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高三复习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明确历史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拓宽历史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特征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改以来,随着多种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传统的革命史观,以及与此相关的革命史学习似乎逐渐弱化.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近代史是抗争、探索、追寻独立的进程,学习中国近代史必然无法回避革命史的学习.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也印证了革命史的考查并未销声匿迹,甚至有重焕新生的可能.例如:2015年天津市在历史高考中考查了土地革命的实质;2016年天津市在历史高考中,又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关系的角度,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在革命史的学习中,学生经常感觉线索多、事件多、时间碎.笔者在教授高三复习课时,每次问学生哪些知识复习最困难,大多数学生都会提到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让他们摸不到头绪、理不清思路.如何做到有新意、有效率地复习革命史,是高三历史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教学经验,简单归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习建议.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设置,新民主主义革命涉及的课程主要包括必修1第14课至第17课,必修2第10课的部分内容,必修3第17课的大部分内容.以这6课的基础知识为原点,笔者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习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变与变
  由于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理解历史阶段特征就成为学习、考查历史知识,检验历史思维的重要手段.民主革命划分为新、旧民主革命,是因为革命中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都有明显变化.所以,把握不同阶段的变化是复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现象的基本切入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是1919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的基本主旨不变,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基本任务依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但在不同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不断变化,所以梳理和理解这些变化是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要求.
  例如,可以对1919年至1949年不同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做如下梳理.
  关于上表,有两点需要说明:一、考虑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凸显这一趋势,笔者将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再次进行了划分,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握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与调整;二、虽然上表的阶段划分是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活动为依据,但是每一阶段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对分析其相应阶段的历史现象及其他不同阶级的活动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现象和政策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材料,只要我们能准确把握每一时期的背景,就不难对一些新情景和新材料做出准确解读.
  例如:(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933年至1937年正是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时期,在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后,就不难理解蒋介石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交通防御线的工事,具有为抗日做持久谋划的战略意图.故选B.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
  描述和阐释事物是高考中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对基本概念的识记理解、基本历史现象的描述和时空观的把握,是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基本要求.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根据这一定性的认识,学生需要准确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与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样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特点,革命目标是什么?类似的基本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高频出现,如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准确理解.
  例如:(2015年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上述材料考查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的相关内容.该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这一基本历史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很好地识记理解了土地革命的背景、内容、实质和意义,选出正确选项B并不难.但是实际的考试结果却是该题难度系数为031,属于较难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欠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
  历史现象的描述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复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习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简单地描述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还需要在复习一些战争和其他革命活动时具备较好的时空观,将时间、空间与历史现象有机地结合.例如:复习国民大革命时,要能够结合地图,很好地理解革命势力区域的扩展与中心的转移;复习国共十年对峙时,能结合地图将革命区域的地理分布、长征前后革命中心地域的转移进行很好地说明;复习解放战争时,要能运用地图、结合文字明确关键性战役的地理位置、战争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这类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考题中经常出现.   例如:(2014年天津卷)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该题虽未呈现地图,但“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和“仅仅两三年之内”这样的描述,已经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这场革命的时空观,即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进程.根据这一判断,再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和北伐战争的特点,学生十分容易选出正确答案D.
  三、利用已有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历史复习是以已经学习完三本必修教材为基础的,其基本要求是实现不同模块与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这也是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环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习以政治史为核心,先后出现若干历史概念、会议、战争等,内容比较琐碎,学生不容易从宏观上把握进行复习.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是一个整体,三者的有机联系是历史学科特色的体现.众所周知,一切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了解与探究同一时期这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细碎的知识点,又能使他们从宏观上理解某些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时代必然性.例如,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关键的政治事件时,可以将其与必修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相结合进行复习.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下,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运动,这为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供了实践来源;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一致对外,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税收政策的重大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之时,建立怎样的政府、如何避免内战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也由此撰写.可以说,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既是革命斗争与革命实践的历史,也是革命思想萌芽、发展和成熟的发展史.
