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县级农业气象业务现状及发展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业务内容、开展情况、服务产品针对性和服务面、业务服务力量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县级农业气象业务及人员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农业气象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农业气象服务设备的基础较差、农业气象服务领域面较窄、農业气象高科技人才匮缺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县级农业气象;现状;问题;发展措施;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13-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机制所取代。农业作为气象因素影响敏感行业,气象服务工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甘肃省县级农业气象业务及人员现状
  1.1 观测业务的内容
  农业气象观测包括对农业生产对象生产环境中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测和记载,是整个农业气象工作包括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等的基础[1]。目前,甘肃省有农业气象观测站81个,其中一级站16个(包括4个农试站),二级站7个,其余均为土壤水分观测站。目前,甘肃各县农业气象业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气象观测基础之上,观测手段主要是人工观测,观测方式耗时费力,观测技术和观测项目缺少突破性创新。
  1.2 服务开展情况
  目前,甘肃省各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主要定期为公众提供农业气象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基础情报和农田土壤墒情报;不定期为政府提供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種等重要农时活动气象服务专报;关键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分析、重要天气过程或转折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2-3]。
  1.3 服务产品针对性和服务面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利用率不高;农业服务产品多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化、客观化不强;服务形式以信息网络、纸质报告相结合。受传统观测技术和通信、传输手段的限制,产品时效性较差,针对性不强;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窄、产品单一、信息不够丰富,对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4],服务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滞后性。
  1.4 服务力量
  目前,甘肃县级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人员年龄相对偏大,且大部分都不具备农业气象专业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甘肃省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多样化生产的发展需求,不能够为新兴经济作物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基础设备较差
  近几年,气象部门虽逐步引进了不少现代化气象设备,如自动站、区域自动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但因农业气象观测站网的布局不合理、农业气象服务设备基础较差、在资料的处理上效率较低、技术更新缓慢、对灾后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和调查反应迟缓等因素,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为政府组织防灾、抗灾和指导农业生产服务提供情报,无法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2.3 服务领域较窄
  传统农业气象服务主要集中在粮、棉、油料生产上,没有形成业务化服务[3]。县站作为基层气象服务单位,直接面对“三农”,而目前大多台站没有制定系统、有效的为农服务方案体系;几乎没有开展与农业有关的气象服务工作,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不能满足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2.4 高科技人才匮缺
  基层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的不均衡性,高知识人才匮缺,对专业知识的更新比较缓慢,对工作创新意识不强,造成农业气象服务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加之地方政府领导对农业气象工作的认识不足,农业气象工作者对事业发展的信心受到影响。
  3 发展措施
  3.1 加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
  各部门应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配套建设发挥基础设施效益;适当增加农业气象基本业务经费投入;以需求为牵引,技术为推动,积极开展定量评估、农用天气预报等技术研究[4-5]。
  3.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县级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稳步培养新的具有农业气象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建立和完善县级农业气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农业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6]。
  3.3 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
  根据各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需求,及时调整农业气象监测内容,在原有作物观测基础之上,开展设施农业观测,不断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以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为契机,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加快气象为农服务建设体系,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气象科技保障。同时,可利用加密、区域、自动站信息及农田小气候检测等,在专业气象数据监测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服务型”监测网络,甚至可以以政府补贴等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智能监测网络的布设。开展乡村农业气象服务,扩大农业气象服务面。
  3.4 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与涉农部门合作
  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县站专业型人才甚少,尤其缺少精通气象知识和农业技术的全能复合型人才,应加强与涉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气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7-10]。确保发挥合作实效,全面提升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技术力量,以便更好地为农服务。
  3.5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更新气象服务内容
  加强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科研应用与服务能力,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主径,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优化布局,进行农业自然资源分区、分类和评估。
  4 参考文献
  [1]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规范:上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 曹光乔,易中懿.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扶持措施与对策建议[J].当代农机,2007(7):32-35.
  [3] 马树庆,王春乙.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气象科技,2009(1):29-34.
  [4] 王春乙,张雪芬,孙忠富,等.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5):815-824.
  [5] 吴瑾,颜秉芝.县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临沂地区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280-281.
  [6] 胡少芬.我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9):150-151.
  [7] 李龙生,徐永为,王占勇.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5(12):196.
  [8] 陈小雷,邢文发,张娜,等.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334-336.
  [9] 刘培红.我国农业气象服务问题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7):200.
  [10] 易延勇,石昌军,宋启堃,等.黔南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167-168.
其他文献
期刊
江汉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积极推进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方针,不断加强ERP系统规范应用达标工作,建立了三级业务监控体系,建设了ERP业务规范检查平台,有力促进了物资供应管理
期刊
期刊
森林资源管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阐述了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提出了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并严格落实责任、做到森林资源管护结合、加大相关投入力度、定时评估管护工作、提高
江汉油田单井集输主要有不加热单管集输、井口加热单管集输、双管掺输、三管伴热集输4种模式。三管伴热、双管掺输掺热水很大程度增加了接转站的能耗,针对这一问题,以王广集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金塔县鼎新气象站运行情况,对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质量的对策,以期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99-01  金塔县鼎新气象站自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以来,气象观测效率得到了提升,但也存
利用1956—2015年年平均气温和逐月气温序列,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60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多年最明显,平均气温比1956—1965年平均气温上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