听者认真倾听的习惯。
  3.陈述推荐理由。聚焦语言形式,把学生的视角由“观察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引领学生睁大眼睛留心“言语现象”“言语形式”“言语意蕴”,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
  渐渐地,我着力于捕捉学生“微交流”中“细致”“灵动”的语言文字,将佳作和全班学生一起动情诵读,触摸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外在呈现方式,感受语言表达的情意,逐步将“微交流”的重点导向以语言文字表达为主,为习作储备丰富而鲜活的“细节描写”材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观察”“微表达”“微交流”,看似时间微、文字微、效果微、收获微,然而,天长日久,一个处处留心、懂得用自己的眼睛观照世界的学生,一个时时动情、懂得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的学生,他对于习作的储备绝对是不“微”的。“微”观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世界杯足球赛这一天,对足球毫无兴趣的我也忍不住想关注一二,这都是班里那帮足球小子让我“路转粉”。  说起球星,他们如数家珍;谈起球赛,他们眉飞色舞。课外阅读的是关于足球的书籍,下课谈的也三句不离足球,就连习作内容也时时“牵挂”着足球:最崇拜的人——球星;最快乐的事——踢球;最值得关注的报道——球赛……总之,在他们眼里,就一个“球”字了得。因此,每天一下课或一放学,操场上满场飞的准有我们班这群淘气的
期刊
记者:鱼老师,我知道您在2010年就提出了理想课堂之道,且一直在思考着、践行着,2016年接手“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以来也仍然倡导这一理念,请问您的初衷是什么?  鱼利明:的确,追寻理想课堂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于2008年代表新疆参加了“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之后,第八届、第九届我都有观摩和学习,相信每一位赛课者和我都有着同样的感受:那种蜕皮式的磨课经历像被人为剥去茧壳的蝶,
期刊
解读文本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我们站稳讲台的立足之本。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拿到文本,教师除了要自己读懂文本所表达的含义之外,还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让文本在课堂教学中变得鲜活起来。只有这样,文本、教师、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达成有机的统一。可见解读文本,要求教师不仅要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去理解
期刊
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凭借课内的课文篇目,来满足学生阅读量的需求,那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课内教学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要做的,是 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等正确、巧妙地迁移到课外,找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足发展。  一、依托文本拓展课外阅读,课内外有效衔接
期刊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小学生再单单用一个学期学二十几篇课文、四首古詩、八个语文园地,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小学语文谢玉梅名师工作室”对四、五年级的语文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群文阅读、整合建构,逐渐走进了我校教师的视野。四年级课题组教师对人教版上、下两册四个单元,从组文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
期刊
【教材与学情分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的开篇之作。这是小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学习鲁迅的作品,也是唯一一次学习鲁迅的文章。  综观第五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不同人物从不同角度写关于鲁迅的文章,而单元里的口语交际是《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内容为二选一《我的小伙伴》或者是“续写故事”。由此可知,这样的编排与设计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认识鲁迅,更是通过这些文章让学生继续习得
期刊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任。开展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教育教学生涯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教材的性质,阐明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材选择的是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并针对所选文章设计了教学方案和各类练习,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语文课为基础。目的是以课文为范例,教
期刊
第一课时  一、揭题探究,感受美食之美  师: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识字单元的学习。同学们还记得识字三要素吗?  生:音、形、义。  (师在黑板上贴“音”“形”“义”三个字)  师:我们先来热个身。试着用这三件宝,分析一个字。认识它吗?  (师出示在田字格中的“食”字)  生:这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念  “shí” ,是上下结构,意思有两种:一是吃东西,二是食物。  师:你真了不起,一下說出了这个字的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共生的过程。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在特定的环境中,一方面与文本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与他人展开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得以发生。所以,激活与展开对话,形成生动、生态、生长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  一、铺陈“共生块”,优化课堂结构  目前我们语文课堂的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呈现出一种线性推进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空
期刊
朱光潜先生有过一段经典阐述:“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與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言。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