  通过这样的联系,使学生在复习中感到高三的学习不是对以往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机结合;通过构建某一时代的立体影像,使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框架有所了解,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革命不单是破坏旧秩序,更是新生.为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纵向发展的认识,学生除了掌握革命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重要事件之外,还应该能从时间上进行延展,理解一些知识点与新中国建国后相关事件、现象的联系.《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中国革命蓝图,正是在革命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中逐渐展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就是在这一原则下的具体实践.可以说,革命与建设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脉相承,这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中理论的前瞻性、连续性.2016年天津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第13题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切入,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政策,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行考查.此题看似平淡,但从革命的视角考查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既切合时代热点,又让我们意识到:在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一定要注意将革命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做到纵向联系的整体复习.
  四、拓宽历史视野、加强思维训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政治形势下,审时度势,制定合理对策.高中历史课本在谈及这段历史时,主要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轴展开叙述,对涉及的国际背景,仅作简略提及.例如:“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子目只提到“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在“抗日战争”一课中,稍微简单地介绍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概况.20世纪前50年的世界风云巨变,中国一系列的革命活动离不开世界大环境及不同国际政治理念的冲突、对抗.思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我们拓宽历史视野,除了分析中国国内环境之外,还应重视思考外部世界,即国际环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例如,五四运动的爆发离不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国际背景.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十月革命和俄国输出革命的背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直接与十月革命、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经费、活动方针和政策,包括课本上提到的第一次国共合作,都与苏联、共产国际有着特殊的关系.抗日战争时期,在明确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更需要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国际大环境.
  国内与国际背景相结合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一些政策、政治关系总是随国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慕尼黑阴谋和英、法、苏集体安全的落空,势必加紧中国国内国共合作中的对抗形势.1942年,美、英、苏加强合作,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推动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和国民党态度的变化,使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已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共产党人可以)与英、美好好合作,和中国的资本主义也可以合作.”同样,课本在介绍“解放战争”时,未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和美苏两国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对国共关系走向也有影响.鉴于雅尔塔会议和中苏条约的精神,斯大林敦促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国共谈判.这时的美苏两大国,致力促进国共合作,避免中国内战.随着冷战局势的形成,美苏两大国对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和革命进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美国对苏联远东利益的不断挑战,就没有苏联由此不断调整对中国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态度;如果没有美苏走向冷战,就没有苏联彻底放弃对蒋介石的幻想,转而支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就很难首先立足东北与华北地区,为全国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统计,1947年苏联向中共华北和东北根据地提供价值15100万卢布的各种物资,此后几年又不断增长.因此,我们在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应该适时结合与补充相应的国际大背景,以便学生理解中国革命与世界局势的关联,培养学生更全面的历史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三历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习是烦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归纳、提炼,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引导学生拓宽历史思维和视野,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马玲玲)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着一定问题,英语听力材料的主题选择十分单一,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所以,为改变这一现实情况,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多主题听力材料
以刘宓庆先生及其他著名学者的翻译理论为基础,简单地把小说的语言风格翻译划分为五种,并且把其翻译方法也划分为五种。以大卫.科波菲尔的中译本为语料进行分析,试以总结出小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研究机会,进而让学生能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继而培养出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装备的现状进行探讨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向学生讲授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对他们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帮助。同时,老师也必须要依据国家所颁布的课程
我国文化积淀深厚,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精髓。让小学生诵读经典,亲近经典,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提升文化修养,养成经典诵读好习惯,尤为重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诵
归纳推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先总结归纳某一事物的部分现象,然后再由此推理出这类事物普遍存在的现象或者规律。归纳推理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不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
阐述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深入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师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北理工大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正】 一般讲,一对反义词的句法功能应当是对等的。比如“大”和“小”:可以说“大人”,也可以说“小人”;可以说“人大”,也可以说“人小”。有时则不然。就拿“精密”和“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当代实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揭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有必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注重透过现象舌本质、把握关系舌本质、分析概念舌本质、总结实践舌本质,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